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向诸位宗室求救,但是奈何,宗室们理他都不理。
叔叔福王占据膏之地,家中钱財,何止百万两。
但是面对他的求救,置若罔闻,如同没听见一般。
虽然他十分气愤,但是也无可奈可。
总不能同建文帝那般,对叔叔动手吧。
那样毫无疑问,將会是危如累卵的大明雪上加霜。
而一旦处理不好灾荒问题,就意味著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灾民,接著就会爆发农民起义,其中闯贼高迎祥更是其中的依依者。
自崇禎元年到如今的崇禎八年,这位农民起义军的首领,甚至已经攻下了不少大明的地图。
如果仅有內忧也就罢了,问题是现在大明还面临著外患。
辽东的后金。
谁曾想到,当初在奴儿干都司管理下的女真部落竟然发展成如此规模。
不仅一统辽东,而且还携带了无可匹敌的气势进犯大明。
朱由检不由得生出了一股无力之感。
回想起大明的种种过往,朱由检默默地嘆了一声气。
想当初太祖征討北元,成祖五征漠北,宪宗犁庭扫穴,武宗应州之捷。
大明本来对北方游牧是属於完全碾压的姿態,怎么到他就,就变成了如此状况。
难道是他做错了吗。
或许不该杀袁崇焕?
崇禎越想心头就愈是烦躁,所幸站起身,准备离开武英殿去散散心。
就在此刻,一位宦官模样的手捧一份奏疏,缓步走入殿中。
“参见陛下。”
来人不是別人,正是如今大明如今如日中天的秉笔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你来的刚好,刚好陪朕走走。”
王承恩低头自视地面,脚步並没有移动。
他身为秉笔太监,职责就是收到內阁审批好的奏疏后,再由他审批一遍,之后选择性的交予陛下查看。
就在刚刚,他在內阁呈上的奏疏之上,发现了一则令他大跌眼镜的消息。
四川督学涂绍的奏疏上,记载了一件即使是他,也拿不定主意之事。
他说,洪武皇帝来到了大明。
虽然这对他来说荒唐至极,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涂绍身为四川督学,不仅奏疏中言辞恳切,甚至奏疏中都拿身家性命做担保了。
他身为陛下,身为大明的秉笔太监,觉得此事应该交由陛下定夺。
“陛下,臣有事要奏。”
已经走至王承恩身边的崇禎一边向殿外走去,一边说道。
“说罢,究竟是何事。”
王承恩跟上朱由检的步伐,考虑了一番措辞,这才缓缓开口。
“四川督学涂绍呈上奏疏,说说“別吞吞吐吐的,涂绍怎么了”
涂绍崇禎还是印象蛮深的,一方面,四品官,朝廷本就不多,另一方面,对方可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土,这是万历时期最后一次科举,为大明输送了海量的人才。
现在大明的中坚力量几乎全都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
“涂绍说,他的好友宋应星,有办法拯救大明,而那办法,是將我大明的太祖高皇帝带来崇禎朝。”
本来朱由检离开的的脚步瞬间止住,转过头来,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向说话的王承恩“王承恩,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