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想著,刘远山乘船奔赴台湾。
此时的台湾府治在台南的台湾县,而非后世的台北,只因这里有广家肥沃的嘉南平原。
刘远山在台湾县待了数日,只能与商贾们商討樟脑丸、鹿皮、、茶叶、粮食等方面的合作。
台湾去年开港,倒是热闹非凡。商人们往来南洋,对魏国仰慕已久,因此合作起来毫无压力。
通过这些合作,魏国垄断了台湾大半的物產,每年轻易获利数十万。
但这远远不够!
就在他为此发愁时,被誉为茶叶大亨的台湾四达商行老板李春生前来拜见。刘远山连忙召见。
李春生不仅在福建、台湾人脉广泛,与洋人也关係复杂,这种吃得开的角色,正是侨联司最佳的线人人选。
谁知,两人刚聊了会儿如何將茶叶销往美国,李春生便开口问道:“大人作为魏王亲使,如今生意买卖已然谈成,为何还留在台湾逗留?”
“先生觉得我该如何做呢?”刘远山抿了口茶,微笑著反问道。
“在下鲁莽了!”李春生低声说道,“我私下认为大人是为谋夺台湾而来。”
“堂堂大清,疆土万里,魏国可不敢轻举妄动!”刘远山轻声否定,但语气却显得底气不足。
李春生心中暗道果然如此,隨即站起身,严肃地说:“草民认为,大清势力庞大,不可与之硬拼。但仅论东南一隅,魏国又占据优势。在得与不得之间,不妨採取中庸之策。”
“哦?”刘远山来了兴致,“详细说说!”
“澎湖群岛!”李春生认真地说,“台湾的咽喉在於澎湖,一旦夺取澎湖,台湾必然受制,归附魏国。
而且,澎湖面积不大,人口不过一乡之数,尚未设县,对北京而言,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地方。
魏国夺取澎湖,既能扼制台湾,又不会得罪大清,可谓一举两得。
只要贵军占据澎湖,节制夷人海盗,再送上一笔钱財,台湾方面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
“甚好!”刘远山听后,拍手叫好,“先生有何所求,儘管直言!”
李春生听后,直接拱手道:“只求一面红旗,以便行走南北。”
刘远山听后,哈哈大笑:“小事一桩!”
所谓的红旗,指的是魏军在南海地区的標誌,如同当年的郑芝龙,对所有船只收税。
税也不高,只有百分之五。
通行大半年,已然徵收数十万,未来海军北上东海,钱財还会更为广阔。
完税的船只便会得到一面红旗,不交税的,则会遭遇“海盗”袭击。到如今,就算是英国人也不敢不交税。
李春生求一面红旗,实际上是间接表达想要加入魏国。
对於这等粗通洋务,並且朋友极多的商人,魏国求知若渴。
亦或者说,清朝那庞大的人才储备,也是魏国所渴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