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召集人手
崇禎八年。
这些时日,诸位大臣均察觉到现在的大明,有了一丝不对劲的地方。
起因便是两件事。
一件事是闯贼攻进中都凤阳,毁坏皇陵,烧杀抢掠无数。
在诸位大臣们看来,恐怕这次也將会有不少人倒霉。
但是並没有。
陛下只是身著素服到太庙祭告祖宗之灵,然后,便没有然后了,一切从常。
甚至陛下没有一点慌乱。
也没有询问他们该如何是好。
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
另一件事,就是內阁首辅竟然温体仁因病休整一段时间,这不由得令眾大臣均是浮想联翻。
在这位首辅如日中天的时候提出修整,究竟他自己想要修整,还是陛下想让其修整。
这就不得而知了。
紫禁城,武英殿中,目前正聚集著一群人。
老朱,朱標,宋应星,涂绍,朱由检,王承恩均在此,只不过他们的分工明显不同。
老朱父子二人紧挨著坐在一起,两人的目光同时聚焦在朱標的手机之上,谈论著手机上的官员认命事宜。
宋应星与涂绍二人,坐在老朱等人的不远处,时不时回答一些老朱所提出的问题。
涂绍虽然脸上极为克制,看起来极为平静,但是他紧握的双手来看,他还是有著些许紧张。
毕竟眼前之人可是大明的开国皇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啊。
不过,联想到刚刚太祖皇帝提到的几个人名,涂绍的紧张舒缓了不少。
陈子壮,万历四十七年榜眼,官至礼部右侍郎,但是不久前陛下除名,下詔狱,多亏了眾大臣相救,这才得以倖存,目前正閒赋在家。
孙传庭,三甲四十一名,名声不显,他之前也並未和其有过太深的交集,同样閒赋在家。但是从太祖皇帝对其的重视程度上来看,其恐怕之后也会成为朝廷的一方大员。
除此之外,还有著吴阿衡,邵捷春,樊一等一眾与他同样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
根据好友宋应星之前所言,涂绍也是意识到,他的这些同袍將会在歷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
秉笔太监王承恩此刻与涂绍一般,也是有著些许紧张,额头与手心也都渗出了点点汗珠。
不仅是因为宦官这个不被太祖待见的身份,而且王承恩的目光落在了手中的手中那薄薄的一张纸上。
理智告诉他,他手上的这份名单,恐怕会是决定大明未来走向的名单。
这也是他身为秉笔太监多年,依然如此紧张的原因。
至於朱由检,则是僵硬地坐在那里,他倒没什么事,只不过要经常面对老朱那杀人的目光。
隨著老朱的手指划到资料底部,他脸上的阴鬱神色都已经快压制不住了。
不得不说,店家为他准备的资料十分的详尽,几乎已经將大明崇禎朝所有有记录的官员都囊括其中。
而且,这还不是一份简单的名字资料,还包括具体的生平。
这就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名字一带而过的大臣自然就没有什么价值,显然在位没有政绩,这老朱自然不会考虑。
但是有名声的官员,绝大数都属於奸臣的行列。
就例如之前跑路的首辅温体仁。
和这样的虫在一起,怎么能治理好大明呢。
至於一些稍微能够称得上肱股之臣的大臣,几乎就没人在大明的核心决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