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察!
首先,这些情报部门至少有一半的人手和精力,都被牵制在了全美范围内甄别、抓捕“叛乱分子及其同情者”的政治任务上。
剩下部署在密西西比州周边的情报力量,其关注重点也更多地放在了监控可能流入的大宗军火上,对于人员的渗透,并未给予最高级别的重视。
其次,美利坚的国土实在太辽阔,在有内鬼协助的情况下,他们的人手还不足以发现潜入的训练有素的士兵。
当然,情报部门并非全然无能。
通过空中侦察和一些地面线报,他们最终还是确认了一个基本事实——瓦坎达武装的兵员数量,在近期出现了不正常的增长。
正是基于这个发现,加上调派的部队已经准备好了,针对瓦坎达武装的大规模围剿,终于拉开了帷幕!
在柯立芝总统的授权下,联邦陆军调动在密西西比州周边驻防的三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团,以及一个配备了155毫米榴弹炮等重火力的野战炮兵旅,组成平叛军团,气势汹汹地开进密西西比州,剑指瓦坎达盘踞的“失地”!
南方的战火重燃,再次吸引了全美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在此前媒体记者的深入挖掘下,大家知道了不少瓦坎达这支黑人武装的信息:譬如其正规兵力规模大致相当于一个团,最多不超过一个半团。
譬如其炮兵力量,虽然在此前的“会战”中表现出色,但都属于轻炮,缺乏能与联邦陆军炮兵旅抗衡的重型榴弹炮。
会不会是媒体低估了瓦坎达,或者信息被隐瞒了?
几乎所有观察家都认为可能性不大。
因为如今的密西西比上空,不仅是陆军的侦察飞机在频繁出动,各大报社的记者飞机也在冒着风险进行航拍侦查。
在如此多“眼睛”的注视下,如果瓦坎达真的隐藏了大量重型装备而没有被发现一点端倪,那只能解释为他们得到了上帝的亲自庇佑。
“如果真是那样,”一位资深评论员在广播中调侃道,“这仗我们趁早别打了,直接请教会出面调停算了。”
总之,综合所有公开和可靠的情报分析,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联邦陆军 vs瓦坎达叛军,兵力对比至少是三比一,陆军占据绝对优势;火力对比是重炮对轻炮,拥有碾压性的优势!
“事实证明,战争,终究是靠实实在在的武器装备和兵力数量来打的,而不是靠某些人的‘预感’打的。”
在分析战局时,不少媒体忍不住调侃某人,“美军堂堂正正携碾压之势而来,闭着眼睛,我们都想不出他们怎么输!”
另一边,在瓦坎达的指挥部,一位因出色的军事才能被瓦坎达火速提拔为“参谋”的德国“雇佣军”,睁开眼睛,最后看了一眼双方军事态势图,眼里闪过精光,“我有一计,可破美军!”
哦,这位德国“雇佣军”还是美利坚“老朋友”,他叫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