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对手,那就製造对手好了。近代沙俄侵略成性的评价,还真没有半点冤枉。
歷史上英法为了斩断沙俄向西的手,在克里米亚战爭中亲自下场,狠狠的收拾了沙俄。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英法肯定不会下场了,肯定更乐意看中国怎么给奥斯曼帮忙。
当然了,这个时空的英法的实力,自然不能与歷史上相比,英国人还没打开大清的国门,更没有获得赔款,也没法继续卖鸦片获利。
说到卖鸦片这个事情,真就是很荒唐,英国人从最初往中国倾销鸦片,发展到后来被反倾销,实在荒诞。
“蔚大哥那边有想法,又怕大娘不答应,想让父亲帮忙说说话。”贾荃突然提出这么一个要求,贾璉下意识的愣住。
“什么想法?”贾璉不动声色的问。贾荃道:“蔚大哥说了,在本土发展虽然安稳,但还是太慢了。他想著能不能长期在安西驻军,最近在打报告,自愿去安西成边。”
贾璉——”。这狗东西,去安西的时候不过是一个连长,现在都特么的是团长了,你还想怎么升的更快一些?
也不对,贾荃就是少將了。但海军跟陆军能一样么?
“他这是看上了兵部擬在安西成立一个专门的成边军区,怎么,还想做军区司令不成?”贾璉也很头疼,这也是亲儿子啊。只是不能明说。
“这个,儿子就不知道了。”贾荃发现贾璉的脸色不对,赶紧收声,免得被牵连了。
贾璉摆摆手:“算了,明天我去东府看看再说。”
次日一早,贾璉醒来之后,正在袭人的伺候下梳洗时,香菱进来道;“老爷,二房兰大爷来了。”
贾璉嗯了一声,脑子里转动起来,贾兰还真的有日子没见过了,这小子还算爭气,中了进士之后外放了三年,后选择去京城大学官员进修班学习期间,成绩优异,最近在六部轮岗观政,各部门给的评价都很高。这是要正式选派官职了,所以才来找自己么?
说到贾璉,不得不提李紈,按说贾璉的影响下,王熙凤对李紈的態度变化很大,给她放了很多管家的权利。问题是贾兰除了逢年过节的,很少来给贾璉请安。这里头有没有王夫人的原因呢?
提到二房,如今住在东边的院子里,贾政退休之后,倒是比较安生。王夫人有孙子要照顾,倒也没太多的作妖。
贾赦与贾政一直嶇气,一直到老太太死后,才算重回荣禧堂,可惜没几年也走了。这一辈子,一言难尽。
至於贾璉对二房的態度,一直都没啥变化。谈不上多恨,也谈不上多喜欢。
贾宝玉一直也没变化,安生了十来年,父母年龄大了,他出去云游了。真就是自私了一辈子。
贾兰的心情非常复杂,本不想来见贾璉的,但架不住母亲一直在说,官场上哪有完全凭本事的,如果不是贾璉的存在,他哪里有机会进官员进修班学习。外放三年就能加入进修班,真的是因为自己能力出眾么?
说起来贾兰是西府这一代人的老大,坚持走读书从政的路线,这个时空的贾表现依旧优异。但怎么说呢,他与其他兄弟关係不佳,贾环就不说了,那就是个混子,贾荃贾这些比较有出息的,贾兰年长几岁,也没啥来往。一句话,亲不起来。
“贾兰见过叔父,给叔父请安了。”
贾璉一脸微笑的接待了贾兰,示意他坐下后,很直接的表示:“当今陛下最在意的就是两点,一个是经济,一个是外交。经济决定內部,外交则关係到国家的脸面以及安危。
目前你是贾家这一代唯一的从政者,我建议你还是选择外放到沿海省份,先做三年知府后调回来在部里任职,再外放做几年的布政使或者巡抚。如此以来,按部就班的发展,五十岁可入阁。”
一番话给贾兰说的面红耳赤,心里异常的愧疚。母亲说的果然没错,璉二叔一直在关注自己,只不过从来不对自己说。
此前还以为是凭本事回京城上的进修班,如今看来是璉二叔的安排。
想到此处,贾兰起身郑重行礼:“侄儿多谢二叔关照!”
贾璉摆摆手道:“你的几个弟弟呢,心思都不在文官的路线上,东府的贾去做了陆军,贾荃非要去海军。贾芝命最苦,被我安排去了东华国。现在家里就剩个贾荫在京城大学读硕土,毕业了多半也是搞技术。”
“弟弟们有各自的志向,全赖二叔开明才得以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贾兰的嘴皮子挺利索,这是锻链出来了。
贾璉笑著摇头:“不说这个了,下个月进修班结业,你应该被安排去广东。今天到这吧,我还要去一趟东府。”
说实话,贾璉与贾兰可聊的不多,扶持贾兰呢,无非就是看他还算优秀。贾璉可没指望他有啥回报,將来不反水就0k。
不过多半贾兰是不会反水的,真这么做了,名声就臭了,朝野之间再无立足之地。
贾兰告辞离开,贾璉出门往东府步行而去,过了院门进入东府,尤氏所在的院子门口,一个丫鬟正在做针线。
“见过璉二爷,给二爷请安。”丫鬟惊见贾璉,连忙站起,放下小篮子,给贾璉道福。
“我来看看大嫂!”贾璉隨意的摆摆手,信步往內走去。
尤氏这边正在看著院子內的孙子狼奔家突,几个丫鬟跟在后面大呼小叫,贾璉目睹这一切,想起当年初见宝玉的一幕,忍不住微微皱眉。
贾娶的媳妇门第不高,就是神机营里的一个中层。实际上贾府的后人在婚姻选择时一律向下,女方家庭都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