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万贵妃省亲
太原府,钟楼街。
“赠咖~”
“赠咖~”
十字街头有座远音楼,台基丈六,阁高三重,重檐宏,椽拱飞扬,楼中悬巨钟一口,重千余斤,每日晨时奏响,声达十余里。
“闹甚了?”
胖商贾好三盘碎饃,抬起双脚,蹲在长条板凳上,再將腰带鬆开半尺,正准备喝口羊肉汤润润嗓子,才端起碗,就见许多皂吏从钟楼前跑过,拎著铁尺,神色匆忙。
“这两日街上的捕快、禁卒,比寻常多出几倍不止啊?”
麻脸男子骂道:“这些黑心的傢伙,不知整日里忙个甚,老子被偷了马车,去衙门投告,让老子回去等著,一等就是半年,屁动静没有卖羊肉汤的老头低声道:“你们还不知道啊,隔壁鼓楼街闹出人命,说是来了伙江洋大盗,巡防营办差不利,统兵的都受了大头幣的斥责。”
胖商贾摇头道:“那都是前两天的事了吧?”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麻脸男又抱怨道:“城里多了好些江湖人士,哪一天没几起闹腾的?”
得益於城里日渐增多陌生面孔,羊肉泡饃生意,倒比过去好了数倍有余,老头心里乐滋滋的,
见眼下还早,客人不多,便坐下与两位老主顾著閒嗑。
“倒也不全是江湖人闹事,还有个说法。”
老头话说到一半,弯腰夹了个煤球,塞进火炉里,其实是故意卖个关子,引两人来问,做街面小买卖的,看似不起眼,但吃羊肉泡饃的人,三教九流都有,许多消息在锅铲翻滚间就入了耳。
麻脸男是个急性子,忙道:“什么消息,快说来听听。“
老头摇头道:“市井流言,当不得真啊,尤其涉及—国丈府,我看还是別说了吧?”
“別啊,胡师傅。”
胖商贾已经吃完了半碗羊肉泡饃,他看向老头,做买卖的,消息值千金,有些时候,便是这不起眼的市井流言,藏著白的银子,就看谁能捡到了。
“都是老朋友了,你和我们还忌讳个甚?”
胡老头卖够关子,凑到两人见身前,低声道:“是万家那位小姐。”
胖商贾道:“二小姐?”
麻脸男子道:“她出甚事情啊?”
胡老头伸出一根中指,朝天上指了指,两人顿时明白。
“皇要回乡省亲了!”
说起当朝那位万家大小姐,太原百姓心情复杂。
一方面,家乡出了个皇贵妃,独宠三宫六院,权倾朝野,他们觉得与有荣焉。
佑圣皇帝没有立后,说万贵妃是准皇后也不为过,除了开国那位孝慈高皇后,大明国歷代皇后大体恪守『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没谁有万贞儿这般权势。
司礼监、厂卫、被鄙夷为『裙选”出身的部分文武官员,虽然不受清流待见,却形成了一股不容小的力量。
另一方面,万贞儿名声实在不太好。
在清流把持的仕林舆论里,她权欲熏天、迫害大臣,助长皇帝错误,误国误民,简直可以与褒姒姐己、飞燕合德相提並论。
许多受后党迫害的官员,暗中將其称为『妖妃”。
“听说是为了二小姐与路国世子的老胡头正准备继续爆料,忽听得身后传来一道低沉的声音。
“来三碗羊肉汤。”
“来了!”
他只能將到嘴边的话,顺著脖子咽回去,对两人低声道:“待会说,待会说。”
“客官要几个饃,我们有大饃、中饃,还有小饃。”
老胡头转过身去,却见来了三人,穿黑色布衣,头戴斗笠,压著帽檐儿,遮挡面容,腰间各悬刀剑,挑了个离得远的桌坐下。
这几日,城里如此装扮者不在少数,他惊讶过后,笑著问道:“大爷要什么饃就羊汤啊?”
中间那人道:“大饃,各来三个。”
“好勒,几位稍候。”
老胡头暗道,不愧是练家子啊,就是比常人能吃!他回到锅炉前,开始烧羊汤,烤大饃,肉香面香混在一起,过路者闻之,唇齿生津。
“有多少弟兄逃出来了?”
左边那汉子低声道:“锦衣卫明显是有备而来,除了我们七个,其他人都折了进去,杨大人,
杨夫人,小姐公子,统统被关入南詔狱大牢,听说是受尽酷刑,日夜凌辱,逼他们招认谋反之罪,
交代同党名单。”
“万重楼该死!”
赵淮安握紧拳头,锦衣卫绕过兵部,调辽东铁骑入关,让杨大人发现並阻止后,他就猜到,万重楼会报復。
他没想到,报復来得这么快,这么猛烈,皇帝竟然也默许了,这么一位国家柱石,清流好官,
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心寒。
“我劝过杨大人。”
“对付那种乌龟王八蛋,就不能讲规矩,早该一剑杀了他!”
坐在右边大鬍子,见赵淮安语含杀气,不禁想起他原本的江湖身份,並未因为穿了数年官袍而磨去稜角。
“现在杀也不迟!”
杨廷谦当上兵部尚书后,为与锦衣卫持续对抗,招募了一批武捕头,由心怀正义、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组成,名义上是专门抓捕江洋大盗,实际上就是侦听朝野消息,直接受命於他。
“赵兄,你说怎么干吧,我们都听你的。”
赵淮安世家子弟出身,因国朝初年的胡蓝大案,全家逃到西域,学了身惊世武功,数年前回到中原,尚未在江湖上彻底扬名,就遇见了初任兵部尚书巡视西北边防的杨廷谦。
“羊肉泡饃来了,三位大爷慢用。”
老胡头放下羊汤、大饃,继续回去找老相识说话了。
“现在还不能杀万重楼!”
赵淮安拿起一张饃,慢慢碎,漂浮在碗里,吸满羊汤,另外两人有样学样,几口汤食下肚,
顿时將肠胃暖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