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 第159章 不听你的,咱这大明就要亡国嘍?

第159章 不听你的,咱这大明就要亡国嘍?

这么昏的决策,也就是朱元璋这人骂不得,骂了容易投胎重开。

要不然的话,胡翊嘴里可没好话。

再说他这决策后面的结果。

宗室消耗大到难以为继,文官集团掌权后,皇帝被架空,赋税又收不上来,只好拖著宗室的禄米不发。

再加之朱棣是因为靖难之役上位的,担心朱家宗室们不服管,后面再来一次靖难。

因而定下铁律,朱家宗室不可经商,不可务农,不可为官,什么都不能做,只能被朝廷养猪。

到最后,朱家宗室连自救都做不到,饿死者极多。

甚至还有阉割子女,送进宫中做太监买卖的情况发生。

由此,限制数量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胡翊给出的主意,就这两条。

第一是砍四级爵位。

第二是限制宗室数量。

朱元璋虽然感到为难,在经过胡翊为他算了一遍帐之后,也意识到这玩意儿是个无底洞。

他自己也在琢磨著。

池子就那么大,倘若不加以限制,里面的水迟早是会溢出来的。

照这样滚雪球似的生养,一两百年后,朱家子孙就达到几十上百万人,还养得起个屁!

整个大明就都给拖垮了。

所以这四级爵位必须得砍!

下定决心后,朱元璋便在心里认定了这第一条,可以进行採纳。

主要是这第二条过於棘手了,你怎么才能限制宗室数量?

难道用明律规定,但凡朱家宗室,每人生养子女不得超过十人吗?

这也不太可能,况且生孩子这事儿又不能掌控,谁能说得准?

朱元璋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把世袭爵位改为流爵。

一级一级的往下降。

但改为流爵之后,四代往后,朱家的宗室子孙们,不就变成平头老百姓了吗?

这实在非他所愿。

一念及此,他头脑混乱极了,便又不得不过来求助於女婿。

老朱的口气,这下子又变软了几分,看著胡翊嘿嘿陪笑道:

“女婿,你再给咱出个主意,该如何限制宗室数量?

咱这个皇帝,好列是要给后世子孙做老祖宗的。

总不能拿著刀逼他们少生孩子吧,这也不成啊。”

朱標也是望向姐夫求救,希望他能给出办法。

这事儿確实不太好办,生孩子强制不得。

可若是不强制,生的多了,又咋办?

好在胡翊歷史方面的东西没少看,以一个现代人的思维,跳出古人的局限,反倒可以给朱家出个主意。

胡翊便借了一支笔,找了张白纸,在上面写写画画起来。

朱元璋和朱標就弯著腰,凑过去看。

洪武大帝和歷史上最受信任的太子,便都围绕著胡翊,侧耳倾听著他的教诲。

胡翊便开口道:

“岳丈,按照四级爵位来设,假设亲王岁禄按一万石,郡王为两千,镇国將军为一千,镇国中尉为四百石。

开启流爵制,到第五代,叫这些宗室们要么直接一次性拿十年的岁禄,然后放弃宗室爵位,成为普通百姓。

要么,就每代承袭爵位者,岁禄减半,继续留爵。

比如您的第五代孙,要想承袭镇国中尉爵禄,岁禄就得从四百石降到二百石。

第六代孙,要想接著继承爵禄,就从二百石降到一百石,以此类推。”

朱元璋默默听著这些话,却不做声。

这对於他们朱家子孙来说,还是太难了。

朱標也是开口道:

“姐夫,这么做是否过於严厉了,等到几代过后,朱家宗室还是都要沦落为平民百姓了啊?”

胡翊开口道:

“殿下別著急啊,既然有流爵的法子,就也有升爵的法子。”

胡翊笑著在纸上又画起来,同时解释道:

“民间能开科举,科举还分文武,那么朱家的宗室怎么就不能开文武科举?

此科举只准朱家宗室子弟参与,中举著可入朝为官,为官便有官俸。”

听到胡翊这话,朱元璋的脸色,逐渐和缓下来。

这时胡翊又道:

“为武官者,若有功勋,便可依照功勋大小,准他们这一代留爵,或是升爵。

做文官者,若有政绩,也可以这么办。

这样一来,往后朱家的儿孙们只要爭气,就总有出头之日。

即便是不幸失去爵位的子弟,也可以凭藉宗室科举,再有翻身之日。

当然了,这个前提是他们爭气,对於大明王朝有益。”

胡翊的这套完整体系设定,终於是全盘拋出了。

他连说带解释,再加之在白纸上书写记录,终於令朱元璋和朱標父子都看懂了这个体系。

有了这一套东西,朱元璋一边琢磨一边点著头,脸上带著喜色,激动道:

“可升可降,全看子孙有没有功劳,这真是个好主意!

说起来,到底比咱先前定的那玩意儿好用。”

就连朱標也是赞同极了,点著头道:

“子孙们爭气,便埋没不了,子孙们不爭气,就也怪不得祖宗!

更怪不得爹!”

