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过去,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没有火车,一个镇(师)想全须全尾的从京城到浦口,至少要一个月。
神机镇抵达浦口之后,立刻接管了当地防务,随即完成展开,通知地方,在此演戏一个月。并表示,演戏期间,地方不得干涉。
突如其来的大军进驻浦口,把地方官员给吓尿了,也没听说哪里造反了,如此的大动干戈。
事先接到一些消息的江南官员和缙绅们,则是被吓的最惨的。
有的消息是瞒不住的,尤其是贾政上奏弹劾江南商税的事情,根本就瞒不住。
随后内阁开会的结果,也已经传到了江南。谁能保证,神机镇不是冲着镇压江南来的?
贾琏的专列是最后抵达浦口的,随行的有神机镇统制张彪以及兵部右侍郎崔晗。
张彪并非贾琏的熟人,此人出身边军,曾入军校进修一年,去年被李元看中,出任神机镇统制。
此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其幼妹为李元新纳之妃。所以张彪算是新贵。
从此人身上可以看到李元在要害位置用人的标准,他并不喜欢用宗室,更愿意用外戚。
比如说九门镇守统制,就是如今皇后的弟弟王子文。这是一个没有任何从军经验的货。
好在李元不算过分,没有染指京营其他三个新军镇,否则岳齐和兵部血压失控是肯定的。
实际上整个运兵过程,张彪作为统制并没有发挥的余地,他就是坐在那里,等着副官不断的汇报,哪个部队干啥了。
所有事务都是参谋处在做,只是参谋处会及时报告而已。
这样的情况不是第一天了,从上任神机镇起,张彪就察觉到了这个现象,神机镇真正做主的人是参谋长。
而参谋长则是正经的皇家军校毕业,在神机镇内从队官做起,十年之后升任参谋长。
对了,同样是新军,京营其他三个镇不是这样的。唯有神机镇是最特殊的。
都说神机镇是贾琏一手打造的军队,张彪以前是不信的,真的上任之后也信了。
同为新军,神机镇就是有着不一样的气质,从上到下都很特殊的气质。
传统军官出身的张彪,哪哪都不适应,但是他比较聪明,没有张扬,一直在默默的观察和了解。
贾琏抵达浦口后,入住上次的庄园,也没有着急过江,而是休息了三日。
抵达浦口的第四天早晨,贾琏起来后,神机镇参谋长范平来汇报:“东海舰队六艘战舰奉命抵达江面。”
贾琏这才汇合张彪与兵部侍郎崔晗。
“二位,本官今日渡江,二位在此坐镇,回头铁路局总结此番长途运兵的得失。实在闲来无事,可以去军中走走看看。”
张彪和崔晗这才知道,贾琏非但调动了神机镇南下,还另外调动了驻扎松江的海军东海分舰队。
江对面的下关码头,等待在此的熊方心情糟糕至极,尤其是看着身后江南巡抚等官员,吓的面如土色,更加剧了糟糕的心情。
这帮王八蛋是怎么想的?江南地区的经济发达,这些年可以说飞速发展,商业税却几乎没变化。
别说五年前了,八年前就是这个水平了,贾政还算是客气的,没有往前追溯。
如果说没有啥变化就算了,偏偏这么些年,江南地区的各种企业新增很多,一些老企业也壮大了很多。
太远的不说,单单说金陵附近的各个私营铁厂,站在江边都能看见的高炉烟囱,真当别人是瞎子么?
国内三大钢铁产地,从北到南,顺天府,金陵府,广州府,真要论流向民间的产量,苏钢排第一的好吗。
还有布,昔日松江布质量居全国之首,如今大量使用蒸汽机,产品沿江而上,深入西南各地的同时,产品在南洋的新增销量惊人,实际上松江布的总产量和销量比以前高了很多。至于对内陆的民间纺织的影响,那就不是江南资本考虑的问题了。
南洋为何成为了松江布的新增销量市场呢?原因很简单,松江布的手工纺织质量好,南洋各地移民认这个牌子。最主要的,南洋移民有钱,消费的起也愿意消费。这才带飞了松江手工布的销量,大大低效了北上市场以及东洋市场的丢失。
所以说,江南整个布产业并没有因为北方工业化布造成的冲击带来太大的影响,灵活的江南商人,用高质量的手工纺织布开拓了南洋市场,同时还用蒸汽机织布进军西南。
这么说吧,江南各行各业因为新增的南洋市场,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
问题是钱挣了,你把税交一下啊。
实际情况则是相反的,江南商人对于缴税这个事情呢,素来是能逃则逃,逃不掉的也要想法子少缴税。
也不能说就江南商人这个样子,天下的商人都一个鸟样,无非是江南地方官员收税不积极。
这种事情如果朝廷不计较,倒也无所谓。
问题是有人把事情捅出来了,并且引起了新君的重视,事情的性质就发生变化了。
现在一切都晚了,熊方作为两江总督,肯定要被连带处置,这位置还能不能继续坐,还要想法子去京城使劲了。
看着身边的其他官员,熊方心里一阵犯恶心,想吐又吐不出来,只能默默的忍着。
“米大人,你这是怎么了?”
突然有人一嗓子,正在看着江面上战舰转身,打开炮口的的熊方,被惊的回头看去。
原来是一个官员晕过去了,看他身下,一摊水,这是被吓的失禁了。
现场官员乱做一团,江南巡抚都要人扶着才能站住了。
熊方默默回头,继续看着江面,一艘大船在六艘战舰的护送之下,缓缓靠岸。
再看船上大旗,一个“贾”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