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找寻一辆马车,將这位小娘子送出去。”
赵煦交代完事宜后,对著身后的李清照说道。
“李小娘子,將你所要前往的目的地告知宫中禁卫即可。”
李清照微微欠身,向赵煦表达了感谢。
“奴在此谢谢官家”
作为大宋军权的中心,虽然目前已是深夜,但是枢密院內部,却依然灯火通明。
如今,身处大宋顶端的几位人物,均在此商谈著官家失踪一事。
章惊坐在首位,看著下方正在为此事爭吵的大臣,只感觉到一阵头疼。
原本今日应该算是一个很开心的日子,毕竟,大宋刚刚获得了亩產千斤的作物,这预示著一场盛世即將来临。
结果没想到,他的好心情还未持续太久,就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
官家不见了。
得知消息的他顾不上休憩,第一时间来到枢密院,发动宫中禁卫,去搜寻官家的踪跡。
据他所获知的消息,官家回宫第一人,就是面见的李格非之女李清照。
因而,官家消失,恐怕与李格非之女脱不开干係。
不过,章並没有第一时间就將李格非拿来问话,而是在静静等待宫中禁卫的搜寻。
如果没有结果,那显而易见,有人要遭殃了。
就在这时,一阵甲胃碰撞声自议事厅外传来。
很快,一位禁卫就来到了章惊的面前。
“启稟章相!官家已经回到宫中。”
章还没有来得及鬆口气,就听到了禁卫继续说道。
“根据官家口諭,传召章相前往垂拱殿。”
章惊看了眼外面繁星密布的天空。
官家大晚上的召见他,恐怕不会是一般的事。
当即,章一刻也没有停留,便在枢密院眾多官员的羡慕的眼神中,跟著禁军离去。
不多时,章悍便来到了垂拱殿前。
此刻的垂拱殿,与先前赵煦回来时相比,已经截然不同。
灯火通明,將整个垂拱殿照的透亮。
进入殿內的章,缓步走到赵煦面前约有一丈远的地方。
“臣章惊见过官家。”
此刻的赵煦,正將手机放在龙案之上,一手执笔,聚精会神地將手机上的內容摘抄在纸张之上抬眼看了眼章,赵煦吩咐宦官拿来一张凳子,让章惊坐下。
隨后便又低下了头,开始摘抄。
“章相,你来的正好,现在朕有几件事要与你说。”
章惊闻言,眼神一凝。
一般来说,官家在与人交谈时,一般都是自称我,以彰显平易近人。
只有在宣告特別重要的事情时,才会自称朕。
而且,还让宦官给他拿来凳子。
那官家所说之事,绝对小不了。
他当即表达了自己的態度。
“臣洗耳恭听。”
“朕欲修书一封,召回在修州的苏軾,章相你觉得如何?”
虽然现在赵煦已经知晓了粮食不是苏軾带回来的,但是在归来的途中,李小娘子拜託了他此事既然如此,他也乐得做一个顺水人情,將苏軾召回。
章惊脸上的表情顿时一松。
他原以为是什么极为重大的事情呢,结果没想到,仅是召回苏軾。
他早在之前作物收穫时就有这个感觉了,因而面对著如此官家做出的决定,他没有一丝意外。
“臣附议。”
“另外,派人前往两浙路龙游县,將龙游县的县令宗泽前来。”
嗯?
官家要找两浙路龙游县的县令?
他没有听错吧。
县令一职可是堪堪只有从九品,这才堪堪入品,为何官家要寻他?
而且,官家竟然明確的知晓,这位县令姓甚名谁。
真是奇怪。
当然了,章也不会傻到直接问官家为何要寻此人,而是打算之后再去打探一番此人的消息。
“臣遵旨。”
章惊说完,整个垂拱殿便再度陷入到了寂静之中。
因为,这时的赵煦,已经被手机上的一个人名吸引。
童贯。
原本以他的打算,是准备將“北宋六贼”中的三位宦官尽数除去的,不过,在仔细阅读了三人具体的生平后,赵煦便將注意力都停留在了童贯身上。
童贯他倒是没有什么多大的印象,但是童贯先前所跟隨的人,赵煦却异常熟悉。
其名为李宪。
虽说李宪与童贯一样,是一位宦官,但是他可不是普通的宦官,而是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的宦官。
因为大宋效仿了唐朝时期用宦官监军的传统。
所以自大宋建立之初,宦官就在军中占据著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涌现除了一批功勋卓著的宦官。
真宗时期的秦翰,卢守勤,神宗朝的李舜举,均是为大宋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物。
李宪同样如此,在於西夏的战事中,履立功勋,因此被封为正六品的宣庆使。
而童贯,跟隨李宪多年,似乎也学到了一些李宪的本事。
因而,在见识到童贯的能力之后,赵煦便准备將他同蔡京一般任用。
当然,如果童贯还像歷史记载中那般玩心眼的话,那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將之除去。
既然决定了此事,那赵煦也是用笔,將童贯的名字抹去。
至於其他人,那就没什么说法了。
人家童贯好列还有些本事,其他人就是纯粹的阿奉承之辈了。
那他们该发配的发配,该处死的处死。
“朕欲將王贬謫到詹州,章相你觉得如何?”
原本因为官家半响不说话,有些瞌睡的章瞬间清醒了过来。
同时,一个疑问,顿时縈绕在他的心头。
“王,是谁啊?”
在思考了几息的时间后,他想起了这人是谁。
王,目前担任符宝郎,负责掌管外廷符璽。
这应该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人物,为何官家会突发奇想,竟然將其贬謫到大宋极南之地的詹州“章相可是心中有所疑问,不明白朕为何如此行事。”
“臣不敢。”
“无妨,朕可以直接告诉你,为何如此行事,就在不久前,朕前往了一趟后世,知晓了一些后世的情况。”
对於章,赵煦倒没有隱瞒的意思。
一方面,章惊有拥立之功,並且作为坚定的改革派,称得上他的左膀右臂,深得他的信任。
甚至在他看来,他与章惊的关係就仿佛他父亲神宗与王安石的关係一般。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从店家给他的手机中,获知了章惊將来的发展。
事实证明,他並没有看错人。
除了其在对待旧党的问题上太过执之外,並没有什么大问题,算得上为大宋鞠躬尽。
因而,在回来的第一时间,他便传召章惊,告知他后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