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抵达奥斯陆,这台杰克口中【可靠】的红俄机器却罢了工,他恨不得一枪崩了美国佬。
鄔春阳当机立断:將坏掉的雪地摩托沉入水里,避免暴露行踪,归有光和同车小特务在其它摩托上挤一挤。
特务们在冰面砸出一个洞口,把坏掉的雪地摩托推了进去,队伍继续出发。
刺骨的寒风迎面吹来,趴在摩托侧面的归有光冻得面色铁青,但看著手錶上的錶针不断跳动,他还是时不时的敲击驾驶舱示意加快速度。
雪地摩托沿著冰河飞速前进,终於在预定时间內到达了出发地点,处理完武器与交通工具,军统眾人与杰克分头离开。
目送杰克慌忙跑远,归有光问鄔春阳:“真的不处理这傢伙吗,万一他向英国人告密怎么办?”
“告密?”鄔春阳冷笑:“对於美国人而言,间谍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他不会为了两个陌生人冒险的。”
归有光想想觉得確实如此,立刻带著眾人往旅馆赶去,之后清理痕跡之类的细节自不必再说,那是特工的基本功。
德国人的搜查快要结束时,最新消息传来:守卫在工厂附近发现了两具白人尸体。
从尸体的服装以及隨身携带的物品判断,死者有较大概率是英国人,对方应当是撤退途中失手摔下的山崖。
由於这个原因,盖世太保放鬆了对有色人种的盘查力度,不过还是向这些人员的所属国家去电核实身份。
重水工厂爆炸第三天,奥斯陆基本恢復了秩序,三个步兵团的德军深入到森林追捕凶手,顺带打击日益猖獗的盟军特工和挪威抵抗组织。
正在【狼穴】指挥作战的某鬍子得知此事,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沉默了许久。
他意识到,那件新式武器或许比他想像的更加重要,也更加危险。
原本他坚信,只需要多造战车、飞机就可以贏得战爭的胜利,不必费资源去研究一件只存在於幻想中的武器。
但现实却是,英国人绞尽脑汁也要打断德国对【它】的研究。
某鬍子后悔吗,当然没有,他很快就將这件事拋到了脑后,一个成熟的政客不该为了已经发生的事情浪费时间。
况且东线的战爭处在关键时刻,德意志已经没有多余的力量去发展新式武器。
而美国人收到国府的通报,反应恰好相反,身体每况愈下的罗斯福闻讯对幕僚说了一句:上帝站在了我们这一边。
幕僚还没回答,罗斯福又斟酌著补充道:“你去邀请山城的那位先生,请他务必参加在开罗举行的盟军会议。”
“如果对方犹豫,你可以告诉他,美利坚同意他对蟎洲以及其它被侵占领土的合理要求。”
“同时,我们愿意帮助国府成为战后主导国际形势的重要成员,中美两国可以继续在情报共享方面展开合作。”
罗斯福这么说自然是有原因的,某人对参加开罗会议一直持保留態度,至少有所顾虑。
他担心自身外交能力不足,导致国府被某些国家轻视,这里的某些国家特指英国。
左重曾听侍从室工作人员讲过一个小道消息,某人用六个字评论英国人:英人狡獪极矣。
不得不说,这个词很贴切,英国政府也確实看不起国府,q先生可是有名的种族主义者,比起某鬍子好不了多少。
但有了华盛顿的明確支持,某人的顾虑一扫而空,不仅痛快答应了邀请,还命令左重带队前往埃及迎接。
经歷金陵国府礼堂刺杀案,日机轰炸黄山官邸案,某人现在极度没有安全感。
从山城到开罗还好,沿途均有美军飞机护送,可到了开罗,他必须找一个足够忠诚的人负责安保工作。
这种情况下,既是老乡,又曾有护驾之功的左重,自然成了最合適的人选。
身处挪威的左重收到命令,带领一眾老班底首先回到法国尼斯,又从尼斯乘船前往盟军北非占领区,最后抵达开罗准备【迎驾】。
1943年11月末。
开罗培因机场外人头攒动,左重站在跑道旁跟古琦小声確认护送行动的细节。
“老古,你按照咱们商量好的计划上头车,负责探路、排查障碍、监视路面异常。”
“我亲自护送领袖前往下榻的酒店,那三辆顏色和牌子一样的核心车辆再检查一遍,不要留下任何可供辨认的特徵,到时委座会隨机乘坐其中一辆。”
“殿后车由有光指挥,防范尾隨、追击、掩护撤退。”
古琦轻轻点了点头,但心里並不认为车队会遇到刺客。
现在的开罗到处是军营,盟军士兵比当地百姓还多,刺客疯了才会在这里动手。
左重看出他的想法,沉声提醒道:“老古,不得大意,告诉弟兄们检查武器,隨时准备交火。”
意识到自己犯了轻敌的大忌,古琦惊出一身冷汗,赶紧敬了个礼跑向远处。
这时天边出现了数个黑点,某人的专机到了,左重的右眼皮突然跳了两下,这让他的眉头不自觉皱起。
机场数公里外的民房內,一群戴著头巾的男子围坐在桌子旁,桌上放了张开罗地图和几支衝锋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