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人对着儿子,眼里都是骄傲。他在翰林院何尝不是如此。出去四年,回来什么都不一样了。都需要适应。
姜常喜更是如此,孩子们遇到的事情,同他们遇到的事情,不过是缩小版罢了。
姜常喜拉着圆圆姜姜,那真是一颗慈母心:“是不是委屈了。”
圆圆昂着下巴颏子:“不委屈,娘,我们郎君总是要面对风雨的,这点小事,儿子能处理,不告诉您,是看您忙,想着事情都解决了再同您说。”
姜姜挑眉:“我怕过什么?”
跟着圆圆就说到:“祖母那边您也别放在心上,我们同祖母处的不错,有小叔叔在中间缓和,祖母虽然更偏心小叔叔一些,不过终归是心疼孙子孙女的。我们心里有数。”
姜姜:“小叔叔也是个心里明白的,能处,我们不会委屈自己,这个爹娘可以放心。”
太成熟了,这都不该出自圆圆这个年纪的嘴。他们家姜姜那身御姐风范呀。姜常喜那真是骄傲了。
姜常喜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教育的太成功了,她真没有想过,儿子竟然是这样的。
姜姜:“娘,你放心,我们心里有数的,这里是京城,比咱们有本事的人多,比咱们有权势的人更多。我们在边郡的时候能同边郡街头巷尾的小娃娃们玩,同小娃娃们摔跤,这里我们不能随便摔跤的。”
对,在这里,即便是打架,那都要挑对了人的。人家小姐俩,心里老有数的,打的都是能打的。
等周大人回府,姜常喜询问同先生沟通的如何,周大人才想起来今儿请假去做什么的:“先生说了,咱们圆圆,风范,风采都有乃父之风,性情更是不错。”
先生:“我知道周大人忙,平日小郎君的事情,不是叔叔就是舅舅处理的,我们觉得还成。想来今日也不需要说小郎君的事情,这样,周大人既然来了,就讲几堂课吧。”
先生笑眯眯的:“那不能,周大人尽管放心,周大人的学识咱们都是认可的。”
人家先生就又开口了:“周大人兄弟情深,一双儿女的管教都能够托付给兄弟。”
周澜笑的有些牵强,这事做的,没法分辩,孩子们坑爹呀。
周大人也不能说,下官母亲来的特别勤快。你们要通知到位的话,见面还是很方便的。
先生们背后都在嘀咕,人家边郡的学政当真不是虚言,这位周大人护犊子。在孩子身上,不太讲道理。
不过超出想象的是,周大人的一双儿女在学院里面原来也可以这么出彩。尤其是对于这双儿女,在边郡时候的表现,是非,学院里面的先生那都是多少知道一些的,周大人,周夫人护犊子的传说人家也有数。
周大人:“小郎肯定不成,可常乐那不是在呢吗。没有问题的。先生们说了,可以这样处理,夫人尽管放心。”
圆圆这里面处处都是心计,说他有本事,人家单人不出战,说他没本事,对面一群没胜利。说出去,还能弄个胜负难分,可以说是,给双方留足了面子的。
先生那边都略有骄傲:“仔细想一想,很有些意思。不知道的以为有高人指点呢。”难怪周大人被人找到府上指着鼻子骂,一点不冤枉。
先生们:“只是李小郎君的年岁是不是稍微小了一点点,周大人,这事是不是可以再慎重一些。”
姜常喜心说,这都是什么呀:“你就去了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