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隆万盛世 > 第1375章 1465镇压四方

第1375章 1465镇压四方

“来人,准备凤撵,去慈寧宫。”

李彩凤吩咐一声,马上又对冯保说道:“你派人马上去乾清宫请陛下过去,此事我们得好好商议一番。

还有,昨晚说的那些话,你再好好回忆下,务必不能有遗漏。”

显然,这是叫冯保过去,把昨晚的事儿再好好说一遍。

很快,大明朝宫里三位主事人在慈寧宫聚齐,陈太后还有些纳闷,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儿。

直到冯保把昨日情况一说,特別是內阁谋划大改朝廷税制的想法一五一十说完,陈太后和小皇帝都沉默下来了。

陈太后虽然是做过皇后的人,但和大部分皇后出身不同。

她当初选秀入宫,本就是为裕王、景王选王妃的。

只是当初嘉靖皇帝选择了孝懿庄皇后李氏为正妃,而她是侧妃,根本原因就是出身不同。

李氏来自民间,父亲只是当地士绅,而陈氏父亲是锦衣卫副千户,有点官场背景。

在平时,陈氏地位肯定是比李氏高出许多的,但在王妃的选择上,自然就恰恰相反。

明朝一直杜绝外戚坐大,打压外戚势力,所以李氏成为正妃,而她只能是侧妃。

但毕竟出自官宦之家,见识多了不少,就更別说一直被张居正、魏广德教导的小皇帝朱翊钧。

他们在听完冯保匯报后,都敏锐的捕捉到此法推行阻力不小,因为士绅豪族会是这场变法的牺牲品。

他们会付出更多的利益,显然此法一旦颁行,怕是天下都会为此稍微动盪。

此时,陈太后开口不断询问细节,而小皇帝一直皱眉不语。

直到说到对士绅的补偿时,自己紧皱的眉头才略微舒展。

土地是这些士绅家族的底蕴,但他们对於赚钱还是更加热衷。

以船引为饵,或许真能让这些地方豪族把財富积累的方式从掠夺土地这种收效慢的办法转到开工坊,经商上面去。

这些年大明的工商业发展很快,特別是勛贵一系,因为加入魏广德创建的草原商会,大量採购羊毛开展羊毛纺织,所製成產品不仅用於製作羊毛地毯,许多富贵人家也採购细软的毛纺织品製作衣服。

甚至在最近军方的採购上,除了士卒依旧採购甲外,还给百户以上军官採购了用毛纺织品製作的官服。

好吧,其实京官们从去年开始就已经用羊毛织品製作官服,这样的衣服罩在外面更加暖和,內廷的大太监也是如此。

只是后宫里还没有大肆採购,主要也是因为毛纺织品比长厚实,不好加工成做工精湛的袍服,而皇室穿著都是有讲究的,暂时还没有换用材料。

但是草原商会的地毯等物品早就已经採购进宫里,冬季门帘也从过去的布变成了毛纺。

“若是真按內阁想法倒还好,可若是.”

陈太后还是没有继续往下说,虽然她已经有些意动,但更关注的还是江山的稳固。

“娘娘,要不请阁老过来,当面解释。

魏阁老这些年一直负责兵部,想来既然提出此变法,对娘娘担心的地方不稳肯已经有了对策。”

冯保適时提出请內阁阁臣过来,有什么问题可以当面说清楚。

其实对於镇压地方不满,昨晚冯保还真没想到,只是听到魏广德说可以让他们发展工商业他就觉得可行。

毕竟,现在的冯保经过在缅甸的矿產业赚了不少银子,知道做生意是很来钱,比买上几千几万亩田地来钱快多了。

以前只以为海商、盐商有钱,可真没想到开矿其实也很赚钱,由此延伸冯保认为做什么生意都应该很赚钱。

还有工部,近些年也是钱多的很,靠的就是南边几个船厂,不仅承接兵部订单,还有漕运和民船订单,那就赚得盆满钵满。

以前不觉得,现在冯保反正是觉得做生意比买田地强。

田地,有个几千亩就够一家人嚼用了,再多无益,还不如给家里留几张船引实在,就和那盐商分配的区域一样。

有盐引和售盐区域,就可以保证家族长盛不衰。

而海商则要的就是船引,有船和航线,就能让家族衣食无忧。

不多时,內阁四位阁臣都到了。

路上,魏广德已经把情况和张四维、申时行说过,两人都没什么话好说。

虽然之前商议过,但首辅和次辅已经把事儿捅到宫里,难免让他们觉得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

有了完善的章程再说多好,现在就一些条款,都没完善。

不过他们却忘记了,真要是在背后把所有考虑都完善好才上报,小皇帝心里又会怎么想。

或许,前些年的日子太安逸,让他们忘记了上位坐著那个终究是皇帝,不能继续当做小孩子哄了。

魏广德还记得,所以有时候似乎就太操切,什么都没定下来,就急吼吼报给了宫里。

这些,也是昨晚回府后张居正才意识到的。

以前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还行,可时间越久,小皇帝年岁越大,这样的做法就越要不得。

不能习惯成自然,那是取死之道。

张居正在魏广德不经意间小动作的提醒下,顿悟了。

等他们进入慈寧宫,把写好的章程递上。

其实上面说的东西,冯保先前都差不多说过了。

相互之间关联,想遗漏也不可能,也就漏掉少许不太重要的事项。

“四位阁老,此事哀家已经想过,若真能如你们意,大家都开工坊做生意,自然是好的。

可若他们不愿意呢,你们可考虑过后果。”

陈太后开口说道。

她口中的“他们”,自然是各地的士绅豪族。

虽然古代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也是传统认识。

自从北宋赵匡胤提出“国家设科取士,本欲求贤以共治天下“的主张,宋朝推行文治政策,士大夫群体在施政中体现出民本思想和家国情怀,对改善政治、安定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別是在文彦博对宋神宗说出“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话后,现实就很清晰了,皇家也需要士大夫帮忙维持地方稳定。

要天下太平,少不得士绅出力,这就是皇室的顾虑。

“北方有马芳、戚继光率领的边军,东南有俞大猷,西南有李成梁,任何一方敢有动作,朝廷必將雷霆灭杀。

更何况,这些年朝廷开海禁,海贸的利益都是看得见的,朝廷在这方面给出补偿,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担心天下大乱,这时候也就魏广德出来说话比较合適。

而此时大明这些名將的布置,也正好呼应四方。

马芳想今年退休的打算,终究还是被否了,得看明年的情况才能定下来。(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谁还不是个冠军了[电竞] 乖点,不咬你 星谍世家 捉妖小仵作 凤凰于飞:公主不远嫁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被格林德沃看中的我去了霍格沃茨 都市逍遥狂兵 弥罗青卷 全球进入数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