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啜不是想学颉利那般横行无忌,役使中原么?那好,就封为你为“右卫大将军”,让你把颉利的耻辱也继承下来,这是何等的令人欢喜。
“武则天就是武则天!”李隆基在心里暗赞。
武则天这一手够狠,默啜没有给气死,算是不错了。
然而,武则天还有更狠的:“颉利当年的府第田产还在,朕就赐给你吧。”
颉利当年被擒后,唐太宗不仅封他“右卫大将军”,还赐给他田产府第,武则天原封不动的赐给默啜,这羞辱比天高,比海深。
“谢陛下!”默啜脸红过耳,很想推辞,却没有那胆量,只能受了。
“哈哈!”一片爆笑声响起,声震长空。
李隆基一挥手,唐军兵士把默啜押走,阿史德?元珍的囚车到来。
“三郎,坐这里。”武则天朝右边座次一指。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陛下,我年纪纪轻轻,哪能坐这里呢。”李隆基推辞。
其实,突厥投降后,唐朝对突厥相当的好,对于突厥中有才华的人很重用。最有名的应该要数阿史那?道真了。薛仁贵进攻大非川一役。阿史那?道真就是副将。
可以这样说,若是没有阿史德?元珍的反叛,突厥很可能早就被唐朝灭了。不可能拖到现在才灭。
“呦,这不是假梁王么?你怎生才来?”李隆基嘴角掠过一抹坏笑,扯起嗓子冲武三思问道。
是以,武则天一见阿史德?元珍就是怒火冲天,咬牙切齿。
“那你坐哪里?”武则天问道。
“你……”武三思脸红脖子粗,一脸的羞愧,恨不得抽李隆基几个耳括子。
暾欲谷被押了上来,李隆基道:“陛下,这是突厥的两大谋主之一,暾欲谷。”
放眼一瞧。只见济济一堂,武则天大为满意,眼睛一扫,眉头一挑,问道:“三思呢?”
暾欲谷的确是有才华,是突厥的两大谋主之一。然而,对于人才济济的武则天朝来说,不算什么。暾欲谷若是放到唐朝,顶多就是一个封疆大吏,不可能成为顶梁柱。武则天对他轻蔑很有道理。
“朕的英雄们,你们征战归来,朕设庆功宴,与你们同乐。你们请入座。”武则天来到宝座前站定,大声道。
论功,李隆基坐这里没人敢说个不字。不过。李隆基不想坐,因为这会让人觉得他不够谦逊,这对接下来的事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李隆基一挥手,唐军把暾欲谷押走了。
“我当然与弟兄们坐一起了。”李隆基看了一眼将士们所在的位置。
“那好吧。”武则天同意了。
“谢陛下!”洪亮的谢恩声中,群臣和将士们入座,井然有序,没有乱象。
“好了。回宫。”武则天拉着李隆基的手,走在头里,群臣和将士们跟上。
“嗯。”武则天把李隆基一打量,道:“这一战,你立有大功,你坐这里谁敢说个不字?”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我我我……”武三思一连说了三个“我”字,就没了下文。
李隆基介绍道:“陛下,这是骨咄禄之子默棘连。”
“陛下,这是阿史德?元珍。”李隆基向武则天介绍。
“陛下,这里应该大帅坐。大帅去了漠北,以我看,就七伯坐吧。”李隆基笑道。
“求见?今儿大喜的日子,有甚求见不求见的?叫他进来。”武则天道。
将士们瞄着李隆基,个个掩嘴轻笑,更有人冲李隆基竖大拇指,也只有李隆基敢奚落武三思,真是大快人心。
用一个座次换得将士们的爱戴与钦佩,这很划算。
阿史德?元珍在突厥反叛之初是唐朝的臣子,他为人精明,很有才华,唐朝对他很重视。骨咄禄反叛后,为了防止他也反叛,边关的一个将领就把阿史德?元珍抓起来。阿史德?元珍早有反叛之心,却是信誓旦旦,拍着胸口保证,他要去劝降骨咄禄。
此番征战,他没有一点儿功劳,他想编造谎言,可有这么多将士在,他也不可能蒙混过关,急得额头上都冒冷汗了。
进入万象神宫,李隆基一瞧,只见太监、杂役、宫女奔走,正在忙着宴会之事。
正在这时,只见武三思进来,一颗头颅垂得很低。目光躲闪,生怕见到熟人似的。
“好啊!”武则天眼中冷芒四射,冷声道:“骨咄禄死了,他的债就由他的儿子来还吧。嗯,还有一个是阙特勤,是吧?有你们两兄弟,骨咄禄的债勉强能还了。”
当年的武则天对他很赏识,很重视,他却背叛了武则天,这让他心里不是滋味。
“阿史德?元珍,你也有今天啊。”武则天眼中精光闪闪,冷笑道:“你当年谎言要去劝降骨咄禄,却是为虎作伥,哼!如今,你落到朕手里,朕绝不饶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