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总觉得许成是不想再吃点心找个借口溜号。
“海盐芝士、酸梅桃桃、椰浆、可乐、雪碧、ad钙奶,我觉得都可以加到手打柠檬茶里面。”如果用游戏系统给出的菜品评级来打分的话,那就b级随便吃吃,a级认真吃吃,s级大吃特吃,b级以下味同嚼蜡。
“包厢你是别想了,到时候我找曹领班在大堂给你们留个小桌。”秦淮直接打破欧阳的幻想,“黄记的vip最多可以提前一个星期预定包厢,现在所有能订出去的包厢全都已经订出去了。”
6。
秦淮:……
“谭维安呢?”秦淮问。
“秦师傅,我做的年糕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古力有些紧张地问。
至于包子皮非常有嚼劲就更莫名其妙了,余洋揉面的水平非常一般,而且他做的流沙包的包子皮是松软的,不可能非常有嚼劲。
秦淮结束愉快的八卦休息时间,回厨房看年糕做得如何。
秦淮很欣慰,果断随赞并评论:一看就很好吃!欧阳吃饱喝足准备回家继续研发柠檬茶新品,擦嘴,感叹道:“没想到黄记点心种类还挺多的,我前段时间来吃饭的时候怎么都没见过,新出的吗?”
“还有时间,我给你示范做一遍年糕吧。你有样本,看一遍应该会更好理解。手上的年糕你继续做完,明天过来看状态,你就知道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了。”秦淮道。
比如百果馅,那叫一个供不应求。
哥们,我就当是你昨天大晚上才从局子里出来没睡好,精神有些恍惚。
那倒是可以理解,古力本来就悟性不够,又没有经验,翻车也很正常。
说自己山珍海味吃惯了,想吃一点平易近人的。
秦淮会的点心很多,但不是所有点心都能保证品控在b级的。
就目前来看,秦淮觉得郑思源做的年糕品质无疑是最好的,郑思源无论是做江米年糕还是猪油年糕都比自己做的要好吃。
欧阳表示他懂:“我懂,咱们两家店隔那么近,我要是说方子是你给的会被人骂蹭云中食堂热度。哥们放心,这个道理我懂!”
如果谭维安在边上帮忙盯着的话,古力也不至于犯这么基础性的错误。
黄记后厨众人基本上每天都能吃到秦淮和郑思源的点心,这段时间吃点心也有点吃刁了嘴,不是很爱吃知味居几人试做的点心。
秦淮做江米年糕不用机器完全是纯手工,是因为秦淮发现屈静好像能吃出手工和机器的不同,且屈静更偏爱手工做出来的年糕。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技术含量,不同人做出来的年糕品质也是不同的。
“你说的奇妙的口感是吃到纸了。”
古力点点头。
我……
诚然,许成作为一位知名富豪,名下产业无数,偶有突发情况需要连夜赶去港城处理生意上的事情非常合理。
欧阳两眼放光:“还有这种好事,早说呀,明天上午我早点来!”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只吃最好的。
秦淮并不觉得靠机器有什么问题,科技在进步,厨具也在进步。纯手工人力做白案点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耗时短费力气,厨师没有那么多精力,用机器可以极大程度提升效率。
“你怎么突然想到问这个?”秦淮问。
“有的人差钱,有的人不差钱。曹领班今天上午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一直在思考该怎么处理,包厢拼单在所难免,但是如果真的有黄牛掺和其中又会败坏黄记的名声。而且有的客人经济情况并不富裕,是愿意预定包厢卖位置的。”
“师兄去仓库找糯米的时候,把裤子勾破了,回去换裤子了。”
古力老老实实点头:“很少,前些年帮师兄打过下手。”
手工做年糕就是这样,要反复搅拌,反复蒸,论技术含量没什么,就是很麻烦。
秦淮看欧阳这个样子,就知道他此时此刻不吃点什么肯定是浑身不自在。想了想,转身进后厨抓住一个知味居厨师。
休息时间不够没关系,秦淮现在已经是秦师傅了,有很多没有技术含量的力气活可以让帮工来干。
他能感觉到他现在搅拌的年糕状态有些不太对劲,可是他不知道究竟为什么不对劲。
谭维安做年糕的手艺其实不算差,据他说他是会做年糕的,他手上也有几个年糕的方子。
欧阳要是愿意来试吃,知味居众人高兴还来不及。
期间刷到了冰冰子的朋友圈,冰冰子居然趁着元旦假期和同学来姑苏玩了两天,硬座来回,大学生特种兵吃逛姑苏,来黄记打卡了果儿。
这些日子秦淮虽然和许成接触不多(基本见不到),但是从黄安尧口中听到了很多。作为许成的忠实粉丝,黄安尧对许成爱吃的每一家餐厅里每一位主厨的每一道家常菜都如数家珍,之前是没机会说,许成来了之后直接挂在嘴边念叨。
“这其中的时间和火候都是要根据当时年糕的状态来决定的,你控制了时间,但是没有控制好火候,所以你现在搅拌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年糕很硬,不够粘稠。”
秦淮非常欣慰,决定明天多给欧阳两个果儿。
秦淮:?“好奇妙的感觉!”欧阳难得发表正儿八经的食评,“好有嚼劲,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神奇的口感的面皮。”
“你垫的纸没摘。”秦淮一时间只觉得无语凝噎,“平时练习的时候流沙包是拿小笼蒸的,垫了纸,你没摘纸。”
“新品试吃,你要是喜欢,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来,管够。”
如果有人说黄安尧是个不善言辞的社恐,秦淮一定会扛着录音设备冲上去把黄安尧这些天说的废话播给他听。
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欧阳又大咬一口,赞叹道:“真的,我从来没有吃过口感这么奇妙的包子皮,哇,这个感觉,这个嚼劲,好吃!”
秦淮自己做年糕的手艺一般,前段时间江米年糕做的多,稍微好一些,现在隔了两个月没怎么做手艺又回去了。
只能说屈静确实很爱吃年糕。
谁说黄安尧社恐了,他简直就是个话唠!
当然,特别难吃的除外。
难怪古力会成为厨师圈子里知名的庸才,这么不开窍,确实很容易出名。
秦淮拿起一个流沙包,正要尝,定睛一看,再一看欧阳手上那个已经吃到一半的流沙包。
“创业要靠自己。”
虽然场合不太对,站在黄记后厨门口聊八卦似乎不太好。但是没关系,黄记有董仕,董仕已经解锁了在黄记所有地方聊八卦的成就。
“走了。”秦淮道,“《知味》发刊前一天就走了,说是港城那边有生意要处理连夜去的港城。”
“我交代的时候说前面两三次蒸的时候大火蒸上三五分钟,最后一次把已经成团的年糕搅拌成粘稠状态,再蒸成形,盖湿布静制12个小时。”
秦淮甚至就有点想打电话把欧阳叫回来,吃了这么多点心,是时候干点力气活消消食了。
虽然欧阳的口味很独特,但是在某些事情上,他真的有得天独厚的天赋。
像是什么搅拌年糕,手打柠檬茶,那都是秦师傅甄选。
吃过的都说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