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从文明晋升考核开始装天才 > 第207章 新生代,林毅出关(3合一6K)

第207章 新生代,林毅出关(3合一6K)

第207章 新生代,林毅出关(3合一6k)

清晨六点整,柔和的源能辉光从天板内嵌的导光板缓缓亮起,精确模拟着日出的色温与亮度变化。

李维在床上咕哝了一声,不情不愿地睁开眼。

他是昌海市第三中学的高二学生,一个标准的“源能新生代”。

“小维,快起床,今天有早课,别迟到了。”

母亲林薇的声音隔着房门传来,伴随着厨房里煎蛋的滋啦声和一股浓郁的天然麦片香气——这是城市外围新建的大型垂直农业工厂生产的,价格亲民,供应稳定,是如今普通家庭的主流早餐选择。

李维磨蹭着爬起来。

他走到窗边,轻声说了句,“打开”,智能窗帘便无声地滑开。

窗外,昌海市的清晨景象映入眼帘。

数十根粗细不一的源能凝聚仪光柱如同巨人般矗立,顶端没入淡淡的晨雾,它们不仅为整个城市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能量,更维持着整个城市的源能粒子浓度,潜移默化地改善着环境与居民体质。

几艘低空悬浮巴士沿着固定航道无声滑过,车身上“昌海市政”的徽记在晨光中清晰可见。

李维略微洗漱一番后来到餐厅,此时餐桌上已经摆好了早餐。

金黄的煎蛋、热气腾腾的燕麦粥,还有一小碟珍贵的酱源兽肉。

源兽,是在高度可控的强源能环境下,特殊培养生长的兽类,不仅口感极佳,且蕴含更易被吸收的活性源能,价格是普通肉类数十倍,严格来说,这算是补品。

因此,父母总是省给他吃。

父亲李立明正坐在那里,看着手腕上投射出的微型新闻光幕,眉头微蹙。

“爸,妈,早。”李维拉开椅子坐下。

“早。”

李立明头也不抬地应了一声,手指在光幕上划动着。

“啧,‘晨曦号’深空探测器的发射又要推迟了,说是核心的源能推进阵列在模拟极端星间环境时,稳定性波动超出了万分之一的安全阈值,还需要至少三年时间进行材料迭代和算法优化这帮搞科研的,还真是严谨。”

林薇把一杯天然牛奶放在李维面前,接话道:“能稳妥点也好。太空探索急不来,我们这代人,能亲眼看到源能科技重启星空探索的第一步,已经很了不起了。”

她语气中带着感慨,看向李维,“你爸年轻那会儿,最大的梦想就是当宇航员,可惜.”

“可惜末日来了。”

李立明终于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笑意,那笑意里有沧桑,也有释然,“那时候,别说梦想,能活下来就是万幸喽。”

李维默默吃着早餐,听着父母偶尔提及的过去。

他知道父母都是“灾前一代”,末日降临时他们都才二十出头,侥幸存活下来,并成为了最早一批在生死线上摸索的平民源武者,在同一个民间小队里相依为命。

动荡的年代让感情迅速升温,他们很早就结了婚,但一直不敢要孩子。

用母亲的话说,“自己都朝不保夕,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拿什么养活下一代?生下来也来这鬼世道受苦吗?”

直到局势初步稳定,收复了大量失地,源能科技开始系统化普及,他们两人却双双卡在了星尘级三阶的门槛上,蹉跎了近十年,眼看突破无望,才在四十多岁的“高龄”,决定生下李维,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快吃吧,别迟到了。”

林薇催促道,又看了看李维面前那碟酱肉,“这个你多吃点,对感应和引导源能有帮助。你看对门老张家的小斌,在东锋预备学院,听说天天有高能营养餐配额,都已经快到星尘级2阶了。”

“知道了妈。”李维应着,心里却有点无奈。

父母虽然接受了自身天赋有限的事实,但总希望他能更进一步,这种殷切的期盼有时也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

走出家门,社区里已经热闹起来。

和他一样穿着蓝白校服的学生们匆匆走过。

社区道路旁,圆筒状的清洁机器人正在无声地吸附着落叶和微尘,而造型像小型多足昆虫的园艺机器人则小心翼翼地修剪着绿化带里那些散发着微弱荧光的“星点草”和“月光苔”。

几个早起锻炼的老人,在社区小广场上打着缓慢而蕴含某种韵律的“基础锻体术十八式”,身上有微弱的源能波动随之流转。

这是战后普及开来的大众健体法门,长期练习能强身健体,延缓衰老。

“李维!”同学王浩从后面追上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红光,手里还挥舞着一个能量棒包装,“听说了吗?下周的‘源能实践周’,我们班抽到了去参观新建的‘近地轨道源能中转站’全息模拟中心,而且是深度体验版!”

“真的?”

李维也来了兴趣,三两口吃掉手里的能量棒,“那是不是能看到‘晨曦号’的等比例模型?还能进模拟舱体验一下操控感?”

