<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收个破烂而已,有必要这么卷么,都这么搞,大家还怎么挣钱。
孙志伟却不管这些,投标成功了,下一步他就要去交接墨尔本号了。
一艘航母,他不可能一个人去交接,但他手里又没有人手。
于是,投标结束后的当天,他就赶到了墨尔本市,在当地人才市场中雇佣了一批基础人手。
这些人主要是用来处理各种小事、杂事的,他又不是真的要拆解墨尔本号,不需要专业的拆解工人。
后面几天,他就带着新雇佣来的手下去接收墨尔本号了。此时船上的战机已经全部转场离开,弹药库也被海军后勤部门清空。
现在,墨尔本号上面的武器系统,只剩下25门40毫米对空机关炮,而且炮弹一发也没有。
孙志伟的人手到达后,负责看管墨尔本号的一队宪兵赶紧交接后就跑了。
他们这段时间过的可不好,不时的有本地居民过来抗议,他们也被折腾的焦头烂额,如今有人来接手,那可就太好了。
等宪兵们走后,孙志伟站在码头上,看着眼前巨大的墨尔本号,心情也有点复杂。
这么大一艘航母就是自己的了?
可还没开心一会儿,他立即就摆脱出了高兴的情绪,现在墨尔本号还在澳洲的港口,那这玩意儿就不算自己的,要赶紧走。
此时,议会答应的拨款还没有到账,但孙志伟已经等不及了,他必须在各方还没反应过来之前离开澳洲。
但要快速离开必须要有一个好理由,孙志伟想着想着,就将目光投到码头外不远处,零零散散的抗议居民那边。
一天后,墨尔本码头附近几个街区的志愿者协会,都收到了匿名好心人的捐款。
捐款指明用于支持对“灾星航母”的抗议活动,誓要将这个污染源赶走。
本来不愠不火的抗议活动,在有了匿名资金的支持后,顿时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聚集在墨尔本航母所在码头的抗议者与日俱增,人一多情绪就容易控制不住。
几天后,因为一个意外,矛盾爆发了,最后居然有人朝墨尔本号投掷燃烧弹,最后守护在码头的《西点》公司员工,不得不拨打了报警电话。
有人纵火,事情就闹大了,报纸又开始报道墨尔本号的污染问题。
感受到压力的议员派人联系孙志伟,希望他可以先垫付款项将墨尔本号弄走,他们会尽快通过拨款的议案。
孙志伟面对信使,表现的通情达理,又理所当然的显现出害怕的情绪,并顺势答应了,会垫款雇佣拖船来拖走墨尔本号。
4月1号愚人节,在码头抗议者们的大声欢呼中,一艘大型拖船拖曳着锈迹斑斑的墨尔本号,驶离了墨尔本码头。
孙志伟站在拖船的驾驶室中也想大声欢呼,他按捺住微微焦躁的心情,静静的看着拖船慢慢加速。
码头上的人群越来越远,直到再也看不清人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