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见过—”
陈桓上来就拜。
胡翊立即將陈桓住,知道他是大哥的丈人,立即说道:
“世叔这就见外了,本该是侄儿给世叔见礼的,怎能把这规矩反过来呢。”
陈桓看到胡翊那一身绣金,也由不得他不来参见,这身衣服可不是谁想穿就能穿的。
“世叔请到屋里坐。”
胡翊把陈桓请进屋,然后衝著大哥胡显恭敬地一拜:
“大哥,请你也坐下来好吗?”
胡翊这一礼拜见过去,坐在上位的陈桓不由得重新打量起了胡显这个女婿,他眼神暗暗往下垂落,若有所思起来。
“世叔稍待,这身衣服穿著不舒服,我先脱了去。”
说罢,胡翊进屋换了身常服出来,这就是赤裸裸的在陈桓面前炫耀了。
那身蟒代表的荣耀,他陈桓再做八十年的官也挣不来,胡翊却嫌弃蟒袍穿著不舒服。
陈桓立即就陪著笑,“世侄马上就是陛下的駙马了,与福成长公主乃是天赐的一对良缘,那自然是盼望著早日穿婚服呢,这蟒袍就急的要脱了。”
胡翊点著头,也不否认,“小侄和公主殿下的婚事定在九月初二,就是在这之前,我大哥的婚事怕是该当准备了。”
胡惟中立即跟著说道,“亲家,我也正要同你说这件事。”
胡翊不在家的时候,胡惟中见了陈桓,心里有些没底气。
但是胡翊回来了,胡惟中的底气一下就变得十足,说话也大胆了几分。
陈桓点头道,“我就是为显儿和瑛儿的婚事来的,特烦请钦天监的大人们定了八月十二为吉日,亲家和贤侄以为如何?”
八月十二,紧邻中秋,这个日子当然是很好了。
胡翊的未来嫂子名叫陈瑛,据说一身武艺极好,於女红、读书的事情上就十分糟糕,却对於火药的事很懂行。
据说可以辨別出二十几种火药的气味,於配製火器上也很有心得。
胡显以前跟胡翊就说过,这姑娘武艺好、脾气讽,他可太喜欢了,就是老丈人一直看的紧,很少有机会见面。
胡翊也不知道这嫂子的脾气如何。
至於大哥的这位丈人,胡翊打听到的只是说他治军严厉,军法甚为无情,被朱元璋称讚过,说陈桓就是大明朝的“尉迟敬德”。
至於陈桓未来的下场,胡翊其实也不知道,反正大哥见到这位丈人就怕得要死,他再不给大哥长几分脸面,只怕胡显迟早要被这老丈人给活吃了。
胡翊就开口道,“世叔过府来拜望,这是小侄们失了礼数,我改日就下拜帖,也同大哥到世叔府上来走动走动。”
陈桓脸上露出灿烂的笑意,駙马爷驾临他的府上,这也是莫大的荣幸,当场就难掩喜悦道:
“贤侄你出类拔萃,年纪轻轻已是朝中的大人物了,到时候要把我府上你那些弟弟妹妹教导教导,与你好好学学本事,看在显儿和瑛儿的面子上,我府上你要常来啊!”
胡翊也会以势压人,但是点到为止。
接下来的家宴就显得很恭敬有礼了,处处照顾著陈桓,令陈桓如沐春风一般,喜笑顏开的。
这些都是跟朱標学的,胡翊观察过朱標的行事作风,那真是润物细无声,悄然之间便做好了所有,为人处世变通且不圆滑。
这方面胡翊就远远不及太子殿下了,但是能学些皮毛,也暂时够用了。
只是家宴进行到一半时,胡翊听到了后院传来的哭声。
胡翊去看时,胡令仪正叉著双手在严厉的训斥吴妈,这让胡翊大为不解。
因为陈桓还在席上,胡翊不动声色,回去作陪。
婚事今日敲定了,送走了陈桓,就该开始准备大哥的婚事了。
正要去请胡惟庸,结果这位叔父大人自己就来了。
胡惟庸见了胡翊掛起的蟒袍,小心翼翼地摸著,心里既喜又悲。
喜的是胡家出了个大人物,侄子在陛下面前越发受宠。
悲的则是他跟隨陛下近二十年,如今不过官居正三品太常寺卿。
胡翊进京不足一年,身兼的这些官位加起来,已经把他这个做叔父的比没了。
“叔父喝茶。”
胡翊端著茶水过来,胡惟庸笑道:
“你现在身份不同往日,尊贵的很,这些粗浅的事叫下人们去做就可以了。”
然后又说道:
“我没想到陛下要调你进东宫,反倒因此害李相在朝堂上挨了顿训斥,骂的极重。”
胡翊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故意问道:
“李相挨了骂,叔父怕是也不好过吧?”
胡惟庸嘆了口气,“別提了,这一年的骂都在今日挨了,不过你虽入不了中书,在太子东宫也有好处,你可要知道那是潜龙处,將来潜龙腾飞,你便是第一號功臣,太子和陛下这是把你看得重,未来要用你呢,这倒是叔父我有些看走眼了,白白去找了一顿骂。”
胡惟中马上笑著说道,“你这个做叔父的也是劳苦功高,这些苦心,你侄子心里都记著呢。”
胡惟庸摇著头道,“翊儿什么都好,就是现在如同一张白纸,还不会为人处世。”
胡惟庸就教导说道,“你不敢问陛下,那就去问太子,若是不敢问太子,也该去问问长公主。
有些事不怕你问,就怕你不问,以后像这些事你就该早些跟叔父说一声,今日这顿教训可是不轻啊。”
胡翊为了表现自己的无辜,就故意怯怯地说道:
“叔父,这些事问了,会不会被陛下斥责啊?我不太敢问这些。”
胡惟庸这下心里就明白了,看来这侄子在宫中还是胆子小,这有些事只能慢慢教,是急不得的胡惟庸就说道,“以后遇到不懂得的,隨时来我府上,我教你。”
胡显的婚事,身为太常寺卿的胡惟庸自然是一手就操办了。
接下来几日,胡府就该开始操办起来,置办桌椅、剪窗、写对联,收拾婚房了。
毕竟距离胡显的大婚之日,只剩下九天。
也就在送走胡惟庸后,胡翊来到后院,问吴妈道:
“小姐因何训斥你?说来我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