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稳了吗,王院士?”
王知礼坐在副驾后的位置,扣上安全带,道:“可以了,走吧!”
车子穿梭小道间,不一会就驶入大道,匯合车流前行。
车內无人说话,唯有车轮碾过沥青路面的声响迴荡。
“小傢伙,你是老沈的外甥,怎么不提前告诉我?”王知礼突然开口道。
陆悠稳稳把持著方向盘,轻笑道:“您也没问啊!”
“我不问你就不说了?”
“你不问我怎么说?”
两人会心一笑,沉闷生疏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轻鬆愉悦。
“你新论文进度如何,有遇到困难吗?”王知礼和善道。
“还行,稳步推进中,暂时没困难。”困难其实也有,不过陆悠奉行自力更生原则,能自行解决的问题绝不麻烦別人。
“有困难找肖量,他搞不定的来找我,我要是不在,就串其他院士、教授的门,向他们请教。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搞学术的就得脸皮厚,多集思广益,有时你想了很久都没解决的难题,给到別人,说不定一眼就看穿。”王知礼语重心长道。
“我晓得,王院士。”
陆悠也是过来人,哪会不懂王知礼说的道理,只是他目前的工作,是搬运上辈子自身和前人的科研成果,用不著別人帮忙。
至於搞搬运而不是创新,不是陆悠不想,而是不搬过来,他就没法创新。
科研好比建楼房,一层接一层的往上堆迭,前一层没搭好,后一层就起不来。
王知礼读不了陆悠的心,自然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只当他年轻气盛,等撞了南墙就会回头了。
“你有考虑过找谁当博导吗?”
就陆悠展现的天赋和能力,除了直博,王知礼不认为他会有第二个选项。
“王院士,我才大一你就让我想博导的事,是不是太早了?”
“早?”王知礼不高兴的哼了一声,“晚了!就你现在的水平和年龄,博士在读才是合理的!真搞不懂你以前在干嘛,非要混满三年高中才来上大学。”
“我只是按规矩老实读完三年高中,这也叫混吗?”
“有上进的能力不上进,不是混是啥?”
陆悠一阵心虚,全给王知礼说对了。
“先前吃饭的时候,您不是说,如果能重来,一定要读完三年高中,好好体验青春再上大学的吗?”
“那能一样吗?人马云说自己不爱钱,前提真的很有钱,我不急著追求学业,是因为已经学有所成了,懂不懂?”
那我也学有所成了啊!
可惜,陆悠只能心里。
见陆悠不吭声,王知礼以为他听进了自己的话,一转凶狠的语气,道:“还好,现在追赶也来得及。你自个抓紧点,我再推你一把,大二上研究生的课,大三提前毕业转直博,以你的能力,两年內拿到毕业证书不成问题。”
依照王知礼的说法,陆悠计算得出,自己博士毕业时,应该是23岁。
23,博士,看起来很恐怖,可放在群星闪耀的数学领域,不过尔尔。
“这……不太合规矩吧?”
“多大点事!”王知礼靠著椅背,不咸不淡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符合你的规矩,那就加进去唄!”
好狂!
只是,一想到王知礼的身份和地位,陆悠又感觉很合理。
都当上院士了,再没有制定规矩的能力,就说不过去了。
“会不会给您添麻烦?”
“不麻烦!”王知礼咧嘴一笑,像头老谋深算的老狐狸,“只要你找我当你的博导,你天天旷课都无所谓!”
好傢伙!
难怪说这么多话,还画大饼,原来在这等著!
“您不是金盆洗手,退隱江湖,不再招学生了吗?”
陆悠事先了解过王知礼的履歷,他虽在首都大学任职,但更多是充当院校门面和领导科研团队,很久不从事教职工作。
上一次招学生,还是在五年前。
“谁说我不招学生的,我只是没招,不是不招。”王知礼严肃纠正道。
“没招和不招,有区別?”陆悠不解道。
“没招,是主观的,我没想招学生,而不招,是客观的,有外在因素制约我不能招学生。”
行吧,解释权归个人所有。
陆悠打转方向盘,让车子拐了个弯。
“我要是找您当我博导,那肖教授怎么办?”
王知礼眉心微蹙,问道:“你和肖量约好了?”
“那倒没有。”
即使没有约好,陆悠也觉得,肖量是他博导的第一选项。
原因很简单,肖量是陆悠认识一眾教授中最熟的,且研究方向一致。
“没约好那说啥?”王知礼眉头舒展,“你就找我当你博导,保你津贴、论文、项目一样不落,毕业即就业。”
王知礼画的大饼很诱人,只是,陆悠都不大在意。
王知礼给的保证,陆悠靠自己也能拿到。
“那肖教授那边……”
“他有意见,你让他来找我,我亲自和他谈。”
陆悠不再多言。
师父和弟子抢学生,也是没谁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