“必须的!”

王浩手舞足蹈,模仿着推拉操纵杆的动作,“我以后一定要当深空勘探员,开着最新型的飞船,去找找看还有没有像蓝星一样的星球。”

另一个同学孙晓玲也走了过来,她戴着一副智能眼镜,镜片上实时闪烁着一些个人定制的数据流,比如日程安排、待办事项甚至周围环境的源能浓度读数。

她推了推眼镜,冷静分析道:“近地轨道源能中转理论上可行,但需要解决的难题还是有很多。不然‘晨曦号’也不会一再推迟发射了。还有,王浩,以你上次源能理论考试刚及格的成绩,想当勘探员,恐怕得先恶补一下《高等源能》才行。”

王浩的脸瞬间垮了下来,哀嚎道:“喂,孙晓玲,你能不能别老是数据数据、难题难题的!梦想懂不懂?情怀懂不懂?据说陈宇将军当年理论课也不咋地呢,不照样成了星核级强者。”

李维笑着打圆场:“行了行了,陈宇将军那是规则领悟到位,是另有天赋。不过晓玲说得对,基础知识还是很重要。不过,我倒是觉得,能参与设计、建造这些大工程也挺酷的。”

说说笑笑间,学校到了。

昌海三中的大门颇具特色,是仿照东锋军校那著名的“裁决之门”微缩设计的,虽然能量波动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但那利剑般的造型、暗银色的金属质感以及门柱上隐约流转的淡金色能量纹路,依旧让人看起来非常震撼。

毕竟,不是谁都能去东锋军校的。

校门口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电子荣誉榜,上面滚动播放着校内通知、优秀学员事迹。

李维注意到,对门张阿姨家小斌的名字和照片赫然在列,下面还标注着“东锋预备学院优秀学员”。

走进校园,主干道两旁是枝叶间自然流动着微弱源能荧光的“辉光梧桐”。

这些变异植物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轻微调节校园区域的源能浓度。

不过唯一有点让人感觉不爽的是,这玩意,同样还完美继承了梧桐的缺点,一到夏天就梧桐絮乱飞,着实让人感觉心烦。

巨大的操场上,有几个班级正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晨间源能引导操,数百人动作整齐划一,呼吸与动作协调,引动着周围空气中稀薄的源能粒子,形成微弱而壮观的能量流动。

教学楼的外墙覆盖着高效的太阳能和源能双吸收板,在晨光下反射着富有科技感的金属光泽。

一些不起眼的角落或屋顶,能看到固定式的监控探头和偶尔缓缓转动的防御性声波发射器,这些都是校园智能安防系统的一部分。

第一节课就是历史。

头发微白精神矍铄的张老师是少数仍在教学岗位的“灾前一代”长者,据说他也曾是某个民间源武者小队的成员,腿部受过旧伤,阴雨天还会有些不适。

他身后的全息投影屏亮起,展现出四十年前首都收复战的震撼画面。

燃烧的城市废墟,冲锋的战士,密集的炮火覆盖,以及那最终在数百道凝聚了人类希望与决心的源能光柱持续冲击下,最终崩毁的巨大巢穴漩涡。

“同学们,‘曙光行动’不仅收复了我们的首都,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人类在林毅统帅的带领下,拥有了与拥有星核级源兽的高等巢穴正面抗衡的能力。”

张老师的声音带着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特有的激昂,他的目光扫过台下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仿佛在透过他们看向过去的岁月,“但是,胜利并非终点,接下来的四十年,才是我们文明真正浴火重生、开启新篇的四十年.”

投影切换,显示出六大主巢被清晰的蓝色防御圈牢牢锁定在全球地图上的影像。

“看,它们还在,但我们不再恐惧。我们的军队,像最忠诚、最强大的卫士,日夜不停地看守着这些曾经的噩梦之地,定期进行‘扫荡式’清剿,遏制任何扩张的可能。”

“同时,在林毅统帅制定的严格管控与风险预案下,它们的外围区域,也成了磨砺新一代源武者实战能力、检验新式装备的试炼场。”

接下来的两节“源能理论及应用”课,让李维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

理论课的赵老师是位年轻的星尘级中阶源武者,他讲解的复杂源能粒子运动模型、不同属性源能的转换效率公式以及大型源能阵列的能量场迭加原理,让李维听得头晕眼。

而实践课的“多线程源能微操”更是让他手忙脚乱,精神疲惫。

看着面前“灵巧矩阵盘”上十个颜色各异、感应灵敏度不同的微型能量节点,李维感觉自己的精神力像一团被猫咪玩弄过的毛线,很难同时分出十缕稳定而纤细的源能丝线,去精准点亮并维持它们。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人在龙族,打造诡秘旧日教会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我都元婴了,你说我没穿越? 人在洪荒,铭天刻道! 这NPC不削能玩? 末日序列车队:我能升级物资 这位明星过分热情! 民俗从丧葬一条龙开始 天下长宁 唯我独法:奇幻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