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弯月牙在天空的一角高高挂起,村里的雄鸡已经开始了它们一天的工作,响亮清脆的叫声唤醒了石家村每一户人家。
村民们今天之所以在第一遍鸡鸣时就早早起床收拾,是因为石家村每季的赶集日到了。
石家村因为地处偏远,而且那长长的山路更加是崎岖难行,这也就形成了村庄里的人会隔很长一段时间才去一次县城进行采买或交换货物的习惯。
如今世道变得越发艰难,两旁山林中时常有饥民聚集而形成的山匪出现,对于落单的人来说,遇到这些山匪就算能活命,钱财食物肯定是保不住的了。
在这种形势下,石家村里正要求村民们集中在一天赶集,渐渐的大家也就达成了共识——每个季度村里赶集的人一起出门,因为这样既可以避免势单力薄被歹人劫货,又能满足大家的基本生活需求。
热闹的村落中有一间不太一样的院子,与其他户比起来,这家明显富裕不少,宽敞的院落里甚至还有一两个仆从的身影。而在院落门口一对夫妇正在大包小包的往自家牛车上搬着稻谷,和大多数村民比起来,他们不仅仅有自家的牛车,而且稻谷也比平常人家多很多,看的出来是村里的大户了。
在院落拐角处的一个磨盘上,一个十三四岁模样的孩子正托着腮帮坐在那,不知道脑袋里想着些什么。
若是凑近仔细看去,就能发现这位正是少年的张繁。时光荏苒,如今的张繁已经十四岁了,十多年的经历也让他对于现在所处的时代有了不小的了解。
如今已经是光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80年,如果一切正常无误的话,四年后黄巾起义就会爆发,到时候天下将会从灾荒遍地变成战争连绵,纷争不断的各路诸侯也将一一登上历史舞台,而身处青州的东莱郡将会从一开始就得面临战火的洗礼。
“想在这乱世活下来至少得有股力量保护自己才行啊。”张繁摸了摸下巴想到,“如果走仕途崭露头角的话,到时候找棵大树倒也不是不行。可我这年纪,举孝廉登场有点晚了呀。”
想到这里张繁眉头皱了皱,其实这些想法他不是第一次有了。虽然这些年大汉各地早已经是水涝旱灾不断,但是在石家村的张繁倒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相反现在的他却活的有滋有味。
虽说年龄太小的他在大人眼里大多数还都是童言无忌的存在,可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加上家族唯一继承人该有的宠溺也让他有了不小的成果。
几年前张繁不断选种培育的粮食种子总算是不负所望,让张家田地收成翻了一番,虽然与现代的杂交系列无法比拟,但是相比较于之前的品种那就不是好上一点了。再加上对农具的改进,让这个人丁不旺的张家更加坚信了这麒麟儿是上天给他们的恩赐。
看见这些新鲜而且实用的农具,石家村的村民们自然也不会无动于衷。随着全村农具的大变样,张繁的声望也在这里逐渐成长起来。而后的水利改造、堆肥实验,更是让张家出了麒麟儿的传言变成了事实,甚至为了让人信服自己的话,有些人还对张繁的出生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
面对这些张繁倒是没有过多阻干预,虽然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才是他计划的全部,可这些明面上的改进既然大家想学就学去好了,毕竟声望的增加让他也感觉到了话语权的重要。
当然粮食种子的选育张繁自然是不会与别人分享的,这也没有让村民们疑惑,在他们看来张家粮食的年年丰收只是上天的眷顾,毕竟连麒麟儿都给了,再给些粮食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粮食的产量提升与年年丰收让张家生活日益富裕,不断并购的土地也让张家人丁短缺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不过有了经济实力这些问题就显得不够看了。
虽然已经到了封建社会,可奴隶在现在还是很常见的产物,而这几年的天灾,交不起赋税的人就更多了一些,就像刚刚看见的那几个仆人一样,在以前的几次赶集中,张满堂曾买下过五个仆人用于家里的劳作。
逐渐好起来的生活,让张繁能做的事情也变得越发多了起来。对于在乱世安稳活下来,他也从父母乡亲嘴里打听了不少办法。最后总结下来也就两个,一有权有势,二有钱有人。这个时代商人的地位对比起其他行业来比较低,可普通人的少量交易官府也并没有明令禁止,所以货物交易成了这个还未到弱冠的孩子的首选。
“小主人,货物装的差不多了,主人让您赶紧过去。”一个粗布打扮的男子缓步走到张繁面前轻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好,我让你们准备的东西都带上了吗?”张繁收回思绪,从磨盘上跳了下来,他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问道。
“都已经备好了,只是那些货物占了半辆车,实在有些多了,待会主人不免有些责怪,小主人多些准备才是。”仆人还是毕恭毕敬的说道。
“没事,这些东西我有大用。”张繁一边和仆人说着一边向院门走了过去。
这次是他第一次去赶集,由于年纪尚小,张满堂每次都借口怕他经不起路途颠簸让他留在家里。而这一次,张繁极力要求要跟着去,因为前不久他用草木灰和猪油做成的肥皂问世了,这东西在如今时代自然是新鲜玩意,若是真的打开了销路,他们张家又能往前迈上一大步。
“父亲。”来到院门口张繁向着张满堂先是作揖才上了牛车。
“繁儿,你这个…肥皂。”张满堂显然对这个新名词还不是很熟悉,“普通人家也不是很需要,而且这第一次接触带这么多,太过累赘了一些。”
“父亲放心,儿已有盘算。”这十几年的摸索让张繁对于这个时代基本的礼仪也是驾轻就熟,“而且这些肥皂,儿已有分类,普通人的价钱不会很高,要的只是名声,真正要赚的是上面的人。”
张满堂回头看看这个被村里人称作麒麟儿的张繁,没在多说,这些年他层出不穷的新鲜想法倒也没有失误,而这肥皂他也用过,张繁的确没有夸大其词。
“出发。”张满堂叫了一声牵着牛车的仆人,而张繁也开始了他第一次踏上县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