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情有点出乎意料,毕竟都这个时候了,识趣的总兵本不会头铁。
熊方立刻想明白了原因,掉头再临薛家,见了面说明情况之后给贾琏气笑了。
两江总督手里是没有兵权的,孙化贞是个例外。也就是说,两江的兵权掌握在两个巡抚的手里,总督需要通过给巡抚下令才能调兵,不能越过巡抚。江南总兵的回应在正常情况下一点问题都没有,索要钦差手令也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贾琏不缺兵马。
“给他机会不能把握,那就算了。待我再手令一份,你让人拿去,过江再调一标人马。他们害怕首辅,却不怕贾某人,这事情不算完。”
贾琏很直白的表达了态度,熊方接了手令后,派亲信下属持令过江。
神机镇这边接令后,立刻再调集船只,这次出兵变成了两个标。
至于江南总兵这边,其实也没多想,无非就是想着拿一道保命符,回头万一被清算时,拿出一份钦差手令好救命。
这要求过分不过分?说实话,真不过分,一点都不过分。但是有一个前提,江南巡抚亲率抚标去了松江。
有了这个前提,性质就变了。
所有人得知贾琏派兵去苏州,直接围了林家之后才恍然大悟,为何贾琏要住在薛家的宅子里。
明明贾家在金陵有祖屋,金陵贾氏还有人守着呢。
此前都以为贾琏是假撇清,现在才明白,他是真的能下狠手,即便他是林氏的女婿。
说起来,即便是现代人,亲亲相隐四个字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何况在古代呢?
贾琏的做法在古人的眼里就四个字“不近人情”,这是很可怕的评价。
可惜,无论外面怎么说贾琏,他都不在乎。至少现在是不在乎的,尽管外面的舆论已经沸沸扬扬,京城和金陵本地的报纸,已经把贾琏说成也冷血无情的人了,贾琏也不在乎。
后续随着事情的发展,渐渐的人们才回过味道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神机镇的人马抵达苏州后,兵分两路,一路直奔三司和苏州府,将所有主官拿下并控制起来,等待后续。另一路则直奔苏州林氏,将所有人都控制起来,除了日常的采买,禁止出入。
这一下可把整个江南省的官员们给吓坏了,尤其是耍小聪明去了松江的江南巡抚,更是吓的浑身冷汗。
他是把人都拿下了,但随后一直在观望,想看看贾琏的后续,先拖几天再说。
没想到贾琏直接派神机镇的兵马去了苏州,给三司和苏州知府一锅端了。主官拿下听候调查,副手出面暂时主持政务,这个做法就很微妙。
于是苏州府下属的各衙门快速的行动了起来,衙役杀气腾腾的直奔吴兴沈氏等本地工商大户,二话不说把各路族长都抓回衙门里。
道理是不会跟你讲的,直接开一张极为严厉的罚单,现在是自救的关键时刻,谁跟你讲过往的交情呢?
苏州府这边动起来之后,江南巡抚一刻都不敢耽搁,立刻下了狠手。原本只是软禁并未下狱的知府和县令,立刻翻脸丢进狱中。随后自然是各路衙役出击,松江府本地的工商大户的负责人,全都抓进狱中,本地数得上的大户族长,一律捉拿下狱。
江南巡抚比较激进,要求本地工商大户交代清楚过去五年偷税漏税的情况,这个要求比较特别,就是给人先用刑再问话。
有了苏州和松江的惨状,其他各府纷纷庆幸不已,此前没有耍心机,认真的执行了上峰的指令。
这个时候有聪明人开始回过味道了,苏州这边的工商大户被折腾的不轻,苏州林氏的人却没有受到丝毫冲击,林山那个倒霉蛋除外。
衙役们倒是去了林氏,却被神机镇的士兵挡了驾。有事直接说,抓人就不要想了。
最后苏州林氏这边也补了一份一百万元的税,然后事情就此了结。
相比之下,吴氏、顾氏为首的本地等家族,前前后后被抓进狱中的头面人物,加起来五百多。
江南巡抚闻讯后在密室内破口大骂,骂的可难听了。
京城,江南税收案的最新消息传到林如海手里时,首辅大人看罢不禁微微一笑。传到黛玉手里时,二夫人忍不住吐槽:“老爷何苦?”
那些被称作“贾党”的人,纷纷露出会心的微笑。
其他派系的官员得知苏州详情后,纷纷怒骂贾琏无耻。
后续林氏也不是没有动作,族长林山一脉的人,全都被装上船,直接送往南洋,去给林山尽孝,这都是后话了。
总的来说,苏州林氏在这次风波之中,受到的损失不算太大。一开始补报了一百万元,贾琏这边驳回后,填了个二百万的数字。
这个数字怎么说呢,只能说不高不低。尤其是放在整个苏州府被罚补的总额三千万元面前,更是不太起眼。其中比较惨的沈氏和顾氏,每一家都被罚补了八百万元。不得不说,有点伤筋动骨的意思。但是这又怪的了谁呢?
松江府方面的罚金数额最终也达到了两千五百万元。
所有人都以为事情告一段落的时候,没想到还有后续。
钦差贾琏,在没有知会任何人的前提下,突然现身苏州,接管了三司和苏州府,那些原本以为能回家的狱中人,突然没了音信。
没有人知道贾琏为何突然到苏州,更不知道钦差大人的用意何在。
后续进展更加令人不安,驻扎浦口的神机镇,两标人马突然进驻松江府,向江南巡抚出示了钦差手令。
一直到贾琏以钦差的身份,宣布厘清苏州府和松江府过去五年的刑狱,并且派了大量人手清查各府各县的刑狱卷宗时,整个江南省乃至全国才明白,贾琏到底要干点啥。
昔日一些不那么美好的回忆,涌上心头。
无数的人暗暗骂自己,我真傻,居然忘记他是贾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