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查有人故意制造乱民的事情?”
眉头一跳,朱由校的眼神瞬间犀利了起来。
南直隶的事情本就蹊跷,他早就怀疑有人在暗中使坏,不会是这丁修查到了徐家的头上吧。
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后,朱由校伸手将桌面上的奏章都给推到了地上。
“谁能给朕解释一下,这些人,是怎么知道锦衣卫在南京查抄了徐家的。”
重新看着朝臣,朱由校却是换了一个话题。
“他们又是怎么知道,锦衣卫纵火烧了徐家祠堂的?”
“臣昨日审讯这徐文时,是在刑部大堂上审讯的。”
听到皇帝的话,刑部尚书李征仪又开口道。
“臣觉得,可能是刑部的衙役没有管住嘴,将事情给说了出去。”
“保密,保密,朕是不是说过,我大明的官员要有点儿保密意识。”
听到李征仪的话,朱由校没好气的开口训斥道。
“嘴比裤腰带都松,你回去看着处理,处理不了让锦衣卫的人去。”
“臣谢陛下恕臣失职之罪。”
听到皇帝的话,李征仪当即就伏身下拜,开口道。
“老狐狸。”
看着李征仪的动作,毕自严心中道了一句。
从逻辑上讲,消息只能是从刑部泄露出去的。
但是个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写这些奏章的人,恐怕在刑部审徐文的时候,就已经在写奏章了,又不是刑部泄露出去的。
不管是皇帝还是李征仪,都明显是知道这件事情,所以轻轻的揭了过去。
“启奏陛下。”
看着皇帝,毕自严开口道。
“如今,街面上已经传开了朝廷查抄徐阶府邸的消息,但朝廷还未收到奏报,臣以为此事蹊跷,当令宣政司、锦衣卫严格探查,看看是否有奸人作祟,意图混水摸鱼。”
“准了。”
看了一眼毕自严的脸色,又看了看他身后一众官员事不关己的样子,朱由校点了点头,同意了毕自严的提议。
见到今日来此的目的已经达到,毕自严带着众臣再次行礼后,转身离开了大堂。
“皇爷,戚金将军来了。”
当众人离开后,就有小太监来到了朱由校的身边,小声的禀报道。
“宣。”
稍微一思索,朱由校就明白了戚金的来意,当即挥了挥手。
“你去一趟兵部和礼部,问一问他们,戚金率军克服大宁的军功,到底什么时候能够核查完毕,给朕一个答复。”
“奴婢遵旨。”
奇怪的看了一眼皇帝,刘时敏有些疑惑。
刚才兵部尚书黄克瓒就在这里,皇帝怎么不询问。
而且,只是核查军功,关礼部什么事情?
看了眼已经被人带进来的戚金,刘时敏心中突然恍然。
封爵,需要礼部来操作。
同戚金擦肩而过,刘时敏连忙派人去追已经离开的朝臣。
“臣戚金恭请圣安。”
一身整洁的朝服在身,虽然已经六十八岁高龄,但戚金却是给人一种老当益壮的既视感。
出于历史上浑河血战的尊敬,也出于对大明皇帝对戚继光的愧疚,朱由校上前扶起了戚金。
“老将军撤回京城不久,应当在家中好好休息啊。”
“臣愧不敢当。”
闻言,戚金连忙拱手又对皇帝行了一礼,不敢托大。
因为戚继光的遭遇,戚金的谦卑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真要说起来,朕是亳州人,将军是定远人,都是出自凤阳人,你我可是同乡啊。”
松开扶着戚金的手,示意对方跟着往园而去,朱由校笑着道。
戚继光、戚金那是什么,那是大明老日月旗人,当年跟着朱元璋打天下那一批人的后裔。
别看老朱将淮西勋贵给霍霍了个差不多,但对于家乡的子弟兵那可真的是够意思。
“臣有负陛下信任。”
听到皇帝表示和自己的是同乡的鬼话,戚金心中浮现出一丝暖意。
“臣的弟子在南京烧人祠堂,导致京中四处都是流言蜚语,臣惭愧。”
“丁修的事儿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个中缘由,现在还不急着下定论。”
听到这话,朱由校就明白了戚金的来意,摆了摆手,示意对方安心。
“戚将军是个带兵打仗的人,对于朝堂上的事情看的不是很清楚,南边的事情很复杂,牵扯的太多了。”
“而且丁修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就算是他做下的,朕也相信他有他的理由。”
“臣谢陛下信重。”
心中松了口气,戚金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放松。
“大宁卫收回来了,朕一直都没有给将军封赏,将军不会怪朕吧。”
走到池水边的椅子上坐下,示意戚金也落座,朱由校看着对方问到。
“昔年,叔父曾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只有半个屁股落座,戚金开口到。
“臣无叔父之能,但也不敢辱叔父声名,为国尽忠乃臣分内之事,不敢希求封赏。”
“赏恩罚过,乃君之职责,朕若是赏罚不明,军中的将士们就该对朕有怨言了。”
笑着摇了摇头,朱由校看着戚金解释道。
“自朕登基之后,便已经为张太岳平反,复官复荫,戚少保于我大明有定鼎之功,朕也理当封赏。”
“然而,我大明兴文抑武多年,将领地位低下,若是朕贸然给戚少保加赠,那就成了捧杀。”
“现在将军有了克复大宁之功,朕借给将军酬功封赏之际,也就有了给戚少保追赠国公的契机。”
“臣,臣。”
听到皇帝的话,戚金当即就坐不住了,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臣,替叔父谢陛下隆恩!”
头磕在地上,戚金的虎目中泪水流出,昔年对戚继光遭遇的愤懑,这一刻终于是释放了出来。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伸手替戚金理了理官戴,朱由校口中喃喃的从石凳上站了起来。
当年的戚继光,平倭寇,御蒙古,辅助张居正镇守天下。
在张居正被清算后,万历出于对张居正的厌恶,将自称为张居正“门下走狗”的戚继光也给打发到了广东,最终一代名将在贫困交加中抑郁而终。
这一刻,朱由校终于是能够弥补前世的一个遗憾,给戚继光,给无数大明英勇的将士们一个交代。
看着在自己身前大哭的戚金,张宇只感觉自己的鼻子有些酸。
这才是大明真正的脊梁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