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天唐锦绣 > 第5263章 奇货可居

第5263章 奇货可居

第5263章 奇货可居

在禄东赞的思维之中,自有其立身处世之法则。

实力不如对方之时,自是摇尾乞怜、阿谀恭维、默默发展、伺机反噬;实力与对方相当之时,相互结盟、互惠互利、寻找漏洞、一击毙敌;实力远超对方之时,则盘剥掳掠、杀伐侵吞,务必将其彻底摁死、永绝后患。

此刻木鹿城中财货堆积、数之不尽,只需一场屠城便可将这些财货据为己有,发一笔横财,怎能不顺势取之呢?

薛仁贵喝口茶水放下茶杯,甩了甩因写字而酸胀的手腕,笑着道:“出征之时,大都护曾有严令约束,对待大食人尽可以残酷暴戾,杀戮掠夺自是不在话下,甚至关键时刻杀俘亦不是不行,两国交战自是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对待其余胡族却要尽可能的处于怀柔之策,让所有人都感受到大唐军队乃‘仁义之师’,只要不是支援大食军队、为虎作伥,自应一视同仁、秋毫无犯。”

顿了顿,缓缓道:“大唐能够从前隋之废墟当中迅速崛起,拥有今日之鼎盛繁华,没有一文钱是抢夺而来。大唐与所有国家都秉持公正交往、互惠互利之友好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想要得到的东西自可由商贸之上获取。”

天下种族之中若单纯论及“战事之多”,无人可出华夏之右,然而古往今来遍数华夏对外之战,十中之九皆为“自卫反击”,忍无可忍之时无需再忍,而强盛之时主动侵略他国几乎从未有之。

即便是隋唐两朝不断东征高句丽,也是因为高句丽于辽东一带时常侵扰大唐边境、杀戮大唐军民,且盘踞辽东对帝国之安危形成巨大隐患,这才不得不为之。

遍数古今,华夏对外之态度总体不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而已,只要相安无事,绝不会主动入侵。

这是文化之根源所决定,非一朝一代之策略。

薛仁贵见禄东赞若有所思,又续道:“建设总比破坏难,周边胡族面对艰苦之环境积攒一点家业不容易,若无必要,大唐并不会纵兵掳掠……虽然烧杀掳掠确实来得更快,但大唐所不为也。”

禄东赞缓缓颔首。

他对历史知之甚详,确如薛仁贵所言那般,华夏自古讲究的便是“仁义”二字,也一直予以践行不悖。

羌蛮也好、匈奴也罢,甚至突厥、高句丽,这些部族皆在华夏周围崛起一度强横一时入侵华夏,可任凭华夏朝代更迭却始终屹立不倒,反倒是这些胡族“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走马观一般由盛至衰直至灭亡……

而吐蕃可能与这些胡族有所不同么?

当下看来,吐蕃已经由盛转衰,败亡之日或许不远……

难不成当真有“天道”,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不因人力而转移,而“天道”之终极,便是所谓的“仁者无敌”?

这与胡族一贯之信念“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严重相悖啊……

一时间,禄东赞思绪翻飞、彷徨无措。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乃是普世之写照,人也好、兽也罢,甚至于植物都在努力争取生存空间,奋发向上、欣欣向荣,这怎会有错呢?

但现实却是讲究“仁”的华夏源远流长,总是能够在衰弱之中奋起复兴,进而回归至天下主导之地位。

而奉行“天地至理”的胡族们,却一茬又一茬、在兴旺死绝之中走向寂灭……

这是怎么回事?

“天道”到底是什么呢?

……

攻占城池之后安抚百姓、商贾,承诺性命、财产之安全,恢复城内秩序一切依照大唐律法行事,木鹿城很快安稳下来,在这方面唐军极有经验。

而唐军战无不胜、信守承诺的威望足以令各部胡族深信不疑。

城主府内。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搞化学的不能惹 头上顶弹幕,京城我最富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血之孙吴 被女帝推倒后,我无敌了! 请问你是死神吗? 逍遥假太监 大秦风起:家父秦始皇 瑟瑟惊蝉 大唐贵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