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位身著飞鱼服的锦衣卫,大步跨入两人的这间院子。
其正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在看到朱高煦与朱高燧处在屋顶之上后,纪纲明显愣了一下,不过,他还是快速地想起了自己的任务。
“汉王殿下,陛下宣召您进宫。”
瞬间,朱高隧就將目光投到了身侧的朱高煦身上。
两人刚刚还在谈论著老爹,结果直接被老爹找上门了。
“二哥,这”
“老三,慌什么,想来应该是老爹想前往后世了。”
虽然朱高煦如此说道,但是他的心中也有些没底。
隨后,他从长袖中伸出手臂,看了一眼手錶上的时间,眉头一皱。
如果,老爹真的想要后世的话,那恐怕他们一行人前往店家那,店家早睡下了。
现在的朱高煦只希望不是因为此事。
只经过两刻钟的时间,两人便来到了朱棣的面前。
在看到朱高燧也在时,朱棣明显愣了一下,不过也並未多说什么。
將目光移向朱高煦,朱棣脚步轻抬,直接对著朱高煦说道。
“老二,走,前往后世一趟。”
面对著老爹不容置疑的语气,朱高煦也是当即行动了起来。
不过,在前往后世的途中,朱高煦也向朱棣询问起此次前往后世的目的。
“爹,此次前往后世的目的是??”
听闻这话,朱棣面色一沉。
“老二,你手中应该也有史书吧,想来你都看过了吧。”
朱高煦从老爹的话语中,感受到一丝不妙的气氛,但他还是点了点头。
“那你为何不告知我,你娘將会在七日后离世!”
这些日子,朱棣哪也没去,除了平日里批阅奏疏之外,他的剩余时间都在阅读手机中的史书。
也多亏了从老二那里获取的太阳能板与电灯,现在晚上朱棣看书,已经用不著烛火了。
一个按钮一按,整个屋子便亮堂起来。
而他也在仔细研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天大的事。
他的皇后,徐妙云会在永乐五年七月初离世。
现在已经六月末了,粗略地估计一下,还有七日!
这怎么能够不令朱棣焦躁呢。
联想到这兄弟俩,明明知道这一切,却还是当做没发生过一样,朱棣便感觉到一肚子气。
朱高煦自然也听出了自家老爹的语气冰冷。
天地良心,他们早就问过了店家,关於娘真正的离世原因。
但是史书上对此並无记载,根据后世的一系列证据,推测出娘是因为早些年亏空元气,加之这些年积劳成疾而死。
在朱高煦看来,这確实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娘在位的时候,可是干了很多实事的。
例如编撰《內训》,用以教导宫中后妃,宫女等,又编撰《劝善书》,颁行天下,劝导人们行善积德,倡导道德和伦理。
他也明白了大伯先前给他们的那株上党参是何含义,就是想要藉助上党参如此大补之物,恢復元气。
而他与老三这段时间,也没有让娘太过操心,两人也没有了以往的囂张跋扈,就是想让娘早些好起来。
每当他们来宫里拍摄《永乐大典》,他们都会前往坤寧宫去看望娘一番。
“爹,我们问过店家,店家说娘应该只需要好好静养即可。”
“店家说只需要静养即可?”
“是的。”
这下子原本一脸寒气的面庞神色稍缓。
“如此,还得再去店家那一趟,必须要从店家口中获得准確的消息,我才安心。”
不多时,永乐朝父子三人出现在了农家乐的外面。
看著周围的场景,朱棣也有些感慨。
先前他们来时,大明是黑夜,后世是白日,现在大明是白日,后世是黑夜。
当然了,在路途上,老二已经和他讲明了这一切,所以,朱棣虽然有所感慨,但是脚步不停地走向农家乐。
走至农家乐的大门前,见大门紧闭,朱棣用手推了推,发现推不动。
“爹,店家应该是休息了。”
朱高煦在一旁提醒道。
朱棣自然知道店家休息了,但是妙云一事,时间不等人。
如果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他寢食难安。
隨后,朱棣敲了敲门,朗声呼唤道。
“店家,店家。”
过了几息的时间,无人回应,朱棣便將目光落在了一旁,约有一人多高的围墙之上。
正在睡梦中的张泊,眼睛迷迷糊糊地睁开。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刚刚他似乎听到有人在喊他。
於是他屏息凝神,准备看看是不是他听错了。
结果,他听到了院子里传来异响。
嗯,小偷?
不对不对。
先不说现在小偷已经很少见了,再说了,几乎每家每户,院子里都会安装摄像头,应该没有那个不开眼的,会来村子里偷窃吧。
想是这么想,但是张泊手脚不慢,拿过床头的一个强光手电筒,就手脚地走出门去。
然后他就看到了院墙上有人翻进了院子。
瞬间,张泊打开了手电筒。
“谁!”
顿时,如同白昼一般的光芒,在院子里亮起。
“店家,是我。”
这熟悉的声音。
是朱棣!
除了朱棣外,还有两个人影,张泊想都不需要想,便知道是谁了。
肯定是朱高煦与朱高燧两兄弟。
將灯光熄灭,三人也从院墙边走到了院子中央。
“陛下,此行莫非有著要事。”
他之前已经和朱高煦打过招呼了,別晚上来。
现在不仅晚上来,还翻墙。
这肯定是有大事。
朱棣点了点头,掸了掸身上的尘土。
“是,店家,我此行確实有著要事,我们还是进屋详谈吧。”
將永乐朝三人引向餐厅的过程中,张泊猛然想起,老朱今日可是住在他这啊。
喔嘘。
朱棣这算不算自投罗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