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郡。
新任东郡都尉张辽,在得知刘岱起兵后立刻赶往了白马。
这本来就是提前安排各部奔赴各郡的原因,刘备知道随时可能发生叛乱,需要及时镇压。
到了白马县,张辽身先士卒领甲士冲阵,只一次冲锋便击破了桥瑁组织起来的民兵部队,并一路追着桥瑁杀到燕县。
桥瑁手里有两千余人,但在张辽面前甚至连阵脚都扎不住。
刘岱在燕县接应了桥瑁,见张辽兵不过八百,便试图与桥瑁合兵一起出战灭了张辽。
“使君不可啊……那张辽骁勇,不可正面与敌……”
桥瑁刚被揍了,知道张辽厉害,打算阻止刘岱。
但刘岱觉得桥瑁好像有点看不起自己:“吾等合兵五千有余,还怕区区八百人?桥元伟,你是在小觑吾吗?”
“瑁无此意,但战事不由兵力多寡啊……”
桥瑁摇着头,确实不太好说,因为他自己刚吃了败仗,败军之将论战确实没什么说服力。
“兵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如今吾等数倍于敌……元伟莫要推诿,与吾杀出歼敌!”
刘岱打算强行让桥瑁一同出击。
“……某部曲身疲胆丧,此时恐无心出击……”
桥瑁觉得不妥,打算固守不出。
但刘岱比较刚,一看桥瑁连一起出兵都不肯,感觉桥瑁靠不住:“若是此时不出,受区区八百人所困,待刘备援军来此,那我等还能有何作为?!你当真不出?!”
“此时真不可出,部曲力竭,士气低落,出则自乱啊!”
桥瑁摇头解释着。
其实桥瑁说得没错,他的部队刚被张辽追杀了好几十里,现在确实是又没胆气又没体力,出兵只会自乱阵脚。
可刘岱眯起了眼:“你若不能尽力,那吾拿你何用?”
说罢,一剑捅进了毫无防备的桥瑁胸口。
杀了桥瑁之后,刘岱自去组织了所有人,让自家部曲逼迫桥瑁部下的疲兵,打算逼着所有人一同出城以人数优势击破张辽。
可桥瑁的残兵根本无心作战,而且他们对张辽部队的畏惧程度远高于刘岱的部曲。
刘岱逼迫他们出营列队没问题,但逼迫他们出城作战可就不行了。
城门刚刚打开,燕县就发生了一场本不该有的内讧,桥瑁的残部堵着城门死活不出去。
本来张辽区区八百来人,拿县城是没什么办法的,张辽都已经派人求援了。
可一看城门口内讧,这完全就是中大奖,张辽立刻率部抢攻,带着手下精锐冲到了城门洞里。
让张辽这种猛男冲到了城门内,那结果就悲剧了。
桥瑁的残部本就胆怯,被吓得纷纷逃窜,把刘岱的部队一起冲得混乱不堪。
眼见确实不敌,刘岱转头便跑,换了小兵装束,领着几百残部从另一个城门出了城,随后向山阳方向逃去。
其实此时逃往南边的陈留更容易,但刘岱信不过张邈,他更愿意相信鲍信。
张辽人少,没法封住所有城门,只能先收复县城安定民心。
虽然没能干掉刘岱,但至少用极短的时间控制了东郡,也算是扩大了刘备团伙的实控地盘。
……
河北和东郡都还算顺利,而山阳那边,张飞遇到了点麻烦。
他遇到鲍信的阻击,被卡在巨野县北部不得寸进。
鲍信的部队规模,出乎了张飞的想象——鲍信竟然在巨野一带组织起了一支将近两万人的大部队。
收到张飞回报后,刘备想了很久,决定让张飞退到东平寿张,采取守势,顺便接应张辽实控整个东郡。
先把好消化的消化掉,难搞的那些等兵力充足后再说,否则分兵守备太多地方反而会处处都薄弱。
目前,冀州魏郡、清河(甘陵国已除),兖州东郡、东平、济北,以及整个青州都属于完整控制区域,也就是黄河中下游两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