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刑部门前自有值守兵丁,却是五城兵部司的兵。
崔应元没想到对方连东厂的驾贴都不接,还态度如此强硬,想到魏公公就在后面看着,当下大怒,上前喝道:“你看清楚了,我们可是东厂的!”
京城里的犯人但是够不上斩立决的,一般都关在顺天府的牢中,享受不到天牢待遇。每年的死刑犯都有秋决,故而每年秋决前关押的死刑犯其实也没多少,所以没必要占多大地,建多少牢房。
此间,杨启明就在值房理事,他与在内阁衣不解带的福清相公一般,都是做好半月不回家的准备了。
听了这话,众锦衣卫校尉也是精神大振,均觉瞬间高出东厂若干头来,颇是扬眉吐气。
锦衣卫众人都停下了脚步,那百户上前数步,打量了眼崔应元手中的驾贴,却是不接,只闷声道:“此案乃锦衣卫督办,与你东厂有何关系?”
崔应元刚刚投效,有心在魏良臣面前表现,忙低声告知刑部大牢就在刑部大院的西北角,但不必从大门入内,那大牢在西北墙角开有小门,是供犯人家属递物及牢中守卫出入用的。
翻身下马后,就见衙门边上有一院子,院子无门,内设有一面大鼓,问了左右方知,此地便是有名的“登闻鼓院”。
东厂的?
成化年间就有一个刑部值官没有及时处理百姓击鼓,不但自个被贬到云南,还连累刑部倒了一批人,此事也间接促成汪直设西厂。
说到这,顿了下,朝崔应元及正走过来的东厂众人摇了摇头,扬声道:“骆大都督有令,王、孔二犯乃钦犯,非有圣旨,任何人不得提走!东厂众人速速退走,不得擅闯天牢重地!”
崔应元请示是否入内,魏良臣摇头说不必入刑部,但去天牢提人便可。
现主持刑部事务的是侍郎杨启明,万历八年进士出身,乃理学在北方的大家,科道风评甚佳,谓之“凛凛丰骨,有折槛碎阶之风。”
托了万历裁撤官员的福,刑部已有三年没有堂官。
“我们是东厂的,奉命来提钦犯王曰乾、孔学,此是驾贴!”崔应元在魏良臣的示意下将驾贴高高拿在手中。
“东厂的又怎样,没有圣旨,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进!”那百户冷笑一声,语气无比自豪。
朝廷于此设立登闻鼓院的目的是供上京告状百姓击鼓鸣冤用的,《大明律》规定,若百姓击鼓则值守官员必须马上处理。
守的也是枯燥,这突然来了乐子,自是等着看戏,均盼着那东厂的番子们有种别走,跟锦衣卫这帮乌龟孙子掐一掐。
“你这是不把我东厂放在眼里了?”崔应元虽是无赖子出身,但也有股泼劲,眼神中透着一丝凶狠。
那百户见东厂的番子也敢在他面前耍狠,也是怒目一瞪,冷笑一声道:“东厂的又怎样?老子不让你们进,你们就得给我在外头窝着!有本事去拿圣旨来,别拿你们东厂的破驾贴唬人!这玩意唬得了别人,可唬不得我!”
说完,就见眼前番子身后来了一年轻人,冲着他干笑一声:“锦衣卫倒是威风,只不过我东厂的驾贴可不是用来唬人的。”
言毕,拿帕子半捂嘴巴,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拿下,掌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