胡翊便顺著这个话头,继续往下说起道:

“岳丈只凭一个碗,最后打下了大明天下。

子孙们拿著朝廷给的岁禄,这日子也比您一开始好的太多了。

都这样扶持了,再若是不学无术,不给朱家皇族爭气,把日子过差。

那也確实怪不得您了。”

朱元璋点著头,深以为然道:

“这话说得对,咱这辈子,就恨那些不做事的懒散閒人!

子孙们真要是如此懒散,那趁早叫他们滚蛋!

咱大明宗室可不养这些混帐不学无术的子弟!”

这件事就被胡翊顺顺噹噹的化解掉了。

对於女婿又为自己解决了这件事,朱元璋的心里面,著实很感慨。

上苍能降下这么一个女婿,接连帮他解决了大明钱事革新和宗族亡国两件大事,实在是帮了他大忙。

原先觉得朱静端嫁给他,有些委屈了。

后来就觉得,郎才女貌,还都挺般配。

到现在,他又改主意了,只觉得朱静端不止嫁对了人,自己更是找对了女婿。

整个大明也因他而受益!

一想到此处,朱元璋就想再封胡翊一点什么。

但现在的情况,那些在外打仗的北伐將领们还未归来,若要论及功劳这东西,那些人身上又有的是开国之功。

胡翊跟他们没得比,自然不好加封的太过,

这时候朱元璋就在心里埋怨起来了,心说自已这个女婿是不是身体有毛病啊,咋就生不出孩子呢?

都这么久了,还没有个子嗣,实在是可气!

你但凡要有的话,不好直接封女婿,自己封赏皇外孙也行啊。

一门两荣耀,这是多好的事?

想到此处,朱元璋只得开口说道:

“再赐你三千两白银,五百两黄金,三千贯宝钞。”

他又一琢磨,开口道:

“之前给你赐田五百亩,现在咱再赐田两千五百亩。

就从苏州府划归一片土地赐你吧。”

如此一来,加上朱元璋之前给的赐田,胡翊名下便有赐田三千亩,也就是三十顷地。

苏州文是產粮大区,土地肥沃。

“谢岳丈赏赐。”

胡翊立即谢恩。

三十顷地就不算少了,与许多开国的侯爵功臣们,赐田也差不了多少。

何况,胡翊所得的赐田还都极近,比较好打理。

比如冯胜的赐田,在山西大同府。

傅友德有部分赐田,还在云南昆明府。

明朝的赐田,並非是就近赏赐,故而有这些恩赐,胡翊也就挺满足的了。

朱元璋高兴起来,就是这样,看著这个女婿他是越看越欢喜,便又对胡翊承诺道:

“等到大封功臣之日,咱再赏你一个大的。”

胡翊依旧显得很谦虚,不骄不躁的。

皇帝给了,他就拿著,皇帝不给,他也不要,

反正娶了公主,基本跟其他女人无缘,胡翊也没有別的不良嗜好。

駙马庄、公主庄的收成,也足够日常用度,胡翊是衣食无忧的。

大致的框架有了,接下来如何定下具体的宗室岁禄费,那都是朱元璋的事。

此事暂且不提,朱元璋倒是提起了另一件事。

“你將太医院做了革新,杀了寧妃的外甥,如今徐达已在班师的途中,郭兴也隨他一道回京。”

说到此处,朱元璋拿眼神点了胡翊一下,开口又道:

“郭兴算是咱的小舅子,他该算外戚,算是咱皇帝的人。

既然跟你是一溜儿的,往后不能窝里斗,得罪了人家,你自已想个辙去见他,化解开。”

当初力抗下所有压力,杀了那批弄虚作假,不学无术的医士。

那是因为大明开国,新朝要有新气象。

不做的狠厉些,根本起不到任何的震镊作用。

一个王朝开国才第二年,就已经开始从內部腐化,那用不了多久,腐败就会从上蔓延而下。

需要杀住这个风气!

当时,胡翊就已经考虑过得罪郭兴的事了。

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就要因此而承受代价,他倒是十分的坦然。

胡翊想了想,便说道:

“郭兴舅父回来那日,我也去迎接,把话说开。”

朱元璋笑著道:

“你能跟他把话说开,就最好了。

反正咱的底线是,郭兴得是皇亲,是外戚,不要把他逼到淮西阵营里去。”

朱元璋的话,简单明了。

不想再令淮西勛贵势力坐大。

如此一来,胡翊就该想想,具体如何面对郭兴了。

在军中时,郭兴、郭英二人帮他的次数太多了,结果却杀了人家的外甥。

纵然心中坦荡,真要直面起对方来,其实面子上也挺过不去的.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落难霸总亿人欺 宇智波,从毁灭忍界开始 四合院:抽暴易中海,踹翻贾张氏 穿七零,斗极品,改嫁随军生三宝 渣夫想抬平妻进门,我转头做他后娘 听心声,吃大瓜!真千金引爆豪门 长生修仙,与龟同行 灭我全族?弃守帝关,化禁区之主 让你淘金,淘金懂吗!你用车拉? 七零,改嫁温柔残夫是个偏执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