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把孙士礼和两位教授喊上,並让杨峰作陪,一行人去了县里的林河饭店。
下午。
他和马教授、林教授一起探討了水稻育种的各种技术路径,从传统育种方法到杂交育种,最后还谈到了转基因技术在育种当中的运用。
马教授和林教授都感到大有收穫,只可惜对培育海水稻並没有直接的帮助。
两人临走前,又给了方唯一小袋种子。
这是两人根据野生海水稻培育出来的种子,其中有很少一部分的野生海水稻种。
“方支书,咱们各有各的工作,只能分別从事项目的研究。不过大家可以经常通过电话交流,不管谁有进展,都要通知对方,可好?”
“没问题,大家已经是合作伙伴了,既然是伙伴就必须以诚相待。”
傍晚时分,方唯把三人送上了车,然后看著车辆一路远去。
回家的时候,他把马教授二人这么多年的研究资料带了回去,打算晚上好好看看。
翌日。
方唯来到办公室,继续研究海水稻的资料。
他发现马教授二人这么多年的问题在於,一直没办法提高產量,亩產那么低,根本就没有种植的价值。
至於口感不提也罢,说多了都是眼泪。
根据资料记载,海水稻几乎没有米香,口感粗糲难以下咽。
“到哪儿去找一块试验田呢?”
新林县肯定没有盐硷地更没有海边滩涂,所以不具备(研究)种植海水稻的条件。
人工模擬只能在水田加盐,但这样的条件並不可靠。
想来想去,他给秦思成打了一个电话,希望对方帮忙帮自己租赁一块海边滩涂。新林县不具备条件,但粤地靠海,在深城及周边找一块盐硷地还是能够做到的。
“方支书,你准备研究海水稻?没问题,你等我的消息,我帮你找一块滩涂。”
秦思成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思,对他来说,找一块盐硷地简直太容易了。
过了没几天,他就给方唯回了话,告诉对方他已经找好了一块200亩的滩涂。
“这里以前是我一个朋友的地,滩涂附近还有几栋建筑也是他的,都可以给你用。租金嘛,象徵性的给一点就成,反正他已经撂荒了好几年。”
”多谢秦总!等过几天我去看看,租金该怎么给就怎么给,哪能让朋友吃亏?”
两人聊了几句,便掛了机。
隨后他去了瑶寨,让王三七去寨里问问,谁愿意跟自己去海边尝试培育海水稻?
毕竟距离较远,不可能经常回家,所以一定要自愿才行。
没想到王三七在寨里一宣传,好几个育种小组的成员就跑来找方唯,说自己愿意去粤地。
方唯选了三个人,让他们先准备好,过几天就去深城。
现在距离年底小洁举办婚礼也没多久了,他打算去了那边呆到元旦后再回来。
“三哥,我看你还是喜欢搞科研,管理公司你都没这么上心。”
盘莲也打算和方唯一起走,两人在深城买的別墅早就装修好了,这次去了收拾一下就可以入住。
“你说的不错,我还是觉得育种更有意思一些。”
方唯的主要问题是坐不住,相较於坐在办公桌前伏案工作,他其实更喜欢室外活动。
三天后。
方唯和盘莲分別开著自己的座驾,带上育种小组的三个人,直奔深城。
秦思成请所有人吃了顿饭,第二天便带著大家去了海边。
“这里有水有电,不过土地需要你们自己开垦。”
到了地方一看,这一带的滩涂面积还不小。
这里的建筑以前是开农家乐的,不过现在已经閒置不用。这里白天休息可以,但晚上的话,最好还是去村里租房子住。
海边一方面是太潮湿,另外遇到颱风天气住在这里也不安全。
“行,就是它了!”
方唯也不需要挑挑拣拣,试验田嘛,只要具备基本的条件即可,后期还可以进行改造。
这个项目是他个人和人家签约的,所以一切开销都由他来支付,包括三个阿哥的工资和奖金。
这一点他从来都不含糊,公私分明,省得让別人抓住把柄。
秦思成隨后甩给了方唯两份合同,这一大片地的租金为每年1块钱,附属设施免费提供。不过水电费需要自己承担,灌溉用水可以去和村里商量。(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