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其中一面石壁却是多了一个个和尚,栩栩如生,手里拿着棍子,做布阵状。
金禅仔细数了一下,共有十八种阵法,而每种阵法的和尚,恰好是十八个。
“难道这就是少林十八罗汉阵?”
金禅心头微动。
随后,他便参悟起来。
不想,他只是参悟了其中一种阵法,明明看上去很简单,内中却藏着无数变化,特别消耗神识,没等完全领悟,就觉得有些吃力。
因此,他只得暂时作罢。
一种阵法便这般费神,想要参悟十八种阵法,只怕不是一两年内可以做到的,只能等以后慢慢参悟。
接下来,他去佛殿拿了一根木根出来,在外间宽阔空地上演练五种棍法,都属()
于少林七十二绝技。
一种叫《维摩棍法》。
一种叫《大圣棍法》。
一种叫《火烧棍法》。
一种叫《开山棍法》。
一种叫《碎石棍法》。
五种棍法之中,前两者属于中品,后三者属于下品。
金禅练了半天,不求提升层次,但求更加熟练。
所以等练完后,五种棍法的境界都没有变化。
《维摩棍法》和《大圣棍法》仍然是【血肉九重】。
《火烧棍法》、《开山棍法》、《碎石棍法》依旧是【入骨二重】。
此后,金禅盘膝而坐,专心修炼一种内功,名叫《少林童子功》。
《童子功》绝非少林一家所有,而《少林童子功》属于武学中的上乘之法,与别家《童子功》的修行法门自是不一样。
要说哪一家《童子功》最厉害,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少林童子功》练到最高境界时,可以返老还童。
所谓【少林童子功,不老长春人】,就是这个道理。
而最高境界,就是化境。
在金禅估计中,此功的化境等于【入骨九重】,而他在此功上的造诣,已经达到【入骨二重】。
可能是童子身的缘故,加上专注,三个小时后,《少林童子功》竟提升到了【入骨三重】。
也就是说,加上系统之前奖励的一重,今天之内,《少林童子功》其实提升了二重。
而感觉到这种变化后,金禅便决定勤加修炼这门内功。
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
六天后。
金禅都会花大量时间修炼《少林童子功》,终于提升到【入骨九重】。
这个时候,金禅感觉到体内有两股真气互相冲击,颇为难受。
要不是他已经学会了《阿含功》,哪怕修为已是超凡境大成的高手,也没办法调和。
饶是如此,他足足花了半个小时,也才稳定两股真气。
【叮,由于宿主的《少林童子功》已修炼到入骨九重,可返老还童,但因为宿主同时修炼《少阳真经》,为避免冲突,故而将返老还童转化为神通,请宿主检测《苦行禅功》】
经系统面板提示后,金禅便在识海中调出了《苦行禅功》面板。
只见【中神通】一栏之中,多了一个神通,名字就叫【返老还童】。
金禅揣摩了一会,发现【返老还童】不但可以变回童身,而且维持时间没有限制,从这一点来说,是要强于【易骨变相】的。
但【易骨变相】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可以掩盖【真身】气息,连超凡境都极难识破。
“哈哈。”金禅心想,“有了这两种神通,我以后可大可小,方便多了。”
第二天。
金禅没再修炼《少林童子功》。
因为这门内功毕竟是上乘之法,就算让他短时间内提升到【透髓九重】,想要【神化】,怕是需要机缘。
而金禅学会的武功之中,有不少外功,相对来说,【神化】要容易得多。
此后四天,金禅只修炼一种拳法,叫做《伏虎拳》
这门拳法原本已提升到【入骨七重】。
由于一心修炼,以及撞钟的【功德】。
短短四天,不但踏入【透髓境】,还飙升到【透髓九重】,只剩下如何【神化】了。
老实说,《伏虎拳》是少林七十二绝技最容易入门的,堪称垫底。
天赋普通之人稍微用点心,都能学会,不过()
想要练到大成,就很难了,需要穷年累月,老了才能达到。
天赋稍高之人可以练到大成,但也需要十几二十年。
天赋极高之人不但可以练到大成,还能练到化境,只需要二十年。
天赋奇高之人练上几年,就能达至化境,只是威力再强,不具有【神通之力】。
若是天才,一年可入化境。
而比天才武学天赋更高的人。
不管是天资纵横之辈,还是稀世之才。
甚至是旷世奇才,即便修炼速度突飞猛进,一两个月将《伏虎拳》练到化境。
除非也跟金禅一样【天生不凡】,或者修为到了某种境界,不然就算继续练下去,威力也不比化境强多少。
所以在少林寺历史上,除了天资普通的武僧肯花几十年去练《伏虎拳》外,就算是天赋稍高些的武僧,学到一定层次后,都会想着学第二门绝技,不会将全部心思放在《伏虎拳》。
武学天赋越高的人,越不可能耗费一生之力去学,只想着自己武学天赋高,若不多学几门绝技,岂不是浪费了?
少林寺从来不缺少学会几门绝技的武僧。
甚至还出现过精通二十门绝技的稀世神僧。
可从来没有一个天资高,一辈子只学《伏虎拳》的人。
金禅之所以能将《伏虎拳》练到超越化境。
不是他一辈子只想学《伏虎拳》,而是想早点【神化】出第二个盲盒,根本没想那么多。
若想的太多,说不定适得其反。
别说四天练到【透髓九重】,四十天都未必有此效果。
正月十二这天。
金禅在禅武洞府参悟了一个上午,因为实在找不到如何神化《伏虎拳》的法门,只能从洞府里出来,打算另辟蹊径。
回到居所后,觉得有点饥饿,就想找东西吃。
这时,无嗔从外边回来,一脸吃惊:“小师叔,大事不好啦!”
“淡定,淡定,天塌下来也不过一死,什么事不好啦?”
“伏牛派的人来了!”
“伏牛派?什么东西?”
“伏牛派是七十二门派之一,位于伏牛山。”
“是吗?伏牛派的人来干什么?”
“可能是冲着我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