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朱元璋就更是高兴了。
以往,一场小范围瘟疫也很容易死伤数千人,这次亏了有大蒜素在,確实很值得称道。
他便欣慰地开口道:
“此事確实值得夸讚。
不止是你们浙江一地,从江西、安徽、湖南、湖北诸地,也陆续有谢折上来。
蒜素於瘟疫有奇效,又可治疗外伤,降低脓疮,如今北人竟也因为这蒜素而归心,堪称一绝啊!
朱元璋最高兴的,便是这北人归心一事了。
自幽云十六州被割出版图后,四百余年,才得重归汉人之手。
但这四百年里,幽云之地已经胡化,这些人早已对中原王朝没有了什么归属感。
自去年攻破元大都起,虽然收復了北方,但要得民心,却是一件很难的事。
北方积弱,民心不存,就很容易再度引发叛乱和造反。
南方又过於发达了,尤其浙东、江西等地,士绅小动作不断。
他要平衡南北,因而考虑在北方建都。
但要北人归心,是个难事。
不成想,大蒜素的推广,使北方百姓也对大明朝廷有了好感。
此举正在解决朱元璋心中最大的难题,他如何能够不高兴?
从文华殿出来,朱元璋脸上依旧显露出笑容,哼唱起了凤阳小曲。
这一整日下来,他都高兴极了,终於是吩咐朱標道:
“就要到除夕了,给公主府、駙马府各赐一份节礼,叫你姐姐、姐夫都过个好年。”
一见父亲下了旨意,朱標显得开心极了。
紧绷了多日的心弦,终於在这一刻得以鬆开,这么看起来,姐夫应当是从父亲那里过关了。
朱標便立即藉机开口道:
“爹,要过年了,是否把姐姐、姐夫叫进宫来,吃一顿年夜饭?”
朱元璋则是说道:
“叫他们自己过年吧。”
正在朱標听到这话,显得有些失落的时候,朱元璋又加了一句:
“等到了正月,再叫你姐姐、姐夫进宫,加上你姑父他们,咱们一家人也热热闹闹的过个年。
朱元璋今日心情极好,也当著朱標的面夸讚了胡翊几句:
“你姐夫倒是个人才。
单是这钱事革新和大蒜素两件事,他为咱大明做出的功绩,就值得封个世袭侯爵。”
朱標脸上露出喜色,立即应了一声。
他要儘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姐姐和姐夫。
此事不止是令姐夫紧绷著神经,大姐这些日子,也是担心的很。
在这距离过年,仅剩两日的时候。
南京城街道上,已是张灯结彩,过年的气氛很浓烈了。
长公主府,也换上了新灯笼,將府邸內外打扫的光亮一新。
胡翊却还在忙著选址的事。
惠民医局的设计草图,最终模仿的是现代医院的格局,进行较为科学的科室分布。
地已经买下来了,只等这个年过去以后,就该正式动工。
除夕的前一天。
胡翊將今年东宫的收支帐目,发生的所有较大事宜,进行了匯报。
朱標拿出一些收益出来,给东宫的属官们,一人发了个红包。
“殿下,这我就不要了吧。”
胡翊推辞著。
所有的红包里面,就属包给他的这个最大。
朱標立即就有些不悦了:
“姐夫这是不把我当亲人啊!
你这一年为东宫所做之事,我都看在眼里,姐夫就莫要推辞了。”
胡翊便收下红包,又与詹事府属官们討论起东宫明年的规划。
太子的课程该变一变了,治国理政之策和史书精讲的篇幅,该增多一些。
品德方面的教育课,可以適当减少些。
太子庄的堆肥增產,已经可以提上日程,可以大量製作堆肥,用来批量增產了。
胡显將堆肥种植蔬菜的成果列出来,也做了匯总。
养分充足的情况下,蔬菜生长的更加繁密、壮实,结果速度也快了许多。
对於萝下、青菜这些作物,成熟期大概会缩短5-10天,果实则会丰硕不少。
这已是巨大的进步。
看著这些成果,东宫学士王禕便开口提议道:
“大人,咱们是否该將堆肥之法,以简单直白的文字写成小册子,推广到民间去?”
翰林学士费震听到这消息,也是一喜,说道:
“若是推广到民间,堆肥的费极低,却可以大大扩充產量,百姓们往后便能改善伙食,更容易度过荒年了。”
朱標的讲师之一,桂彦良便也出来諫议道:
“大人,咱们是否可將蒜素的製法,连带您所说的酒精消毒、处理疮伤之法,连带堆肥之法都收录进去?
