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这玩意第三天也摆了出来,出摊的第二天中午,许国庆特意抽了个时间跑了一趟华侨商店,找熟人带进去转悠了一圈,总算搞清楚了磁带的价格。
华侨商店的磁带价格不便宜,空白的一盘居然要卖四元,回来后一商量,他们决定把那些空白tkd的磁带摆出来,按照一盘三元的价格直接出货,至于邓丽君、凤飞飞、刘文正的那些原装带依旧藏着,这玩意可不能摆,一旦被人举报可不是小事。
今天的生意来了大爆发,也许是经过之前时间的发酵,口口相传之下魔都其他各区不少人知道了西宫这边有卖这些玩意的摊位。再加上这天正好又是星期天,来西宫的人流比往日多了好几倍,整个西宫到处人山人海,他们的摊位又在西宫门口最好的位置,刚刚出摊没多久,接踵而来的顾客就让四人忙个不停。
带来的货物卖到午饭后的时候居然差不多快卖完了,尤其是喇叭裤、牛仔裤、衬衣卖的没剩下几条,麦克镜和电子表也是一样,就连价格最高的几个打火机也被人买走了几个。
见生意这么好,四人心中高兴不已,可东西快卖完了总不能直接收摊走人吧?仓库那边还有一些呢,林莹说她回去一趟把剩下的一些货全部带来,这时候许国庆说来回路不短,反正货没多少了,他和周继业一起跑一趟仓库把货全部拿来,让林莹和老文在这看着摊位更合适。
许国庆的建议得到了周继业的赞同,他们两个大男人跑一趟不了多少时间,现在是下午时分,顾客的人流也少了,让林莹和老文守着摊位歇一歇,他们去去就回。
就这样,周继业和许国庆去取了车,两人跨上车就朝着仓库那边去。边骑边兴致勃勃聊着,这几天的销售情况让他们打了鸡血一般兴奋,不过也为即将货物卖完感到焦虑,要是没了货,摊位总不能关张吧?
许国庆虽然几天前就给阿昌去了信,却没想计划不如变化快,周继业建议顺道去邮局给阿昌拍个电报得了,要是等信的话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呢。
就在周继业和许国庆离开不久,守在摊位的林莹一边和老文闲聊着,一边时不时应付过来的顾客。
但林莹根本就想不到,就在她和老文说着话聊着天,顺便看着摊位的时候,不远处却有一道不怀好意的目光却死死盯着她,而这道目光的主人是周继业和林莹的老熟人——之前房东王阿姨的儿子小江。
自从周继业他们从王阿姨那边搬走后,小江的生活待遇就开始一落千丈。
原本周继业和林莹租住他们家的阁楼,一个月开始是六元房租,后来涨到十八元。那时候因为户籍的原因,他们选择了息事宁人,用钱来换太平,但没想王阿姨一家得寸进尺,十八元的租金涨了没几个月,就意图再用户籍的事拿捏周继业和林莹,打算在原来的房租上继续涨价,直接开了个天价出来。
无论是王阿姨还是小江,都自以为捏住周继业他们的把柄,觉得他们想在魔都继续呆下去也只能乖乖就范。但谁想一切居然发生了变化,因为许国庆的原因周继业和林莹“曲线救国”搞到了魔都郊区的户口,虽然只是农村的户口,可有了这个户口,他们作为魔都本地农民,自然就有正当理由在市区租房了。
最终这件事王阿姨一家是机关算尽太聪明,非但没落到好处,反而因为后来招来了公安双方彻底撕破脸,不仅丢掉了原本的高额租金,还乖乖退回了之前的押金等。
等到周继业和林莹一搬走,他们家的阁楼就空置了。
这样一个破阁楼再找新的租户谈何容易?根本不可能有人给出周继业他们这样高的租金,别说十八元了,就连之前的六元租金也没人来租,后来降低到了五元……四元五毛依旧租不出去,白白空关了近两个月,最终一咬牙降到了四元,这才勉强租给了一对家里居住条件实在紧张的夫妻。
租金上的损失可谓惨重,而且当初周继业和林莹住着的时候王阿姨一家时不时还能从他们身上占点小便宜呢,其他不说,光是茶叶蛋基本每天都有,这些白来东西真算下来一个月也值得不少了。
现在好了,这一切全都落了空。
新的租客根本不鸟王阿姨一家,租金低不说,还没了便宜占,一想到这些损失王阿姨心里就痛的不行,尤其是她的儿子小江依旧还是那没出息的样,自己挣的工资不够用一个劲向自己老娘伸手。
以前因为有高额租金在,王阿姨每个月补贴些钱给儿子也就算了。现在一个月也就四元租金,这些钱全给小江也没以前一半多啊!没了外快补贴,小江心里很不舒服,平日抽的烟喝的酒待遇现在直线下降,为了这个家里三天两头吵架,你埋怨我,我埋怨你的,母子的感情也有了裂痕。
“娘的!都是姓周和姓林的这对狗男女!要不是他们,老子怎么能混到抽劳动的份上?”今天,小江在家又是因为钱的事和老娘吵了几句嘴,一分钱补贴也没弄到的他心里很不舒服,索性跑出来散心。
来到西宫,一路上心里还琢磨着补贴的事,又想起了在周继业他们手上吃的亏,心里那个气啊!忍不住就狠狠骂了几句,可快到地方一抬头突然就愣住了,目光停留在西宫大门边上,那摆摊的女人不就是自家之前房客那姓林的女的么?这女人怎么会在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