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頡利,还不速速投降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总是骨感的。
突利觉得叔父頡利可汗不行,大哥李世民和二哥李逸能把頡利打的丟盔弃甲,那自己也行。
谁知道,他的兵马都还没召集起来,
叔父頡利就比他预计的提前了三天抵达,他还在睡梦之中,就被頡利的精锐骑兵突破了营防。
这几年,他跟大唐做边贸易,赚的盆满钵满,他吃肉手底下人也跟著喝汤,好几年不曾去抢掠了。
快活的久了,倒是疏忽了武备,荒废了训练。
突利败的很惨,
他的叔父頡利可汗哪怕一再败於李逸之手,可那也曾是分封一方的莫贺咄设,
他不知道自己在汗庭的眼线,頡利早就知道了,却还是故意让眼线报信,等信发出,頡利就把他眼线控制了,然后提前出兵。
一路昼夜兼行,
顶著寒风大雪,八百里奔袭,硬是拼了。
这一战,突利输的不冤。
他安逸享受了几年,哪知此次頡利出兵,是憋了一肚子火。
頡利为自己的名誉威望而战,打响可汗保卫战。
突利却还轻敌自大,终尝苦果。
他在突袭的混乱中,甚至都没想到要死战,很快就仓惶南逃。
直到败逃的一路上,
突利才明白原来頡利可汗也並不是自己想像中无能,
这也越发让他惊讶於大哥二哥的厉害,他们能把頡利打的一败再败。
突利败入北燕州的消息,
风雪中轻骑快马送到了李世民手里时,他正在野狐岭上的个石屋里烤火喝茶,
屋里还有幽州大总管李道玄,以及秦叔宝程咬金几员大將。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野狐岭,
在幽州城西北四百里,战国时称之为无穷之门。
这里是北连漠北,西通西域,南接中原的天然屏障。
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交界之处,地势骤然升高,北燕州平原海拔在五十米以上,蒙古高原却在千米以上,宛如一条大坝,界线分明。
北燕州以北,张家口外,便是坝上。
突利牙帐就在坝上草原,
如今他狼狈的逃往坝下的北燕州。
却不知道,
跟李世民擦肩而过,
李世民率领的三万兵马,埋伏於野狐岭,这是去北燕州必经之路。
野狐岭北山嘴,又名獾儿嘴,此处山势险要。
“果然不出所料。”
李世民喝著热茶,獾儿嘴的山风凛冽无比,人埋伏在这冰天雪地里,十分遭罪,可好在没有白受罪。
突利兵败南逃,
頡利已经在追击来的路上。
“頡利追的有些急,看来实在不想放过突利这个侄儿。”屈突通道。
“那正好,就怕他不来,咱们弟兄们在这里臥冰饮雪,可不能白遭这罪。”
“准备战斗吧。”
“都隱蔽好,把頡利放进埋伏圈,这野狐岭,就是頡利葬身之地。”
秦叔宝罗士信等八大总管齐声应诺。
李世民给他们每人倒上一杯热茶,
以茶代酒。
一杯加奶加盐的热茶饮下,
八总管豪迈的走出石屋,各回本部领兵。
李世民听著那呼啸的山风,捧著茶杯,一切如他和李逸计划的一样了,
“毕其功於一役!”
只要能擒住頡利可汗,或是阵斩他,
那大唐就可扶持拥立突利为新大汗,而以突利的年轻,定难服眾,到时稍一暗中挑拨下,突厥的几个有实力的设,定然会有人不服,要爭夺汗位。
还有漠北的铁勒诸部,也可以暗中支持他们反突厥。
如此一来,
突厥的险患就解除了,大唐能安心发展,不出十年,就能北伐横扫突厥,彻底安稳边疆。
天很冷,
李世民心头很热。
也不知道此时李逸又到了何处,是否已经兵过杀胡口,到了定襄汗庭呢。
“给我披甲!”
侯君集、许洛仁两位亲兵校尉亲自给李世民披甲,
整装完毕,
李世民上好弓弦,拉开试了试。
走出石屋,
站在野狐山巔,
面前是白茫茫一片雪。
頡利可汗数万骑踏破了突利的牙帐营地,正追著突利而来。
他要生擒突利,
甚至也还有著要突袭北燕州,给唐国一个教训的念头。
一石二鸟,
他要让唐人知道,突厥仍然不是唐国可以惹的起的,就算要和,也得站著和,不能跪著求和。
李世民却早看透了頡利的心思,
站在这山巔,
面前野狐岭的险峻,加上伏兵出其不意,既能克制頡利骑兵的优势,还能发挥出唐军以步兵为主的优势。
何况,
还有李逸的神机营,在这里更好用。
頡利以为他算计到了突利,
还能再攻入北燕州,教训一下唐国。
可惜,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风急,
雪大。
铅云低垂,天光黯淡,
頡利为了他突厥大汗的威望而战,
他李世民则为了爭夺储君之位而战,
拿下頡利,凯旋长安,
父亲总该能看到他和太子的巨大差距了吧,父亲总该兑现承诺立他为储吧。
上一次晋州之战,他只歼灭了一万余突厥杂胡附庸,
可这次,他若擒得頡利,攻破頡利汗庭老巢,父亲难道还不该兑现承诺吗?
野狐岭地形险峻,
而此处獾儿嘴,一条狭道,更是咽喉。
埋伏於此,
頡利几万人南下,
那就是把命脉放到了李世民手里。
黄昏时分,
頡利可汗终於率领兵马在风雪中出现了,
队伍拉的很长,
几万人马,经过八百里的连日风雪急行军,又还对突利牙帐夜袭,虽然取得完胜。
但此时也是疲惫万分,
頡利驻足道旁,看著远处的野狐岭。
强打起精神,
“加快行军,过了眼前这野狐岭,便下了草原,进入中原北燕州了。进了唐人的地界,任大家抢掠,
到时吃烤羊肉,睡汉人女子,美美的痛快个三天三夜不封刀!”
頡利把执失思力喊来,
“你带一千轻骑,加快行军,一定要追上什钵苾那个叛徒,绝不让他逃到幽州或并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