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魏国打败荷兰,对日本的刺激尤大,
此后的商谈便顺畅许多,通商、练兵、金融等事项也陆续达成共识。
魏国与日本的贸易,互补性甚至比魏国与越南的贸易更强。
日本拥有魏国稀缺的硫磺、生丝、瓷器、漆器以及茶叶等物资,而魏国作为南洋地区的贸易中介,掌控看越南、遥罗、河仙以及高地区的粮食,足以稳定日本的粮价。
最后,刘远山终於表明最终目的,提出要求:“贵国能否对外宣布,將琉球的宗主权让予我魏国?”
虽然实际上萨摩藩是琉球群岛的宗主国,但在国际上,普遍认为日本(即江户幕府)在名义上拥有琉球的宗主权。
只要幕府宣布转让,那么萨摩藩即便心中不满,也只能有苦难言,国际社会也只能无奈接受。
如此一来,魏国出兵琉球便师出有名了。
安藤信正考虑到萨摩藩可能的反应,不禁有些犹豫。
刘远山则冷静地分析道:“萨摩藩藉助琉球,直接与洋人往来,购买武器弹药,甚至还购置了军舰,这无疑是在为叛乱积蓄力量。拿掉琉球,等於是断了萨摩藩的一条臂膀啊!”
“可以!”既然是慷他人之慨,又能藉此削弱萨摩藩,安藤信正最终决定答应下来。
毕竟此时与魏国处於友好的蜜月期,维持这种和谐关係对幕府而言至关重要。
见此情形,刘远山也做出承诺:“日后若有洋夷入侵贵国,我魏国定会助贵国一臂之力!”
安藤信正等几人闻言,笑容愈发灿烂。毕竟有希望总比毫无指望要好得多。
安藤信正这位信奉公武合流的大老,为了进一步加强与这个唯一能够对抗洋人的国家的联繫,
提出请求:“贵国君主英武不凡,不知是否已经婚配?”
“我国君主已有正妃、侧妃数人。”
“甚好!”安藤信正微笑著说道,“我国君主有几位姐姐尚未婚嫁,与贵国君主堪称良配。”
刘远山闻言,不禁有些尷尬,苦笑道:“此事外臣实在做不了主,只能回稟魏王定夺。”
德川家茂年纪尚小,耐不住这般长的谈话,便先行离开了。剩下几人则留下来,谈论起茶道与国际大事。
尤其是当谈及大清再次遭受列强侵略,甚至被攻入北京城时,安藤信正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虽说满清韃子入主中原后,中原大地腥腹之气瀰漫,但曾经武威赫赫,没想到短短几十年过去,竟衰败至此对於日本而言,在整个以儒家思想构建的社会观念中,中国一直处於主导地位,是儒家文化的引领者,如同文明的老大哥,恰似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地位一般。
如今清朝被列强如此欺凌,这使得日本在面对洋人时,本能地就胆怯几分。
这也恰恰体现了英国人的精明之处:只要拿下大清,朝鲜、越南、日本等一眾国家便很容易妥协。毕竟老大都已屈服,小弟又何必强撑著挺直腰杆呢?
“满清入关已两百余年,国势逐渐衰落,不敌西方列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刘远山昂首挺胸,自信地说道:
“但这並不意味著我们东方国家天生不如西方。魏国不就成功將耀武扬威的荷兰人击退了吗?
咱们同属东方国家,皆沐浴圣人光辉,理当互帮互助才是!”
聊著聊著,刘远山突然意识到,大清的衰落,或许正是魏国崛起的契机,魏国刚好可以顶替大清的位置,撑起东方的一片天!
“看来,朝鲜也得去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