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拨柳寻衣和赵馨的感情,促成与蒙古和亲。这个法子,究竟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言至于此,赵元的眼中猛然迸射出一道骇人的精光,令秦卫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颤,还是有人收买你,唆使你这样做?
只此一言,秦卫的脸色骤然一变,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诚惶诚恐道:侯爷明鉴,此事确实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当初,侯爷在闲谈中提及荣王爷举荐馨德郡主前往蒙古和亲,并且在只言片语间表明自己对这件事的认同。属下清楚的记得,侯爷说‘西府以和亲为谈判条件,无论功成与否,皆对东府没有半点好处。但东西二府之争并不能与大宋存亡相提并论,和亲之事虽对东府无益,却是令大宋化险为夷的唯一办法。’
不错!此言的确出自本侯之口。
属下将侯爷的高论铭记于心,并被侯爷的深明大义深深折服。侯爷虽是东府之人,却能为顾全大局而替西府仗义执言。此一节,恐怕天下没几人能做到。秦卫一本正经,言之凿凿,正因如此,在下愿效仿侯爷为大宋安危献出绵力。当时,和亲一事最大的阻碍无疑是郡主的态度,她一心等柳兄回来,因此对荣王爷的苦口婆心置之不理。于是属下苦思冥想,内心挣扎再三,方才决定利用离间柳兄和郡主的感情,促成和亲。属下虽然想出这个计划,却不敢自作主张,于是第一时间向侯爷禀告,待得到侯爷的允诺后,方才昧心行事。
我知道。赵元目不转睛地盯着秦卫的双眸,幽幽地说道,当时本侯问过你,背叛自己最好的兄弟,你后不后悔?
侯爷能为大宋安危舍弃东府利益,()
属下亦能为家国大义舍弃个人感情。秦卫郑重其事地说道,事到如今,属下仍是那句回答,为大宋天下计,莫说背叛兄弟,纵使将我千刀万剐,挫骨扬灰,甚至赔上祖宗十八代和子孙后代的声誉,我也不后悔!
面对秦卫的义正言辞,赵元并未急于开口,而是默默地注视着他,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洞穿他的内心。
侯爷,难道你至今仍不相信我?秦卫悲愤道,难道你认为我收了西府的好处?
秦卫,如果你所言非虚,则是舍小求大,忍辱负重,你便是大宋最忠心的臣子。”赵元幽幽地说道,但如果你信口开河,则是背信弃义,卖主求荣,你便是天下最狡猾的女干贼。
闻言,秦卫眼神一狠,举手起誓:属下对天发誓,若有半句虚言,便让我断子绝孙,不得好死。
好!沉吟再三,赵元凌厉的目光渐渐柔和几分,本侯……相信你!
多谢侯爷!秦卫面露狂喜,连忙叩首谢恩。
起来吧!
遵命。秦卫缓缓起身,而后面露踌躇,试探道,柳兄如今已重获自由,但谁也不能保证他不会闯祸,不知……侯爷打算如何应对?
既然本侯已答应小王爷不再为难柳寻衣,自然不能出尔反尔。赵元思量道,但他与公主私交甚久,感情之事又岂能说断就断?此一节,本侯不可不防。
侯爷的意思是……
秦卫,这些日子天机阁不会有其他差事,因此你闲来无事……可以多去‘陪陪’寻衣。
赵元此言别具深意,令秦卫眼神一变,难以置信道:侯爷真打算让我去‘陪’柳兄?
你不愿意?
当然不是。秦卫纠结道,只不过……我刚刚才背叛他,柳兄现在恨不能杀了我……
正因如此,本侯才决意派你去‘陪’他。言至于此,赵元的眼中陡然闪过一抹狡黠之色,冷笑道,因为你已背叛他一次,柳寻衣绝对想不到你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再背叛他第二次。
什么?秦卫大惊失色,侯爷的意思是……
我让你陪他,其实是希望你能密切监视他。赵元反问道,本侯的用意,难道你猜不出来?
属下当然明白侯爷的意思,可是……秦卫似是有口难开,踌躇道,可是柳兄毕竟是我的生死之交,侯爷让我接二连三地欺骗他,我……
不是欺骗,是保护!赵元纠正道,如果任由他闯出弥天大祸,柳寻衣必死无疑。你只有时时刻刻地陪着他、安抚他、规劝他,才能让他走出困境,避免危及自身,累及朝廷。
闻言,秦卫不禁陷入沉思,琢磨半晌,方才缓缓点头:侯爷所言极是,我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柳兄自寻死路。只是眼下柳兄对我怨恨颇深,我想接近他……恐怕难如登天。
他为何怨恨你?其根源并不在于你欺骗他,而是因为你在他心里的分量极重。赵元幽幽地说道,他越恨你,说明他越在乎你。若是被一个无关()
紧要的人出卖,他断不会如此愤怒。
这……
本侯问你,你想不想与柳寻衣冰释前嫌,和好如初?
我当然想,只不过……
本侯成全你们。赵元摆手道,我有一策,定保你们兄弟能化干戈为玉帛。
秦卫心中大喜,忙道:请侯爷示下!
将一切罪责统统推到本侯头上!赵元淡淡地说道,你只是奉命行事,实属无奈。柳寻衣在天机阁多年,深知军法如山,令行禁止的道理。因此,只要你向他诚心忏悔,并晓以利弊,他一定会顾念你们多年的兄弟情义,原谅你的‘无奈之举’。琇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