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见院子里灯火通亮,时不时还传来哭腔。
然后,他就见到,有一位將领模样的人,带著几十人来到了他的屋子前。
“你们是何人,为何闯入本首辅的府中!”
“首辅?很可惜,过了今晚你就不是了。”
徐达从人群中走出,冷漠的眼神注视著温体仁。
温体仁看著面前之人,属实陌生,不过在见到他身后那一人时,脸上却是露出了见到熟人般的神情。
“魏国公,不知此行前来我府中所为何事?”
徐弘基见状,也不说话,目光看向前方的先祖。
温体仁也是注意到了徐弘基的这一番动作,他的目光同样落在了队伍前列的徐达身上。
对於眼前之人,他属实没有什么印象。
“阁下不知怎么称呼,今日来到府上,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徐达脸上露出一抹笑容,但是这抹笑容却令得温体仁打了一个寒颤。
他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
而接下来对面老者的一番话,更是让温体仁如遭雷击。
“温首辅,念在你时日无多,那將名字告诉你也无妨,记好了,我的名字乃是徐达。”
徐达!
魏国公徐达!
什么情况!
魏国公徐达,不是早死了两百多年了吗?
为什么会出现在此地?
瞬间,他想起了之前看到的太祖皇帝的那一幕,以及刚刚徐弘基看向徐达的眼神。
该死的,不会吧。
难道太祖真的来到了崇禎朝,还將魏国公徐达带来了。
当然,温体仁好列也是在宦海经歷了颇多,他还是强行镇定的说道。
“魏—魏国公,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是大明首辅,之前可是一直兢兢业业帮陛下处理著政务呢。”
徐达对此冷哼一声。
“温首辅,不好意思,我乃是奉命行事,至於之后该如何处置,还看陛下。”
温体仁如丧考姚。
他当然知晓徐达口中的陛下不是指如今的陛下,而是太祖皇帝。
而以他这些年所干下的事情,只怕—
温体仁抬起头,想要找寻一条逃离之路,但是奈何周围密密麻麻的士卒看的温体仁头皮发麻。
他明白,今日这祸,是躲不过去了。
早知道,在察觉到异样的时候,他就应该壮士断腕,捨弃首辅之位,离京师远远的。
而不是贪恋首辅之位,最终落得此等下场。
最终,温体仁被两位士卒架著离开了宅邸,只留下了一扇开的大门。
这一夜,註定不平凡。
整个大明迎来一场大换血。
建安十三年,江夏。
“子仲(麋竺),你说周瑜邀请我前往东吴议事?”
“是的,主公。
“大哥,那周瑜是否是要取你的性命。”
关羽上前一步说到。
“根据书中所言,確实如此。”
张飞在一旁愤愤不平地说道“哼,这周瑜小儿,竟然如此大胆,大哥我们一同过去如何?”
“三弟,不可鲁莽,一同过去未免大张旗鼓,江夏等地还需要你等驻守,就根据书中所言,云长跟隨我前往即可,翼德子龙,你们两人留守江夏,子龙平日里行事稳妥,切记要劝说翼德平日里切莫贪杯误事。”
“是。”
“大哥,现在东汉的酒可入不了我的法眼,我只喝店家的酒,大哥就不用担心我喝醉的问题了。”
刘备无奈地摇了摇头,略微准备一番,便与关羽踏上了前往东吴的船只。
几日后,东吴,水寨中。
一位身长七尺,容貌颇秀,眉如羽毛,目若朗星之人坐与帐中。
其正是如今东吴的大都督,周瑜周公瑾。
就在其翻看著记录著曹操动作的简读之际,一位士卒快步跑入帐中。
“报!刘豫州已抵达水寨前。”
周瑜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激动之色。
可把刘备给盼来了。
刘备乃是世之梟雄,对於东吴来说,乃是一个极大的祸患。
刚好,趁著此等机会,將那个刘备引来,趁机杀之,为东吴除一祸患。
具体的计划他都已经想好。
刘备过江,先以盛宴款待,席间歌舞助兴,之后趁其不备,摔杯为號,即可將刘备拿下!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周瑜还是开口询问道。
“刘备率多少兵士过江?”
“只有二十余人”
“哦?”
这下子,周瑜的脸上到时浮现出一抹怀疑的神色。
片刻的时间后,周瑜就下了决断。
“传令,酒宴当中,看我摔杯为號,不得有误。”
“是!”
刘备立於船头,看著东吴一方军容肃穆,他不由得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周公瑾真乃將才也。”
关羽眯起眼晴,看著不远处,就见到一身白袍的周瑜嘉立在岸边。
“大哥,周都督出寨迎接来了。”
船只靠岸,刘备迅速地走至周瑜身前。
周瑜拱手微笑示意。
“玄德公屈尊过江,瑜万分荣幸,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大都督军容严整,名不虚传,备不才,何烦將军重礼接待?”
面对著刘备的夸奖,周瑜很是受用,脸上不自觉的浮现出一抹笑意。
隨后,他的目光也是注意到刘备身旁,一位面如重枣,神色冷峻之人。
直觉告诉他,此人不好惹。
周瑜收起了笑容,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与此同时,关羽那冷冽的目光也在注视著周瑜。
眼前之人,著实可恶,竟然想效仿当初项羽的鸿门宴,將大哥骗过来杀之。
要不是顾及到结盟事宜,他定要对方好看。
想到这,关羽扶了扶掛在腰间的佩剑。
这时候的周瑜也是恢復了之前的神態,微笑著对著刘备说道。
“玄德公乃当世之英雄,礼当如此。来人!酒宴摆上。”
“是。”
之后,周瑜一个“请”的手势,邀请刘备前往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