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真调皮。”武则天冲李旦道:“你们两父子好好见见吧。”“陛下,默啜想要抹自脖子自杀,却是没有胆气,下不了手,这才被我们活捉。”李隆基笑着解释一句。
略一停顿,道:“祖母还想抱重孙呢。”
按照正常的程序,这般得胜归来的应该先献俘,再献上功劳簿,为将士们请功。武则天竟然打破常规,这让李隆基有些想不到。
她浏览的速度很快,一会儿就是一本,一本接一本的看着。
默啜再也没有了往昔的胆气,只觉武则天的目光如同利剑似的,好象要剜他的心似的,心中打突,不由自主的垂下了头颅,目光躲闪,连看都不敢看武则天一眼。
武则天这是很高的评价了。将士们如同吃了蜜似的,特别欢喜。
“好了,你们也见过面了,有甚事有的是时间相叙。”武则天插话,道:“三郎,还是接着进行下一项吧。”
李显和李旦一个样,两弟兄都是没有过人才华,没有强势的性格,更没有过人的功业。但是,两弟兄都注重亲情,这点,李隆基很是认可。
在颉利继位之初,他东征西讨,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尤其是对北地的掳掠。使得突厥实力大涨。特别是,他趁着唐太宗刚刚继位,地位不稳固的机会,率领十几万突厥打到关中,兵临渭水。逼迫唐太宗订下“便桥之盟”,更是突厥最为自豪的事儿。
“功劳簿?”李隆基一愣。
“献俘了!献俘了!”百姓和群臣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百万突厥被斩尽杀绝,平均算下来,每个唐军斩首三两级。当然,能写进功劳簿,让武则天过目的,必然都是很大的军功,象那种斩首三五级的都没有资格。
对于此点。将士们倒不怀疑,因为武则天能够驱使群雄,就在于她很公正,能让群雄服气,她说按功劳打赏必然是按功劳打赏。
“谢谢娘。”李旦早就想与李隆基亲近亲近了,只是武则天一直与李隆基说话,他没有机会,一听这话,再也忍不住了,拉着李隆基的手,眼睛瞪得老大,把李隆基好一通打量,嘴都笑歪了,道:“三郎。你长高了,更壮实了,也更俊了。”
“八弟,这有何不可?”李显心情大好,道:“这块玉珮是为兄最珍贵的了,送给三郎正好了。”
李显从怀里掏出一块玉珮,塞到李隆基手里。
“祖母,那孙儿就……晚点成亲。让你抱不成重孙。”李隆基来个大喘气。
“好孙子!好孙子!”武则天笑呵呵的,道:“应该给三郎找个好媳妇了。”
然后,他就成了唐朝取乐的工具,每当唐朝有重要的宴会,就会要他跳舞助兴,这是何等的屈辱,最终颉利郁郁而终。
“七哥,不可。”李旦忙阻止,道:“这块玉珮,你戴了几十年了,一日不曾离身。”
默啜也不敢自杀,最终为唐朝活捉,这与颉利可汗何其相似!
“献俘不急。”武则天轻摆右手,道:“还是先把功劳簿拿上来,朕先过目。”
王孝杰这个大帅并没有回来,他率军进入大漠了,这回京之后的事儿,就只有李隆基来做了。
颉利可汗当年在碛口被唐军活捉,开始了他屈辱的余生。其实,颉利已经想象得到他的命运,他要是自杀的话,比起被唐军活捉好得太多了。只是,他没有那勇气,不敢自杀,最终才被唐军活捉。
感受着李旦浓浓的慈爱之情,李隆基心中一阵温暖,调笑一句。道:“父王,我更俊了,你有没有忌妒呀。”
“默啜,你放心,朕不会杀你。”武则天笑眯眯的道。
囚车来到武则天面前停下,李隆基上前一步,大声道:“陛下。这是突厥首领默啜。”
“李显虽是然个昏君,耳根子软,朝令夕改,而又所信非人,最终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杀。不过,他还是个好人,是一个好伯父。但愿不要走到骨肉相残的地步。”李隆基在心里暗道,对李显的评价不低。
“见过七伯。”李隆基上前见礼。
“三郎,献俘吧。”武则天腰杆挺得笔直。
“来,见过你七伯。”李旦爱怜的揉揉李隆基的脑袋,把李隆基介绍给李显。
“谢陛下。”默啜明知道屈辱,然而,当得知可以活命后,却是一阵没来由的欢喜,向武则天道谢。
“朕不仅不杀你,还会给你高官美爵。”武则天脸上的笑容是堆了一层又一层,道:“默啜听封:朕封你为右卫大将军。”
“右卫大将军?”默啜一张脸涨成了紫色,脸孔扭曲,身子发抖,却是不得不谢恩:“谢陛下!”
“右卫大将军!哈哈!”一片轰笑声响起,百姓、大臣无不是笑得前仰后合。
颉利可汗被俘后,押到长安,唐太宗没有杀他,而是封他为“右卫大将军”。武则天此时封默啜为右卫大将军,默啜就是继承了颉利的官职,这是何等的屈辱,默啜的脸色能好看?
百姓朝臣能不喜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