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隋朝来客
来人年纪看上去並不大,约莫三十余岁,身形適中,穿著一身锦服,整个人器宇轩昂,一眼看上去,倒是一位十足的美男子。
在张泊审视著陌生男子的同时,陌生男子的目光,也在院子里好奇地四处打量。
不一会的功夫,他就注意到了藏在帘子后的张泊。
“店家,还做不做生意了!”
“来了。”
张泊快步走出,来到了男子的身前。
男子也没有任何的客气,直接將马匹交到了张泊的手中,叮瞩一番过后,便几个跨步,走进屋中。
此刻的张泊,细细打量了一番眼前的马匹。
毛髮顺滑,筋肉紧致,双目炯炯有神。
这匹马显然不是凡品。
换而言之,刚刚那个男子的身份,最起码也算是个王公贵族。
当然,现在的张泊倒是平静至极。
他什么阵仗没有见过?
现在来过食肆的,皇帝都有五位,太子都有三位。
所以说,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张泊都已经完全免疫了。
给马匹餵上草料之后,张泊便回到了屋內。
然后他就见到了那人正对著立式空调,张著嘴巴,一脸愜意地吹著空调。
察觉到张泊进入屋內,男子也收敛起先前的那番姿態,咳嗽一声,一脸正色地来到张泊的面前。
“店家,那是何物?”
男子用手指了指身后的空调,向著张泊询问道。
身著如此华贵服饰,但是却不认识空调,肯定是古人无疑。
“那是空调。”
“空调?”
男子眉头一拧。
对於眼前店家所提到的空调之名,他先前闻所未闻。
不过,这並不妨碍这个名为空调之物甚得他心。
“那不知空调价值几何?”
“两粒金豆子。”
“什么!两粒金豆子!”
男子的脸色骤然一变。
“为何如此之贵?”
“客官,你可曾在其余地方看到过此物?”
男子一阵沉默。
他確实没有在其他地方看到过此物,即使在大兴宫中也没有。
男子转过头,目光落在立式空调上,一言不发。
倒不是说他买不起这空调,两粒金豆子,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他买个十个八个都毫无吹灰之力。
但是现在现在还为时尚早。
因为这空调乃是享乐之物,现在的他,可不能像大哥那般,露出一丁点享乐的意思。
或许,在將来的某一天,他能够回到这件食肆,將之买下。
但不是现在!
“店家,將你们这好吃的好喝的全都端出来,今日,我要不醉不归。”
男子从空调处收回目光,隨后大手一挥地说道,
嗯,看起来,眼前之人和他猜想的一样,確实是一个有钱人。
恐怕又是歷史上有名的太子亲王之类的。
“客官,你看起来似乎心情不错,不知是何喜事。”
见眼前的男子一副雀跃的神情,张泊也趁此机会,向男子打听有关消息。
说不定,男子所高兴的事,就是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嘿,你这店家,说的倒是不错,我確实有喜事,那就是——.”
男子的话说到一半,忽地止住了说话的势头。
“和你讲你也不明白,快些去准备酒菜吧。”
张泊听闻,心中一阵腹誹。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不能坦诚点吗,是喜事,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散散喜气不好吗。
唉,现在的客人,真难相处。
张泊理想的状態是,在一个閒適的午后,走进一位古人,相互之间寒暄一下,获得对方的讯息,然后將此地的神奇告诉对方,简单快捷。
结果,今日竟然遇到一位谜语人。
谜语人滚出农家乐。
当然,张泊也没有直接逐客,而是回到厨房准备酒菜。
反正相处的时间还很长,慢慢打听便是。
不一会儿的功夫,张泊將托盘放到了男子的面前。
之后,张泊就坐到了另一张桌子,细细打量起眼前的男子。
男子確实非常开心,一边哼著迷糊不清的小曲,一边吃著酒菜。
几分钟后,张泊看的也有些累了,於是便掏出手机刷起了视频。
“店家,没想到你这食肆虽然不怎么起眼,但是其中的酒菜倒是上上之选,不,不是上上之选,而是顶尖水平。
这酱牛肉可以说是我吃过最好的,黄瓜也是,还有这些我都没有见过的下酒菜,不错不错。”
对於男子的夸奖,张泊倒是平静至极。
他这简单至极的下酒菜,就要被古人夸上天了。
“客官,我想向你打听一件事。”
“何事?趁著本王心情好,赶紧问。”
嗯?本王都出来?
也就是说,眼前之人的身份,是一位亲王。
“不知客官如何称呼?”
“店家,那你可听好了,在听到我的名號后,可不要被嚇到。”
张泊敷衍地点了点头。
他怎么可能被嚇到了。
他这农家乐都接待了多少皇帝,太子了,还怕你一个小小的亲王。
“本王乃是大隋晋王,杨广。”
啊?隋朝的晋王杨广?
那可是极为有名啊。
他的父亲是终结了南北朝的隋文帝杨坚,母亲是女强人独孤伽罗,他是两人的嫡次子。
他还有个身份,那就是隋朝的末代皇帝,隋煬帝。
当然,在后世的话,他的身份就多种多样了。
什么网庙十哲,兆古一帝。
不过,都是贬义词。
自古以来,唯二二世而亡的大统一朝代,秦朝算一个,然后就是隋朝。
秦朝自不必多说,在秦始皇晚年的时候,其实一系列的问题就已经浮出了水面,胡亥上位,算是在秦朝覆灭的过程中,踩了一脚油门。
但是隋朝不同,在隋煬帝杨广上位之初,隋文帝杨坚留给他的,可是一个庞大富庶的国家,而且,还处在上升的势头当中,既无內乱,也无外敌,国家歌舞昇平。
但是杨广,仅仅了十四年,就將一个处在上升期的国家,直接搞得灭亡了。
在这十四年里,杨广可是异常繁忙,
重建东都洛阳,每月调集民夫百万人,最后倖存下来的,只有十之四五。
修建大运河,从幽州直抵杭州,如果时限长些还好,结果杨广將时限缩短五个月,又是百万人死亡。
而杨广修建的大运河,可不是给水运的,而是给自己享受的。
在此期间,建造船只五千余艘,大小各异,隨船船夫八万人,加上王公贵族之类,將近二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