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街面之上,哪里还有壮汉的影子。
这么说来,对方確实是古人无疑。
但是为何刚刚听到自己呼喊他的声音,他却直接跑掉了呢。
张泊带著种种疑问,回到了石桌旁。
刘据此刻在石桌上翻找著什么。
“小据,怎么了。”
“兄长,刚刚那人,將我的望远镜给带走了。”
我去,那人未免太不道德了吧,竟然偷东西。
就这,还是歷史留名的人物?
不过,说不道德也不对,最起码,对方用金子给他结帐了。
只可惜,啥消息都没有打探出来那就只有等那壮汉下次再来了。
“小据,走,我去仓库里再给你拿一个。”
“谢谢兄长。”
拿出一只崭新的望远镜,交给刘据。
“对了,小据,此行回去之后,记得和马皇后与冠军侯说一声,该来我这一趟了,我们要准备出发,去为他们两人看病了。”
“是,兄长。”
永乐五年,应天府,外城。
大明永乐皇帝朱棣的第二子朱高煦正骑著马匹,志得意满地行走在官道之上。
他从怀中掏出之前刘据的望远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此行不错,竟然收穫了如此重要的宝贝。
朱高煦越看越爱不释手,接下来的去处,他都已经想好了。
那就是他三弟的宅邸。
两刻钟的时间后,朱高煦来到赵王府。
翻身下马,几个大步之间,就迈入了赵王府。
“老三,老三。”
“二哥,啥事啊,莫不是又要联合我去老爷子那闹腾,我先说好,我可不去。”
大明永乐皇帝朱棣的三子朱高燧从另一处院落走出,显然对於自家二哥来此的目的有著不小的怀疑。
“老三,你在想什么呢,我怎么会是那种人呢。”
朱高一脸不信地看向自家二哥。
自家二哥什么德行,他能不知道?
就因为当初老爷子將大哥定为太子,將他定为汉王。
这几年他没事就去找老爷子闹腾。
“老三,被你一打扰,差点忘了正事。”
朱高煦说完,从怀中掏出望远镜。
“诺,看看吧。”
“二哥,这是啥。”
接过朱高煦递来的望远镜,朱高有些不明所以地说道。
“你看啊,是这样用。”
在朱高煦的演示下,朱高燧很快就明白了如何使用。
看了几眼,朱高燧很快露出了和之前朱高煦一样的神情。
二————二哥,此物为名太过神奇了,不知此物你是从哪获得的。”
“那自然是从————番人那获得的。”
联想到自家老三的“大嘴巴”,朱高煦还是决定暂时不告诉他这件奇物的来歷。
“番人———那二哥,你能不能给我也整一个。”
“行,我再去问问那番人,看看还有没有,不过,此事记得保密。”
他也確实想要再去一趟那处食肆,顺便问问那个孩童,那望远镜是从何而来。
在这之前,先过过癮。
“这是当然,你老弟我的嘴最严实了。”
朱高煦此刻露出了和之前朱高燧差不多的神情。
骗二哥可以,別把自己骗了。
洪武十五年,应天府。
今日的应天府,发生了一件不算大,也不算小的事情。
朝廷又开始发行宝钞了。
对於这个消息,大多数人是之以鼻的。
上过一次当还不够,还想再上一次当?
因此,大多数人都对此无动於衷。
应天府,一间酒楼之中。
“你听说了吗,朝廷又发布了大明宝钞。”
“啊?现在谁还用大明宝钞啊,之前发行的一贯宝钞,现在价值仅仅有五百文,一百文的大明宝钞,仅仅有五十文,价值几乎都降了一半,说不定將来啊,连一半的价值都没有了,这谁敢用啊,狗都不用。”
“据说,这大明宝钞与之前的大明宝钞截然不同了。”
“这你都信,换汤不换药罢了,难道还能玩出来?”
“还真不一样,根据城门口告示上所获取的消息,似乎这次发行的大明宝钞能够兑换成铜钱了。”
“能够兑换铜钱,真的假的?之前可是不能兑换宝钞的。就在不久前,有人大肆低价收购宝钞,我將手中的宝钞卖了,如此看来,血亏。”
“应该是真的吧,我还没有来得及去,听说要兑换的话,是去朝廷的宝钞提举司去兑换,也不知道真假。”
“既然有告示,那想来就是真的,还愣著干嘛,快点去兑换啊,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呢。”
“行行,那快走。”
与此同时,宝钞提举司的门口,正人头攒动,数十位的百姓正扬著手中的大明宝钞,
想要兑换成铜钱。
所幸现场有著士卒在维持著秩序,也就没有发生严重的事故。
李承乾看著手中著薄薄的一张纸,脸上也是浮现出无限的感慨。
谁曾想到,这薄薄的一张纸,就价值一贯。
如今看来,大明確实算是走在了大唐的前列。
帮助大唐来实验纸钞的可能性。
一旁的朱標看著眼前人头赞动的一幕,脸色异常平静。
虽然如今看似送出去不少的钱財,但是如店家所言的那样,只要建立起纸钞的信用,
那么,將会有很多人愿意將铜钱兑换成纸钞的。
只要能够稳定下来,那对於大明来说,可以算作是变相地增加收入了。
“高明,我们走吧,接下来,为你介绍一番我的家眷。”
经过两刻钟的行程,两人已经到达了太子府。
“殿下,您的意思是说,將雄英接到宫中?”
吕氏有些不解地向朱標確认道。
朱標点了点头。
“殿下,你日夜为国事操劳,將雄英接到宫中,会不会—”
虽然吕氏说话极为平静,但是她额头上留下的滴滴汗珠也是说明了她心底的慌张。
难道殿下发现那件事了?
“关於此事,不用担心,我心里有数。”
殿下都这么说了,吕氏也选择了闭口不言。
只期待不要东窗事发就好。
就这样,朱雄英便跟隨著朱標返回了紫禁城。
三人同乘一辆马车,朱標也开始第一次为朱雄英介绍起李承乾的身份。
当得知眼前的的年轻人是大唐的废太子李承乾时,朱雄英瞪大的双眼。
作为大明皇长孙,將来的大明太子,学习歷史上各位太子的得失,算是必修的功课。
因而,对於眼前的这位大唐废太子,朱雄英也算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而且,在他得知自己能够前往所谓的大唐之际,那张开的嘴巴,都快要塞下一个鸡蛋了。
“朱兄,看起来,我的名声似乎在大明也极为响亮呢。”
看到朱雄英看著自己一脸难以置信的神情,李承乾倒也是开起了玩笑。
“高明,你可不要妄自菲薄,现在的你,可与歷史上不一样了。”
隨后,朱標转过头来,向看朱雄英叮嘱道。
“雄英,此行前往大唐,切记,不可鲁莽行事,要听高明的话。”
虽说这消息对於朱雄英来说极为震撼,但是面对著父亲的告诫,朱雄英同样收起了之前吃惊的神情,对看朱標郑重的回覆道。
“是,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