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会试主考
徐州的李冬接到任命时还以为看错了,如今这太平盛世,越级提拔是很难的事情,直接从知府干到巡抚,这是跳级了。
不了解情况的李冬,火速派亲信随从进京,当面问一下贾琏到底是啥情况,不然心里不安啊。
不安归不安,李冬还是收拾行李准备上任去了,至于继任者的事情,不归他操心。
这个事情给整个江北省官僚体系带来了八级地震级别的震撼。文官体系中,这些年上一个能跳级的官员,还是贾琏。
朝中有人好做官,这句话再次被无数官员提起。
登州的林平,接到任命后倒是非常淡定,在登州这些年,脚踏实地的安心打拼,不就是等这么一天么?
大概只有内阁心里很清楚,这不仅仅是皇帝个人小小的一次“任性”。
实际上贾琏才是最惊讶的那个,想当初自己也是一步一个脚印上来的,你们居然越级了。
看来自己对李元这个皇帝的了解还不全面啊!
你说李元着急把持权柄吧,他还知道试探一下。这个时间点选的很巧妙,有看这个先例之后,李元想要提拔年轻官员,来自内阁的阻力会小很多。这样也好,朝廷官僚体系论资排辈,不看能力看资历的毛病一直存在,今后不说完全改变,至少允许出现特例了。
这么一看吧,李元这皇帝做的还挺不错的。
新君威望不足,面对先帝留下的辅政老臣,如何一点一点的建立威信,拿回君权,这都是很需要谋略的事情。
李元时机把握的很巧妙,利用内阁任期将至的机会,狠狠的任性了一把。
内阁不愿意在这个节骨眼上让皇帝难堪,所以捏着鼻子忍了下来。
只能说,李元这些年的起起落落,那真不是白挨的。
小年这天祭祖,代表贾家的人是贾蓉,即便是贾赦和贾政都没去争这个主持的位子。
谁都知道贾蓉有贾琏坚定的支持,谁都知道,没有贾琏,贾家一定会像其他诸多勋贵家庭那样败落了。
除夕夜贾琏早早睡下,早早起来,卯时来到宫门之外,排队等候入内。
正月初一的朝会,李元非常的重视,群臣都要上贺表,贾琏也上了一份。
内阁诸公在殿内排列在前,贾琏在第二排,不再是喽啰一般。
大朝会后李元赐宴,贾琏坐在位子上打瞌睡,凌晨起来,站在前面不好睡觉,现在面对一桌子冷菜,真是毫无胃口。
臣子们都没动筷子,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一样的,打包带回家热一热再吃。
这一天有个例外,就是宫里的餐具可以带回家,作为收藏。对于官阶较低的官员而言,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福利。
李元和内阁群臣倒是能吃上热的,不过这顿宴席也不是为了吃饭,而是君臣之间的交流。
林如海等人菜没吃几口,酒也没喝多少,对皇帝的喜庆话倒是没少说。
初一这天没啥好说的,倒是初二,黛玉回门时,贾琏跟着去了。王熙凤倒是想回门,奈何京城王家没长辈了。
下面的姨娘丫鬟,贾琏也允许回门了,其中最开心的就是袭人了,两个小丫鬟,一辆装满大包小包的推车跟着。
回到家中,父母欢喜不已,哥嫂也都热情招呼。说起来家的境况可谓大好,小弟能进工程学院读书了,哥哥在衙门里也寻了个差事。
这一切,全靠袭人在琏二爷跟前有面子才能得到。
一家人给的情绪价值拉满,袭人开心了一天才返回。
相比之下,黛玉回娘家,就算有贾琏陪着,气氛也不太对劲。
林如海看这个女婿,真是越看越不顺眼。
在堂前落座喝茶说话时,语气也不是那么客气。
“你想要做什么,耐心等几年,入阁做了首辅不成么?这几年低调一点,吃点亏又如何?”
老丈人说话不客气,贾琏自然也不客气:“先帝支持下,我才能打下的基础,通过工商业的发展,大大的缓解国家财政的困难。泰山大人身为首辅,为何不多想一想国家的未来呢?总想着拿女婿的创造的事业去讨好别人,就为了顺利的继任首辅么?还是说,就为了苏州林家那些蠹虫们说泰山大人几句好话?您如果忘记了当初在扬州他们是怎么做的,小婿可以辛苦一点,提醒您几句,免得您忘记了,谁才是自己人。”
贾琏一通反诘,林如海听了脸色涨红,气的手指哆嗦道:“一派胡言,我是为了你好。这天下是谁的,你不知道么?还是说在我这装糊涂?”
贾琏听了呵呵冷笑道:“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泰山大人不就是这个意思么?可惜,在我心里,缙绅代表不了天下人,他们不过是吸附在天下人身上吸血的蚂蟥。”
看着贾琏的冷脸上淡定的眼神,林如海瞬间收起怒色,淡淡道:“你不在意身后名,还不在意身后事?”
贾琏哼哼两声:“泰山大人就不要为我操心了,待我宰执天下时,该担心是他们。尤其是林家,一群蠢货,自以为是。”
如此评价,林如海却没有生气,反而认真的点点头:“没错,林家那群蠢货,确实欠收拾了。回头我就收拾他们,无需你动手。”
贾琏道:“如此最好!”
翁婿二人短暂的交锋之后,一切都像没发生的一样。
屋内贾敏对着黛玉,很是忧心道:“外面不会打起来吧?”
黛玉却道:“父亲变了!瞻前顾后的,这首辅不当也罢。”
贾敏抬手摸了摸黛玉的脸道:“你弟弟读书看来是不成了,以后还要靠琏儿拉扯。”
两人牛头不对马嘴的一顿聊,最终贾敏叹息道:“你父亲心里清楚斗不过你夫婿的!一直不肯认输罢了!”
黛玉点点头:“父亲是文官,失去皇帝的支持,很难有所作为。琏哥虽然也有私心,但国在前,家在后。今上与琏哥在南洋也算是共过患难的!听琏哥说过,陛下心里大概也是忌惮他的,只是藏的很深罢了。毕竟当年在南洋时,今上亲眼目睹了南洋新军的战斗力。今上在南洋数年,心里也很清楚,南洋那个地方谁话说算数。琏哥的意思,最差的结果,不过是贾氏封南洋。”
贾敏听到这里便冷笑了几声:“你父亲果然不如琏儿,而且差了很多。他竟然还指望林家那群废物,真是笑死个人了。”
正月里都是过年,牛马们初八去衙门照个面,继续过年。上元节后,年味渐渐的淡了,一直到月底才渐渐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