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两代昏君
不得不说,虽然宋哲宗赵煦早逝,但是他却给宋徽宗赵估,留下了丰厚的財產。
首先便是经济方面,赵煦给赵估留下了足足5000万(mfn)。
一=1000文,也就是5000万贯的遗產。
这什么概念?
盛唐时期,天宝年间,一年杂七杂八加起来的赋税,也不过2000万多贯。
宋哲宗留下的遗產,相当於盛唐两年的赋税。
而在当时,宋朝给予辽国的岁幣,一年也就几十万贯,当时的辽国都感觉很满意了。
5000万贯,都可以直接可以买断100年了。
如此美妙的开局,都能和隋煬帝杨广比肩了。
其次,在军事方面。
宋哲宗时期,数次对西夏用兵,打的西夏俯首称臣。
在此过程中,宋军的战斗力与战斗经验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即使如此,在面对宋哲宗时期差点被打的灭国的西夏,宋徽宗还是费了一番力气,才將西夏打服,並且趁著吐蕃局势不稳之际,拿下了河湟吐蕃诸部,建立了陇右都护府。
1124年,在宋徽宗的统治下,宋朝版图达到了极盛。
向西有陇右都护府,向北联金灭辽,收復了燕云十六州中的七州。
也在这一年,宋朝內部的党爭被终结,掀起的起义也被扑灭。
此刻宋徽宗的文治武功,堪称两宋之极。
可以说,如果现在宋徽宗直接去世,那他將会是继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之后,宋朝为伟大的皇帝,將来的史书上,他肯定也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是,与某位皇帝一样,他也活的太长了。
事实上,他能够到达此等成就,与他本身的能力並无多大的关係,而是靠了哲宗所留下的家底。
待到家底挥霍一空,赵信身上的缺点就暴露无遗。
虽然他可以称得上一位全才,但是—.
他根本没有当皇帝的天分。
就如宋哲宗时期的宰相章所言的那样。
端王轻桃,不可君天下。
坐在张泊对面的赵煦,听到赵估將北宋带上巔峰时,脸上刚刚展露出笑意。
结果张泊的后半句话,使他的笑意瞬间凝固。
“店家,你说什么?大宋在老十一的手上亡了?而且还是在到达巔峰的两年后就亡了?”
无怪乎赵煦如此惊讶,他可是刚刚得知,老十一可是他之后的大宋皇帝。
大宋在老十一的手上没了,那岂不是还有数十年的时间。
要知道,现在的大宋,国力蒸蒸日上,较之辽国,也差不了多少。
就经过老十一一位皇帝,大宋就亡了?
甚至,还是在到达巔峰后的两年后灭亡的。
一般来说,就算过了王朝的巔峰期,好列也有个较长时间的衰落期。
就例如唐朝那般。
在盛唐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后,唐朝还苟活了將近一百五十年。
因而,在赵煦眼中,大宋仅仅过了两年就灭亡,这属於有些难以理解。
会是谁灭亡了大宋?
只一瞬间,赵煦便想起了在大宋建立之初,就与他们纠缠了近两百年的辽国。
不对,根据店家所言,辽国的那位皇帝,也是末代皇帝。
也就是说,纠缠了近两百年的宋辽两国,同时被灭。
敌人是谁?
是內忧,还是外患?
面对著有些不敢相信北宋如此简单就灭亡的赵煦,张泊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是的。”
“那不知我大宋的灭亡的原因为何?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赵信將大宋带上巔峰的功劳,並不是靠他自己,实际上,这里面的功劳大部分都是你的。
而拋开了你的因素,实际上的赵信重用奸臣,打击异己,卖官(yu)爵,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財,沉迷於奢侈生活,收集各地奇珍,建造各处別苑。
在其的统治下,大宋內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如此大宋,就如同漏水的小船一般,只要遇到些稍微大点的浪,便有倾覆的危险。”
面对著张泊的一一举例,赵煦此刻紧锁眉头,一言不发。
原本在他看来,他的弟弟徽宗赵估,理当是一位將大宋带上巔峰的明君。
但是谁曾想,竟然会是这么一位耽於享乐的昏君。
赵煦紧了手中的茶杯,神情阴沉得仿佛要滴出水一般。
“当然了,赵估昏庸无道,是大宋灭亡的主要原因,但是,还有一个原因,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金国。”
“金国?”
赵煦抬起头,语气中带著不解,向张泊询问道。
因为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国家。
“哲宗,现在的你自然不知晓金国,因为金国的建立者完顏阿骨打,目前仅仅是辽国境內的一个部落首领,直到十五年后,辽国势微,他们这才强势崛起,然后,用十二年的时间,横扫宋辽两国。”
“仅用十二年,就横扫宋辽两国?”
赵煦对此一脸的凝重。
“没错,不过,你对此,也不需要有太多的担心,因为金国崛起,要在十五年后,而只要你能活十五年顿时,赵煦神情一松。
他刚刚太过注意这个所谓的金国,仅用十二年就灭了宋辽两国,忘记了店家先前所说的內容。
金国再强,也需要十五年之后才能崛起,而他,如果能活十五年,是不会给金国崛起的机会的如此说来,金国目前还称不上是大宋的敌人。
对於现在的大宋而言,辽国,才是敌人!
“不过,虽然对於你来说,金国不足为虑,但是对於后世的宋朝来说,其却是头號大敌。”
“店家,你这话我有些听不懂,就和你刚刚说的那样,只要我將辽金两国消灭,那后世的大宋,自然也就没有了这两个外患,头號大敌又从何谈起?”
“哲宗,来到此地的,可不止你元符年间的宋朝,还有后世的宋朝。”
“后世的宋朝!”
赵煦好不容易从纷繁复杂的一系列消息中理清思绪,结果,店家又告诉了他一个大的。
“可以这么理解,我们后世人,將被金国灭亡的大宋,称为北宋,之后朝廷南迁,形成南宋。”
“北宋南宋?”
赵煦很快就联想到了一个和店家所说情况极为相符的朝代。
晋朝。
这么说来,南宋应该也是效仿了晋朝的衣冠南渡。
“那店家,你的意思是南宋来人了?”
“是的。”
“那不知其来自元符二年几百年后?”
“没有几百年那么夸张,仅仅是二十八年,也就是北宋灭亡的一年后。”
“什么,仅仅只有二十八年!”
在赵煦看来,二十八年,这个跨度有些太小了。
“那店家,既然说有人来到此地,不知来人是谁,是否是我北宋的血脉。”
张泊摇了摇头。
“来者並不是大宋皇室,而是一位年轻的將领,其名为岳飞。”
“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