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內道,东受降城。
李光弼驻守在东受降城跟史思明隔河对峙,他忍不住喉声嘆气道:“这史思明真是学聪明了,我本以为他会趁著军心不稳前来攻城,不曾想到他居然如此从容不迫。”
浑跟隨在李光弼的身边,他皱著眉头说道:“节帅,史思明向来是以勇猛而著称,
我看这不是他的做法,就怕背后是有高人指点啊!”
“这话怎讲?”
李光弼想要听听浑城究竟有何看法,他在王承业投降后接任河东节度使的官职。
浑略微忧愁苦笑道:“节帅,您觉得这天底下除了安禄山之外,还有多少人能够使唤得动史思明?又或者是还有谁能让他心甘情愿听从命令?”
“姜天骄!”
李光弼顿时猜到史思明背后的人。
浑城对此微微点头说道:“我记得史思明本来是平卢兵马使,可是安禄山在造反前居然把他调任静边军使,据传这是姜天骄亲自所荐。”
“若非史思明死守在静边军城,河东军和朔方军早就打入河北大地,哪里还会在河东道磨磨蹭蹭,以至於最后功亏一簧。”
李光弼认为浑说得有理,他情不自禁苦笑道:“这姜天骄乃是安禄山魔下第一驍將,他在造反前带兵平定契丹和奚人。”
“他在造反后率兵击败封常清攻克武牢关,而后在陕郡击溃高仙芝十几万大军,害得主帅荣王李琬死於非命。”
“在这之后又是全歼哥舒翰所部二十万唐军,一战攻取潼关拿下长安,威震四方。”
“如若像你所说那样,这史思明背后的人真是姜天骄,那么我等可要遭殃啦。”
虽然浑早就听说过姜天骄的威名,但是还不知道他有多少本事,隨即略微好奇问道:“节帅,莫非这姜天骄比您还要厉害吗?”
浑城认为李光弼是这天底下最出色的统帅,哪怕是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也无法跟他相提並论。
“这实在不好说啊!”
李光弼从来没跟姜天骄对阵过,他自然不敢隨意夸下海口。
浑听到这番言论著实感到非常震惊,他实在有些不解问道:“节帅,我曾经观察过这姜天骄的过往战役,他好像很少有过两军对垒排兵布阵,像他这样的人有什么值得忌惮?”
李光弼非常清楚姜天骄的可怕之处,尤其是他从对方身上看到王忠嗣的影子,这种对於战场细节精算到极致的人最为可怕。
“这姜天骄自翊为算无遗策,从他担任榆关守捉使开始算起,他从来就没打过一场败仗。”
“哪怕是安禄山在天宝十载討伐契丹中损兵折將,可唯独他所部人马能够一军独全,
保护主帅平安归来。”
“胜败乃兵家常事,一个会打胜仗的將军不算什么,一个不打败仗的將军才是难得。”
“与其说他很少有过两军对垒排兵布阵,倒不如说敌人在他面前根本没机会排兵布阵!”
浑年轻气盛自然不服气,他同样也是盛唐名將之一。
十一岁跟隨父亲浑释之参加例行防秋。
十二岁在朔方军中立下跳荡功。
十四岁隨父战伐,破贺鲁部,下石堡城,收龙驹岛,勇冠诸军。
十八岁亲自率领朔方军深入漠北草原大破阿布思部,並且还能做到大胜而归,由此可知这人究竟有多猛,这妥妥就是冠军侯霍去病重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