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露上师感动地眼眶泛红,似真似假地泣声道:“门主的大恩大德,方晓露没齿难忘!”
含袖摇头道:“不知。”
人间第二境,归真聚元之境,又唤作半化形之境、化形之境,但凡世间有灵之物,修至此境,便可勾连地脉灵气重凝三大窍穴,以化得真形。
人间第四境,神宫宿灵之境,又唤作真宫宿灵之境,神宫神海修至极时,真灵与神魂便会有所感应,投影于神宫深处,显现神魂虚影,故而谓之神宫宿灵。
那甲兵笑道:“就在刚才,门主已经敕封你为镇邪门第四位上师,现在镇邪门之中已经是上下震动,无一例外。”
晓露上师心有戚戚,道:“门主若不是为我镇邪门辛苦操劳近百年,耽搁了许多时间,如今只怕早就已经破境归真,与应霞城流光上真一般敕入上真之列了。”
镇邪门主的目光重新落在含袖脸上,道:“不过镇岭、搬山二位上师却未必会服你,自今日起,这娃娃便随我修行,待其真正踏入虚火之境,我便将他重新交予你,从此安心前往应霞城流光上真之处了。”
数息之后,一道有些疲惫的中年男声传了下来:“上来罢。”
待晓露上师离开此处,安静的阁楼之中已是只余了镇邪门主与含袖两人。
含袖的目光从书籍上移了开来,落在了甲兵脸上。
此言落罢,他便在袍袖之中取出两卷书籍,放在了含袖身前的石台之上。
“只不过即便是简化无数倍的心决,也不是寻常之人所能修习,其中那些有资格修习简易心决的凡人,便称为虚火之境,唤作上师,协助我等镇压城外的妖魔。”
“你急什么,”镇邪门主呵斥一声,起身走到含袖身旁,把手掌贴在了含袖额头上,“其浑身上下分明没有半点灵气存在,可三大窍穴却是晦暗无光,如同无底深渊一般,仅此一点,便足以称得上是天生虚火之人。”
镇邪门主目光渊深,道:“对于凡人而言,燃起心火实在是太过困难,故而昭阳山城的诸多上真便想了一些办法,最终创立了许多简易心决,能够让凡俗之人也可以初步驾驭灵气。”
人间第三境,神海蕴灵之境,又唤作聚灵凝真之境,生灵一旦将玄气蕴养至极限,便可开辟神海,初见神宫雏形,自此之后玄气化海,自成循环。
不知不觉间,那镇邪门主已是离开了此处,偌大的阁楼之中只余了含袖一人,已是静谧至了极点。
含袖低声诵读这卷书籍的序言,心神深处竟是隐约涌起无法形容的熟悉之感。
闻听此言,晓露上师面色微变,道:“但我的那只惧鬼正是被他生生碾灭,凡俗之人绝无可能做到此事。”
继续翻开书页,这书籍的第一卷之中,便大致阐述了心火溯玄之境的奥妙。
含袖跟在晓露上师身后,进入大门,接连走过数间守卫森严的殿阁,最终停在了一道木质阶梯之前。
“小上师,膳食已经备好,随时都可以用膳。”
晓露上师笑道:“毕竟是天生虚火之人,岂是泛泛?”
正说话之间,方才前去报信的甲兵快步走下阁楼,走到徐统领身前,看了一眼晓露上师,恭敬道:“禀报晓露上师,门主有请。”
镇邪门主枯槁的面色散发出些许亮光,道:“昭阳山脉之中存在着一只强大无比的妖王,它麾下有着数不清的妖魔鬼怪,占据了昭阳山城四周的绝大多数地方。我镇邪门乃是应霞城四大门派之一,存在的意义正是守护应霞城,斩杀那些城池周边的妖魔鬼怪,护佑一方平安。”
这间殿阁极是朴素,左侧香炉之中有着三根燃香,右侧则摆放着一个平平无奇的蒲团。
“多说无益,莫要再提了,”镇邪门主苦笑一声,目光望向了晓露上师身边的含袖,“你带来的这个娃娃,倒是生的好一幅骨相。”
“方晓露见过门主!”晓露上师行了个礼,随后便望向镇邪门主,面色极是关切,“门主,观你气色如此之差,难道还是无法突破么?”
“斩妖除魔么……”
镇邪门统摄着应霞城两成半的疆域,划城而治,其中的油水之巨根本不可想象。
可那《人间四境》却是轻薄无比,只有寥寥数页而已。
此上四境,便是人间四境。”
晓露上师连连应是,行过礼后,便喜不自胜地离开了阁楼。
含袖仿佛对那些篆字熟悉无比,捧着书籍读的如痴如醉,直至天色昏暗无比,两个甲兵进入殿阁之内上灯添火,含袖这才堪堪回过了神来。
轻轻翻开那本《人间四境》,含袖的手指不禁有些颤抖。
含袖略一沉默,道:“我唤作含袖,来自昭阳山脉深处的刘家村,这次前来昭阳山城,则是因为叔叔成了应霞城的‘苗子’。”
镇邪门主微微叹了口气,道:“凭我自己的天资,很难在修行路上再进一步,如今只有前往流光上真之处,才有机会窥见归真聚元之奥妙。”
镇邪门主目运灵气,细细地打量了含袖一番,摇头道:“可是我却并未察觉到其血脉有任何异常之处。”
此言落罢,两个甲兵便转身离开了此处。
灯火通明的殿阁之中,含袖遥遥望了一眼窗外的深沉夜色,重新捧起石台上的书籍,心无旁骛地诵读起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