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奇葩手段,出自林府
只见那帮僕人,將自己的背篓挡布掀开,露出一个个头小身大的不倒翁,全部倒入了清澈的河水中。
这下连林黛玉都来了兴趣,猜想著,这是干什么。
僕人们一边倒,一边一人一句的吟诵著诗句。
这人说道:“由来腰不折,休笑腹偏空。”
那人就高喊:“鬢任添新雪,身羞拜下风。”
接著就有人说:“推排终莫屈,倔强敦能同。”
“丸泥附足巧妆成,召侮频频意趣横。”
“为负儿童欢喜债,不辞老大骨头轻。”
一人一句像似排练好的一样,待四五十人將篓中不倒翁倒完,又返回而至,没想到又是满满一背篓不倒翁。
只见五顏六色的它们在碧波中荡漾,隨波起伏,颇有意思。
这时,一管家打扮的人,在一轩中高喊,“前日吾家桐伟昂老爷,在此醉酒赏景,忽觉河中碧波荡漾,稍显单调,本想购置百鸟铺於水面。”
“幸得范和泰先生指点,那百鸟过於吵闹不甚雅静,於是出金三千两,特製这水上不倒翁置於河中,隨波荡漾,也算是一景了。”
过往的百姓们纷纷骂娘,这又是一个炫富的狗大户。
“待明日桐老爷与友人畅饮后,眾位想要这不倒翁的,可自行捞取,以作打扰大伙的补偿。”
此话一出,百姓们立马转变口气,纷纷称讚桐老爷的大气和善心。
一个不倒翁拿回家去,给孙儿玩耍也是好的。
更有那家中有船的,早就赶回家,准备驾船来用渔网,打捞不倒翁拿去贩卖。
王熙凤在桥上,听著大伙的称讚声,不由流出羡慕的表情。
【这娘们不至於吧,这些盐商最多是有钱而已,哪有金陵四大家族有钱有权又有势,
难道她没感受过?】
王熙凤还真没有切身感受过,杨州盐商们奢遮的钱方式,毕竟大家族家风不允许这么浪费,他们的底蕴更多在人才培养、权利爭夺和购置由地等地方。
元春省亲的时候,她自己都说了:“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
说起当年太祖、太上皇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我偏没造化赶上。”
也就当时太祖和太上皇巡游江南的时候,『贾、史、王、薛』作为接驾的家族,才著海量的钱財,哄二位开心。
要说大家族不会钱,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是过了那个暴发户的阶段。
他们往往更喜欢名人字画、具有歷史意义的古玩等。
或者说是些独一无二的东西,才能彰显其身份,普通制式能量產的东西,往往被视为低贱之物。
在杨州期间,王熙凤见过,有的盐商喜欢马匹,则专养几百匹各色宝马,每匹马每天要消费数十金,早上群马从城中出,傍晚又从城外入,马的身上布置的五灿烂,观者目炫。
见过有喜欢美貌的盐商出门,从管家、门人直到厨子、女僕,都选用十几岁的面目清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