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虑再三,他还是决定放下计划,慷慨赴死。】
......
此时,李世民突然就想到了季汉的北地王刘諶。
景耀六年,魏国武將邓艾攻破绵竹关,兵临城下。
刘禪在光禄大夫譙周的建议下,准备向邓艾投降。
刘諶则是力劝刘禪抵抗到底。
然而,刘禪並未听从刘諶的劝諫,仍然选择投降。
在刘禪决定投降后,刘諶悲愤交加。
刘諶先是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接著去昭烈庙中对著刘备的雕像痛哭。
最后刘諶选择自杀殉国,以死明志。
李世民轻轻嘆了口气。
寧可战死失社稷,绝不拱手让江山。
同样的孤独且悲壮。
这一刻,曹髦和刘諶的身影隱隱重叠。
......
【隨即曹髦派人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位大臣,在他们面前拔出佩剑直指苍穹。】
【曹髦大声呵斥,司马昭之心,贩夫走卒皆知。今日横竖是死,那就让朕站著死。】
【老臣王经见他如此激动,跪著抱住他的大腿,哭喊著劝阻。】
【少年天子一脚踢开他,劈开桌案,持著剑就走了出去。】
【其实曹髦何尝不知道,眼前这三人中有两个就是司马昭的走狗。】
【他的这些举动,只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即將要发生的事。】
【果不其然,在他离开之后,王沈和王业就马上跑到司马昭的府上自首。】
【於是,皇帝带著三百个老弱,一路敲锣打鼓的冲向了被禁军团团围住的司马昭府邸。】
......
各朝古人突然就感觉十分悲壮。
一腔孤勇的少年天子,为了將司马昭的恶行公之於眾,一路敲锣打鼓,生怕別人不知道。
这真是歷史上最荒唐的一幕。
......
【一路上曹髦大喊道,朕乃天子,尔等弒君,九族当灭。】
【由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带领的所有士兵,都在天子威严下被嚇得四散而逃。】
【而曹髦杀出了云龙门,这代表著曹髦衝出了皇宫,成功地站在了洛阳城的街道上,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让路人皆知。】
【这时他遇到了第二波阻拦,由司马昭的死忠,中护军贾充带领著禁军前来。】
【此时的曹髦如同曹操附体一般,亲自持剑上前衝杀。】
【看著天子冲向自己,围著的禁军害怕了。】
【他们作为百姓,哪敢对尊贵的天子动兵戈呢?】
【於是,他们给曹髦让开了一条路。】
【贾充看著曹髦马上就要衝出自己的包围圈,也是被嚇得魂不附体。】
【这时候他手下的成济,看见情况如此紧急,连忙问贾充,这该如何是好啊?】
【此时的贾充心一狠,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这有什么可问的。】
【史书上记载这一刻说,將士皆溃散,唯成济,持矛上前。】
【於是,成济真的一矛刺了过去,就是这一矛,將曹髦扎了个透心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