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
武怀玉带着阿桑娘俩稍做休息,他没进灞桥驿,驿馆外路两旁也有不少店铺,找了家看着不错的饭馆进去。
屋外银装素裹,寒冷冻人。
一进屋,热气扑面而来。
“客店,打尖还是住店?”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小二笑脸相迎,浓浓的关中口音让武怀玉倍感亲切。
“有什么吃的?”
小二虽年少,但也是在店里学徒几年的,早一眼看出这行人不简单。这年轻郎君气质不俗,还穿着貂裘锦衣,旁边年轻女子带的孩子,也是貂皮大氅。还带着不少随从,男的年轻精悍,女的也都衣着不凡,
出门在外,怀玉也没太多讲究,自己一家三口一桌,石头跟其它随从的一桌。
“这店里不是有饭菜吗?”
武怀玉也没揭穿这小二,这羊肉银州来的不假,但还是能吃的出,这不是现宰活羊,明明是冬季后,银州那边宰的羊,然后冻了运入长安洛阳等地。
大唐人以羊肉为美,
“可我怎么听说,这次樊大将军能够立此大功,还是武公之前力保樊大将军担任的大总管?而且败吐蕃之策,也是武公早就拟好的锦囊妙计提前送给樊大将军的。”
现在这羊汤一喝,更加有那感觉了。
“你们听说没,王师凯旋,皇太子殿下奉旨亲至渭桥迎接,樊大将军与皇太子殿下同穿金甲,一同乘坐兵车回长安,
但凭着这些手段,唐家商号也确实赚了许多钱。
尤其是两京之地,羊肉消耗量又大,到了冬季,平民百姓都要吃几回羊肉。
“那有劳给我们荤素搭配弄几个菜来,再来些蒸饼,或是下锅汤饼也行。”
长安文官武将,沿途相迎。
“你怎么知道?”有人不服。
把吐蕃大军挡在甘松岭下,硬拖了他们大半年,然后在冬天对吐蕃人发起了致命反击,一战功成。
据说唐家商号吃相比较难看,他们从中原贩去各种货物到突厥部落,但不卖钱,甚至也不换牛牛羊驼皮毛,他们交易的手段很特别。
“是啊,樊大将军可是秦王府猛将,当年跟秦叔宝一同封上柱国、国公的,比尉迟敬德还早了五年呢。”
“我实话跟你说吧,当初樊大将军出京赴任利州都督之时,武公在渭桥送别,我当时恰好也在那,我记得那一天就是去年此时,也是大雪飘风天寒地冻,樊大将军临危受命,在年前离京驰赴边关,
武公在渭桥相送,临别还做了首诗,然后掏出一个锦囊送给樊大将军,我亲眼所见。”
不过部落普通牧民日子,倒未必比以前更好,现在他们只能安心做牧民,也不需要跨马提刀去打仗抢劫了,可首领头人们也学着中原大唐向他们征税派役,他们的负担也重,那些中原来的女干商还总是用放贷等手段坑害他们,
“樊大将军还真是了得啊,不愧是战神武公的丈人,相持半年,让那年轻的小吐蕃王得意了许久,
樊兴牛进达他们执行的非常到位,赢的也毫不拖泥带水。
热乎的手抓羊肉,肉很肥美,
贩活羊,贩冻羊肉这生意,武家也一直都有在做,规模还做的不小,想当初梁师都还在朔方称王的时候,突厥人跟大唐关系很坏,那时候北方虽也有边市,但开关不定,
北羊南输也不成规模。
“让小二给外面兄弟们每人送碗热乎的羊汤,再每人四个热的胡麻煎饼,不够再添。”
而河套那边的羊肉,品质也非常好。
这饭店服务还不错,人手较多,很快就给上了饭菜。
武怀玉()
笑了笑,没去听小二怎么夸赞店里羊肉的好,什么银州一路运来的活羊。
如今也有些牧民受够了那些骑在头上作威作福的部落头人,干脆跑去内附唐人,直接成为大唐编户齐民,待遇还更好些。
武怀玉微微一笑,
锦囊没有,妙计确实有,这次松州之战,樊兴安全就是按照他向朝廷建议战法而执行的,
还是武怀玉灭了梁师都,朝廷收复朔方后,在他主持下,边市开启稳定,牛羊等才大量通过边市涌入,
“关中的羊肉就是比南边的好吃,”阿桑有些感叹,她家祖籍虽是蒲州,但她打小生在辽东半岛,生活饮食习惯上倒也算是北方。
把货卖给牧民,却只换小牲口,比如小羊小牛小马,然后换了并不带走,而是约定这些小牛马仍由牧民放养着,待到一年后长大了再来收。
“就是吃饭的意思。”
关中最好的羊肉是同州羊,尤其是养在沙苑那的口感最好,但却还是比不过朔方的盐州滩羊,
“要我说啊,人家樊大将军本就一名绝世上将,武公还在终南山随隐仙修道的时候,樊大将军就已经随高祖起兵打天下,那时樊大将军也才二十多吧?武公下山时,樊兴可早就是上柱国、荣国公了啊。”
这几年,多少长安的勋戚权贵们也都插足这门生意,比如左羽林将军许洛仁,他家以前就是河东贩马的,这门生意做的极大,如今朔方边市,贩马这块生意,许家仍占了很大份额。
宰相们都全到长安城门口迎接。”
当然,这个店档次还行,毕竟这里就在长安郊外,武怀玉也特意选的这家上档次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