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华人吧!”赵处默轻声说道,“洋人出面目前还是更有利”
“你这是拘泥於表象了!”刘远山隨口回应道,“上海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落魄的洋人,隨便雇一个当保鏢便是。”
“那旗洋行主要经营什么业务呢?”
“银行、贸易,以及至关重要的货轮航运。”
“好,我干了!”赵处默咬了咬牙应承下来。至於工资待遇,他也未多问,心想必然是上海的平均水准,否则丟的可是公司的顏面。
转过天,赵处默刚办完离职手续,就被刘远山带到了码头的仓库。
他打开仓库一看,里面密密麻麻堆满了木材,红木、檀木等应有尽有。
“这是从南洋进口的珍贵木材,大概五千料!”说著,刘远山又指向另一个仓库:
“那里面是南洋的粮食,一万石,还有新產品一—低硫煤,大概一千吨。”
原来这些產品原本基本都是走私给沿海地区的本地商户,如今魏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便將目光投向了上海租界。
刘远山被派来此地,一是要建立洋行,打开產品销路;二是要建立情报分站,打探大清的消息。
“木材和粮食不愁销路!”赵处默兴奋地说道,“尤其是粮食,在上海,一石米能卖到二两白银,这可真是赚大发了。低硫煤的话,由於蒸汽船数量还不多,销路大概只能面向那些取暖的富商和百姓。”
“你心里有数就好!”刘远山点点头,“另外,你人脉广泛,各地官府和洋行都认识不少人,收拢流民这件事,你能办吗?”
不知为何,赵处默觉得这才是他作为大班的主要任务。
他稍作思索,便毫不犹豫地说道:“您放心,这可是救人於水火的事,三五万人我都能给您招来!”
刘远山闻言,顿时喜形於色,
原来,在去年,即1859年,江南地区遭遇洪灾,大量灾民流离失所。苏锡常以及杭,
嘉、湖等富庶的平原地区遭受重创。
由於战乱频繁,各类水利设施久未维护,一场普通的洪灾便让江南百姓陷入困境。
相较於移民,流民更为听话,只要有口饭吃就行,正是目前魏国急需的劳动力资源。
哪怕是女人、小孩,甚至老人,刘远山都不嫌弃。
“船不用担心,人越多越好!”刘远山认真地说道,“南洋开荒种地正缺人手呢!”
他稍稍透露了一些底细。
赵处默心中一动,但並未继续追问。
而刘远山想到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战事,心中愈发欢喜:“流民越多,我的功劳就越大!”
数日后,几仓库的货物被销售一空,得银九万七千两,除了留下两万两当本钱外,余下的都买了租界土地。
他来前得到魏王的吩附:租界买地,坐等升值。
与此同时,在天京的股天义爵爷府,徐朗端坐在主位,目光复杂地看著眼前之人,问道:“徐煒兄弟,以及一眾弟兄们如今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