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死亡全过程
潘霞离开,儿子吕展鹏进了留置室。
本来啥事没有,这也算平白无故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了。
不过给点教训也可以,从吕展鹏的笔记本看,他是真的在计划杀害杜俊才,未来如果让他拿到了氰化钾,付诸行动也就一个念头的事。
用工具暴力杀人,吕展鹏也许不敢,需要做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但毒药杀人可不一样,只要放进去人就死了,非常简单。
这就和未来的电子支付一个道理,用现金买东西和用电子支付买东西区别非常大,后者完全没有感觉。
没感觉,是最可怕的,容易使人麻木。
方舟上报了这个案子,随后拿着问询记录和笔记本来到了法制大队,和法制大队的同事讨论该如何处理。
得知预备犯罪自首,法制大队下属三中队(刑案审核)的队长很是愕然,怀疑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方才确定。
“预备犯罪自首……这六个字我都认识,但连起来有点不认识了。”中队长说道,“坐,别站着了。”
方舟笑了笑,上前坐下,开口:“全国范围内,应该有预备犯罪自首的案例吧?”
中队长接过问询记录和笔记,点头道:“有,我记得一个人因经济困难准备实施绑架,他准备了工具,规划了路线,选好了作案对象,但是在行动前中止了,向警方自首。”
这种事听起来很难理解。
准备犯罪,但是还没干,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即可,为何要自首?正常人的脑子似乎干不出来。
但它就是发生了,预备犯罪自首,同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最终基本都会免于处罚,就看严重性了。
如果准备好了炸弹要报复社会,这种情况的自首可能会面临缓刑。
中队长很快看完了问询记录和笔记,表情轻松:“只是文字计划,连工具都没准备好,普法教育之后放了吧。
但是,氰化钾他到底偷没偷,你们得好好查一查,母亲带着儿子自首,说明儿子一开始并非心甘情愿,存在撒谎的可能吧?
这方面你们更专业。”
方舟:“嗯,还要防止吕展鹏这次自首只是为了糊弄他妈,出去后真的实施了犯罪。”
中队长:“你要告诉作案对象?”
方舟想了想,摇头:“不,杜俊才还是不要知道这件事为好,预备犯罪,我们一般不会告诉作案对象,防止激化矛盾。”
杜俊才要是知道吕展鹏准备杀他,会怎么想?会怎么做?有着不确定性。
站在警方角度,不知是最好的结果。
和法制大队聊完,方舟又找到胡立辉,几人在办案大厅简单开了一个小会。
两件事。
第一,对吕展鹏进行普法教育,明确告知对方杀人所要承担的后果,有些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还要考虑考虑父母未来会怎么样。
打法律牌的同时,也要打亲情牌,将犯罪萌芽扼杀在摇篮里。
第二,搜查吕展鹏的出租房,以及吕展鹏所在公司的私人工位或者私人物品,确定他是否拿到了氰化钾。
一切顺利的话,二十四小时之内释放吕展鹏,他相当于只是来分局转了一圈,只留记录,不会留下任何案底。
“一个探组就够了,再带两个技术中队的痕检。”胡立辉命令,“方舟,你和韩凌童峰去查,先查吕展鹏的出租房再查公司,争取天黑之前拿到结果。”
方舟:“是。”
胡立辉去技术中队协调了两名警员,五人离开分局赶往小区,小区非常近,走路也就十分钟,所以潘霞才会直接来分局自首,就近原则。
小区的名字叫平安园。
平安园半数以上的房子是回迁,住户素质良莠不齐,环境差,这就导致房价低,租房的价格也低。
手里没什么钱的,一般都会选择像平安园这样的小区租住,内部人员良莠不齐。
去年,分局便衣大队在这个小区抓了一波涉嫌卖淫嫖娼的男女,估计没抓干净,现在肯定还有。
一楼一凤很普遍,不好抓。
五人不是来扫黄的,各队各司其职,自然不会去关心这些,他们直接来到了吕展鹏的住处,用钥匙开门。
两室一厅的格局,面积大概七八十平,家具简单了点但什么都有,电视、茶几、沙发、餐桌等俱全,完全满足日常生活。
第一眼,方舟、韩凌和童峰看的是摆在客厅的饮水机,这是吕展鹏犯罪预备的作案工具之一。
水桶里的水快没了,此时还剩下大概五分之一的样子。
再看四周墙壁以及高处,没有摄像头,和口供相符。
“散开吧,你们搜卧室,我在客厅转转。”方舟说道。
几人领命,进了吕展鹏卧室。
吕展鹏住次卧。
这是吕展鹏的杀人动机之一。
杜俊才来之前,吕展鹏一个人住主卧,杜俊才来了之后,吕展鹏就被赶到次卧了。
这就是老实人,说的难听点,活该被欺负,说个“不”字很难吗?
现在,老实人要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