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玉香二號】研究成功,林炳坤兴奋的一晚没睡。
这段时间新凯奇正在大力推广他们的玉米新品种,虽然这个玉米新品的各项数据还比不上【玉香一號】,但也相差很小。
自从对方搞出了这个新品种,【玉香一號】的销量多少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关键是很憋气。
现在好了,【玉香二號】的各项数据绝对碾压新凯奇的玉米新品,等到了明年,林炳坤一定会打一个翻身仗。
方唯倒是很淡定,他从来不认为新凯奇能压制住瑶岭农业。
这天。
孙士礼突然来到了村里,同时他还带来了两个陌生人。
“方支书,这两位是农大的教授,他们一直在从事海水稻的研究。这位是马教授,这位是林教授,他俩有事想请你帮忙。”
孙士礼其实並不想跑这一趟,他很清楚,自己和作物所已经沾了很多光,真不想再麻烦方唯。
但马教授和林教授的研究项目得到了上面的大力支持,这次带两人来找方唯,也是上面的意思。
他不得不硬著头皮过来。
方唯和马教授、林教授寒暄了几句,然后衝著孙士礼说道:
“孙所长,你这么长时间也不来看我,是不是把我忘了?”
他看出了孙士礼矛盾的心情,赶紧安抚了一句。
他並不觉得对方占了自己多大的便宜,对方和作物所也给与了自己巨大的帮助,他和孙士礼以及研究所和作物所,早就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对不住啊,我前段时间太忙了,回头我请你喝酒赔罪。”
孙士礼哈哈一笑,心里顿时轻鬆了许多。
方唯隨后带著三个人去了会客室,让工作人员送来了茶水。
“方支书,今天冒昧前来,实在是不好意思。我和林教授从事海水稻的研究有15年了,但一直都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我们到你这儿取取经。”
马教授和林教授一直在死磕海水稻的研究,一转眼就是15年。
两人回头一看,这些年浪费了太多的机会,但直接把项目搁置起来又有点不甘心。
正好上面很重视海水稻的研究,两人就找到了孙士礼,让对方帮忙引荐一下方唯,毕竟方唯在水稻育种这一块名气太大。
“海水稻和普通的水稻有很大的区別,我恐怕也帮不上忙。不过,我在杂交水稻育种方面有一些心得,我倒是可以和二位探討一下。”
海水稻又叫耐盐硷水稻,可以在海边滩涂和盐硷地中种植。
15年前,马教授和林教授在海边滩涂发现了这种野生的海水稻,经过培育,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这么多年他俩一直过不了產量关和品种快速退化关,项目研究也就没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他们这才打算把项目的主导权让出去,找高手合作。
而他们心目中的感受正是方唯。
可方唯从没有接触过海水稻,概念他是知道的,但也仅此而已。不过他对这个项目本身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才愿意和马教授以及林教授进行交流。
“多谢方支书!我们还有个请求,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我们希望你能参与到海水稻的研究中来,我俩给你打下手,希望你能带领我们取得成功。”
马教授说话很直接,一点都不含蓄。
方唯愣了一下,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愿意把自己项目的主导权拱手让人的。
“马教授,你是不是高看我了?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我还真不一定能提供帮助呢。”
方唯嘴里说著客气话,但心里已经在跃跃欲试。
孙士礼好歹是当领导的,马上就听出了对方的潜台词,知道这事儿有戏。於是他衝著马教授偷偷的使了个眼色,对方顿时心领神会。
林教授坐在一边很少说话,看样子,他们这个团队是以马教授为主的。
“方支书,如果你解决不了这个难题,那么国內就没人可以帮助我们。老林,你去把资料和协议拿过来,请人家过目。”
马教授隨即让林教授去拿东西,看样子他俩来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林教授去车上拿来了资料,另外还有一份科研合作协议。
“既然二位不嫌弃,那我就试一试吧。”
方唯没有看对方的研究资料,他虽然不是这地方的专家,但上一辈子可是了解过海水稻的。
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他可能比二位教授知道的还要多。
他隨即看了看合作协议,然后把杨峰喊进来,让对方看看条款有没有问题。
杨峰迴到办公室把协议传给了集团公司法务部,经过略微的修改,又传了回来。
方唯隨后和马教授、林教授签署了合作协议,从这一刻起,他就是海水稻三人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了。
“这一忙活都到中午了,走,我请各位吃饭。”
忙活完这些事,时间就来到了中午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