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这个—確实还有——”
“我不信。”
“这样吧,我將另一株再拿给你看看。”
“好。”
將袁领进屋子,张泊便前往厨房里去拿人参。
这种好东西,他肯定不会嫌多的。
因而,之后又问李承乾要了一些。
事实上,他厨房的冰箱中,不止一株,还有著三株,除此之外,还有著其他一些孙思邈之前送的药材。
在张泊前往厨房拿人参的同时,袁也在屋內好奇地打量。
很快,她就发现了在一面墙上掛著的各式各样的物件。
“这就是秦爷爷说的那个墙了吧。”
袁来到墙跟,抬眼望去,就见到一副有些熟悉的地图。
“这是坤舆万国全图?是明万历三十六年的宫廷彩色摹绘本,这顏色,这材质,
这么这么像真的?”
袁秦有些不敢確定。
现在国內的唯一一副坤舆万国全图可是越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观察了些许时间,袁无奈地摇了摇头。
將目光地图上移开,看向了墙上的其他物件。
一眼看上去,仿佛全是工艺品。
但是她可没有忘记秦爷爷和她讲的话。
“啊,你去小张老板那,可一定要看看他的那面墙,会让你大开眼界的。”
想到这,袁將墙上的展示物品都拍照留存。
这时候,张泊从厨房走出,手中还拿著一个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地保鲜膜。
见到袁在看著那面墙,张泊走到她的身旁。
“诺,这就是我的人参。”
张泊將保鲜膜拆开,露出了里面的人参。
秦募的秀脸上罕见地露出了惊的神情。
她没想到眼前的老板竟然还有一株如此品质的人参。
不过,用保鲜膜—未免“小张老板,为何你不將这人参晒乾保存呢。”
“因为我过些时间,可能会用这人参泡酒。”
用这人参泡酒秦秦看著张泊手上如同四五个巴掌大小版的人参,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那小张老板,你可知这人参是什么品种。”
“额,不清楚,我爷爷留下的。”
“那行吧,对了,小张老板,这墙上的东西?。”
“全是我爷爷留下的,我也不知道真假。”
別问,问就爷爷留下的。
秦一阵沉默,
“那现在,是不是可以將这人参带回去给秦大爷了。”
“好。”
隨后,袁走出农家乐,转身看著眼前这座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农家乐,眼中充满了好奇。
看来她的这次临台市之行,註定不平凡了。
与此同时,永乐五年,应天府。
朱高有些鬱闷地从紫禁城走出,
就在刚刚,他被爹传召入宫,去询问二哥的下落。
天地良心,虽说他与二哥流一气,但是二哥消失十余日的时间,他是真的不知道二哥去了哪里。
结果他的狡辩在老爹看来,就是为二哥做掩护,將他臭骂了一顿。
想到这,朱高决定,前往汉王府转转。
朱高燧骑马赶到汉王府的门口,刚准备进去,就见到不远处的街道有一人骑马赶来。
他眯起眼睛一瞧,瞬间眼睛就瞪大了。
二哥回来了。
朱高煦行至自家门口,就见到了老三朱高的身影。
“矣,老三,你怎么来了。”
“二哥,先別说我怎么来了,我倒要先问问你,这段时间去哪里了。”
朱高煦左右观察了一番后,一脸神秘兮兮地和朱高燧说道。
“老三,走,进府,待会和你解释。”
朱高煦如此紧张不是没有原因,他可是知晓自家老爹的锦衣卫可是无处不在的。
虽然朱高燧心中有所疑惑,但是他还是毫不迟疑地跟上了朱高煦的步伐。
回到府上,朱高煦第一时间就將背上的双肩包解下。
看著二哥解下的双肩包,朱高燧的眼中闪烁著好奇的光芒。
“二哥,这是?”
朱高指著黑色双肩包说道。
“老三,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包裹,不过嘛,里面的东西才是重中之重。”
里面的东西?
朱高燧看到,自家二哥有些生疏地拉开了双肩包的拉链,整个包裹也隨之开。
確实神奇。
“诺,老三,这还是我答应你的望远镜。”
朱高煦从背包中掏出一个望远镜递给朱高。
这下子,朱高燧脸上的疑惑一扫而空,紧接著一脸惊喜地接过望远镜,爱不释手地摆弄起来。
“谢谢二哥。”
“老三,这里还有,这是对讲机,这是电池,至於用途———“”
朱高煦为朱高燧解释了一番。
原本望远镜就已经让朱高燧喜出望外了,谁曾想,还有意外之喜。
“二哥,你是说,我在赵王府,你在汉王府,我们能够通过此物进行对话。”
看著一脸激动的朱高燧,朱高煦的嘴角上扬,点了点头。
“没错,老三,就是如此。”
朱高燧按著对讲机的按键,头也不抬地对著朱高燧说道。
“二哥,莫非此物你也是从番人那获得,不知那番人在哪,可不可以介绍给我认识认识。”
看著自己面前的朱高燧,朱高煦在某一瞬间確实生出了將后世之事告知对方的想法。
毕竟两人的关係確实不凡,从小两人就是一伙的,一起逃课,一起被打,与老大截然不同。
之后更是在靖难之役中跟隨在老爷子的身侧,两人不仅是亲兄弟,还多了一份在战场上的情义。
但是朱高煦沉吟了一番,还是暂时放弃了將此事告知朱高燧的想法。
老三的大嘴巴,实在是让他有些顶不住。
万一老三泄露此事,那不就完续子了。
“这个嘛,暂时保密。”
朱高燧第一想法,就是眼二哥有事在瞒著自己。
不过,既然二哥不愿多说,那他也不会刻意地询问。
“对了,老三,《永乐大典》现在还在文渊阁中编写吧。”
朱高燧的目光从手上的对讲机中移开,有些不解地看向自家二哥。
自家二哥这是怎么了,他以前可从来没有关心过《永乐大典》的事宜,今日却破天荒地询问起了《永乐大典》。
“是在文渊阁中,二哥,你询问此事为何。”
“咳咳,我要去监督一下《永乐大典》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