最好是將这些都编写成歌诀,老百姓们大都不识字啊,编成了歌诀,朗朗上口,便容易记住,
更加方便推广。”
他们开了这个头,胡翊更加觉得有理,又想到了一些简单的治病药方。
若是把这些东西都做成简易歌诀,將这些知识全部做成小册子,普及到民间去。
不仅种植作物的產量会提高,百姓们的平均寿命等,应该也会得到延长。
像常见的创伤药配方,止疼药,还有预防手足口病的卫生消毒问题,连带著普及细菌的概念。
胡翊领著大家,在除夕的前夜又加了加班,集合眾人之力,就把这个小册子给编了出来。
最后由李希彦给这本书起了个名字一一《济民救急杂书》。
这也算是大明洪武年间,提前製作出来的一本弓版赤脚医生手册了。
当然,说是手册还是夸大了些,
只是又往里面加了些科学种植和堆肥的內容,远远比不上真正的手册之一毛。
只等到后续推广下去,看看效果如何吧。
因为大明礼制的缘故,从没有公主到駙马府去过年的情况。
今年便还是在长公主府过年,把駙马府的所有家人们接过去。
除夕这一日,所有的大明官员们都要放假,终於可以什么事务都不用忙,好好的休息休息了。
胡令仪被两个哥哥轮流举高高,在院子里玩的不亦乐乎。
家中备了不少爆竹,本来,胡父想要到街上去买对联。
但胡令仪自从进了大本堂,学了不少字,也多多少少有了一点学问。
“哥哥,哥哥,仪儿现在也有学问了,仪儿要自己写对子。”
胡父忍不住看著小女儿,笑著道:
“你会写什么字,净知道啃肘子。”
被父亲一调侃,大家都笑起来。
胡令仪立即就不依了,气鼓鼓的,哼了一声表示著自己的不服气:
“仪儿现在也是有学问的,不信的话,请爹娘隨便考。”
看这小傢伙如此气鼓鼓的,好像真有什么学问似的,胡翊便提议叫妹妹来写。
胡令仪跟哥哥一样,也是个毫不怯场的人,见了朱元璋她都敢上去拔鬍子的那种。
兄妹两个脸皮都厚,胡令仪上去便提起笔,开始了自己生平第一次对联的书写。
第一幅:
上联:小雀叼福字下联:胖猫守岁灯横批:罐满满看到这幅对联,虽然孩童的稚气未脱,但却透著一股天真烂漫。
其中还充满了过年的氛围,挺有画面感,
读了一遍这幅对联后,就连胡父也忍不住称讚起来:
“咱家的乖女儿还真是有些学问了,到底不亏是大本堂念过书的。”
柴氏立即就又感谢起了朱静端,拉著儿媳的手,亲切地道:
“还是咱家静端疼爱妹妹,要不然的话,仪儿可没有这么好的机会进宫里去学课。”
唯独是最后那个横批“罐满满”。
胡翊不禁感慨起来,自己这个妹妹,还真是时刻都掩盖不住自己是个小吃货的事实啊!
看到小妹写得好,胡显和柴氏都过来鼓励她继续写。
小傢伙出了一次风头,那颗想写对联显摆的心更是蠢蠢欲动。
就提笔又写了一副:
上联:灯笼数一二下联:爆竹唱叮咚横批:饺子排队胡翊和大哥对视了一眼,忍俊不禁道:
“怎么又是吃的啊?这下小吃货这三个字,不就坐实了吗?”
大嫂陈瑛也是调侃起来道:
“小妹这么能吃,將来可怎么找婆家啊?”
胡令仪气的两手叉腰,不服气的道:
“不许你们说我是小吃货,这次我一定不写吃的了。”
说罢,又提笔写了一副:
上联:星星挤窗台下联:云朵抱枕头横批:呼嚕香香胡翊看到这几幅对子,虽然简单,字数也不多,里面却透著许多童趣和天真。
便问朱静端道:
“咱们挑两副回去掛在长公主府,如何?”
朱静端听到后,忍俊不禁,笑著道:
“你挑吧,叫外人看到这些对子,大不了说上一句,公主府里住著的公主和駙马,是两个没长大的小孩子。
反正我不怕。”
胡翊便挑了呼嚕香香这套。
朱静端就挑了罐满满。
胡显当即一愣:
“不是,你们真要把小妹写的这些,贴在公主府里啊?”
朱静端当即笑道:
“那又怎样,呼嚕香香这幅贴在睡房,罐满满这幅贴在大堂,倒是很有童真。”
胡父和柴氏也都傻眼了,你们真帖啊?
一家人都觉得这有些玩笑了,朱静端和胡翊倒不这么觉得。
胡令仪那副“饺子排队”的对联,大家都嫌弃,最后就决定贴在她自己的小睡房门口。
“快贴对子吧,贴完了对子,到公主府去包饺子。”
胡显一边催促著,朱静端又笑著开口道:
“晚上在公主府打牌玩,駙马发明了一种牌,一共54张,可以打『升级”牌局,非常好玩。
最近被他教会了,每天都馋这个牌,反正夜里要守岁,咱们一家人关起门来自己打。”
駙马府倒是一片其乐融融,准备过除夕了。
但无论是杨宪,还是应天府尹王兴宗。
这个除夕夜,他们是睡不著了。
王兴宗多日未能查出凶手。
杨宪发动手下言官,这两日在朝堂上,几次提及此事,催促进度。
但王兴宗依旧缓慢得很,一直拖著这个案子,这令杨宪极为不满。
“相国,咱们的人已经查到,駙马当日提刀出宫,曾端翻过高见贤的官轿。
后来,他提刀出城,高见贤的四名轿夫和轿子里的人,就都不见了,至今不知下落何在。”
杨宪点著头,恶狠狼地道:
“胡翊,我派人杀你兄长,终究他未死。
你却將我侄儿处以极刑!”
杨宪的牙关咬得咯咯作响,一脚端翻了面前的桌案,连带桌案上的笔筒、砚台、书本等物滚落一地....
他此刻阴侧侧地对吴云说起道:
“咱们都能查出来的事,他应天府尹会查不出来吗?
知道是駙马所为,既然他装蒜,你便將咱们查到的可疑之处,写一份送到应天府去。
咱们今日就逼他一逼,倒要看这王兴宗还查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