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营路上,陆沉舟召来赵云。
“此战虽胜,但北魏主力尚在。”
“你立即派人打扫战场,清点缴获,特別是...”
“留意是否有与我军制式相同的箭矢。”
赵云疑惑:“元帅怀疑...”
“去吧。”
陆沉舟没有多言,只是疲惫地挥了挥手。
回到中军大帐,他终於支撑不住,瘫倒在床榻上。
陆沉舟气若游丝:“燕子,去请思思过来。”
“秘密行事,不可惊动他人。”
杨燕会意,马上著手办理。
待他离去,陆沉舟艰难地挪到案前。
取出一张新的信笺,颤抖著写下了遗书。
他时日无多。
重活两世已经知足了。
要死,他也要死在战场上。
帐外传来脚步声,他迅速將信笺藏入怀中。
进来的是杨思思,看到陆沉舟的状態,顿时满眼疼惜。
“將军,您这是何苦啊...”
陆沉舟虚弱地笑了笑:“我还能撑多久?”
杨思思把脉片刻,面色越发沉重。
“您內伤积重,加上旧疾復发。”
“若静心调养,或可...或可延寿半载...”
“半载?”
陆沉舟闭上眼睛:“够了...足够我平定四国之乱。”
杨思思配好药剂,又取出银针为陆沉舟施针。
片刻后,他的脸色稍有好转。
“思思...”
陆沉舟突然抓住她的手:“我有一事相托。”
“將军请讲。“
“若我突然离世,你將这封信亲手交给贾三。”
陆沉舟从怀中取出刚写了一半的信。
“记住,只能交给他一人。”
杨思思郑重接过:“思思以性命担保。”
陆沉舟点点头,疲惫地闭上眼睛。
两人悄然退出,留他小憩。
帐內重归寂静。
只有陆沉舟微弱的呼吸声。
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两世的走马灯在眼前划过。
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陆沉舟猛然惊醒。
杨燕匆匆入內:“大帅,探马来报。”
“北魏大军已至百里外,预计明日午时抵达!”
陆沉舟强撑起身:“传令眾將,一个时辰后中军大帐议事。”
“另外...”他压低声音。
“秘密监视曹渊的一举一动,切莫打草惊蛇。”
杨燕领命而去。
陆沉舟拖著病体走到地图前。
凝视著北魏来的方向。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可能活不到战爭结束的那天了。
但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他必须为年轻的时代。
为这个国家,扫清儘可能多的威胁。
黑甲军势如破竹。
七天之內已经攻下贺兰山关隘。
北魏各地诸侯纷纷举兵勤王。
大汉周遭边境其余三国纷纷响应。
半个月后。
贺兰山关隘,中军大营。
陆沉舟展开地图,手指划过山川河流。
“北魏坚守待援,意图消耗我军輜重。”
若是还年轻,他肯定不会担心这个。
关键是,他现在耗不起了。
“此次交战,我发现北魏勇猛善战,但缺乏谋略。”
“我军可佯装內乱,诱其深入...”
他的声音越来越弱,不得不停下来喘息。
赵云和几位將领这才注意到他的脸色惨白如纸,唇边隱有血跡。
“明公!”
“大帅!”
陆沉舟摆摆手,安抚眾人:“无妨。”
“我已命人放出消息,称我病重垂危,军中內訌。”
“北魏必会趁机大举进攻。”
“届时你率主力埋伏於狼啸谷两侧,待敌军过半,以火攻之。”
赵云眼中含泪:“明公,您应当回京养病,这里交给末將...”
陆沉舟突然抓住赵云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
“子龙,我死之后,由你接掌帅印。”
“这面旗...”
他看向了帐內那面绣著工农標誌的大旗。
“你要让它继续飘扬在大汉的上空。”
赵云泪如雨下:“末將...末將怕辜负明公重託...”
“我陆沉舟看人从不出错。”
他露出一丝疲惫的微笑。
“这二十年来,你我征战沙场,未尝一败....”
“如今...咳咳...”
一口鲜血喷在地图上。
诸位將领均是一惊,连忙站起身来。
赵云急忙扶住摇摇欲坠的陆沉舟。
“明公,您还是听赵將军的吧!”
“是啊,此战有我们在此,定能凯旋迴京。”
陆沉舟却推开赵云,挺直腰板。
“传令全军,准备迎敌。”
“我死也要死在衝锋的道路上。”
三日后,狼啸谷。
北魏如陆沉舟所料。
听闻大汉军中內乱,主帅病危,果然倾巢而出。
十万铁骑浩浩荡荡开进峡谷,为首的正是北魏皇帝元继。
陆沉舟站在高处。
望著如潮水般涌入峡谷的敌军,嘴角浮现一丝冷笑。
那面红色大旗在身后猎猎作响。
从远处看,这位老元帅威风凛凛,丝毫看不出是个垂死之人。
“报——”
“敌军已过峡谷中点!”
陆沉舟高举佩刀:“点火。”
霎时间,峡谷两侧火箭如雨。
事先埋好的火油被点燃,形成一道火墙截断北魏退路。
与此同时,滚木礌石倾泻而下。
北魏大乱,人马相践。
元继怒吼连连,却无法组织有效抵抗。
“儿郎们,隨我衝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