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第185章 乌尔比的抉择

第185章 乌尔比的抉择

在黑海海峡通往罗马城的漫长路途中,一群身负重责的传令兵,如同风中疾驰的使者,正竭力穿梭於尘土飞扬的小径与蜿蜒的山路之间,他们身上肩负著黑海海峡防线那令人心寒的惨败战报。

他们必须要將这份沉甸甸的战报,以最快的速度送达帝国的首都罗马城,供摄政女王莫米婭等人决策。

他们执行的是古代最为快速的“八百里加急”军情传递方式,每一站换人换马,都是一次生命的接力,新鲜的马匹与精力充沛的信使无缝对接,只为缩短那长达几千公里的距离,让前线的战报儘快送到决策者手中。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近乎极限的传递速度下,这些勇敢的传令兵们一天之內所能跨越的也不过是两三百公里的距离,这相对於他们肩负的沉重战报而言,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他们只能强忍心中的沉痛和身体上的疲惫,日夜兼程,往首都方向疾驰。他们不懂什么战略战术、大国爭霸,他们只能凭军人的天职,去完成自己传递战报的义务和责任。

从遥远而神秘的黑海海峡出发,这条信息的纽带横跨了后世无数国家的版图,它穿过了歷史悠久的希腊,绕过了保加利亚的巍峨山峦,跨越了北马其顿的辽阔平原,又悄然掠过阿尔巴尼亚的秀美风光,紧接著是黑山的幽深峡谷、波赫的战爭遗蹟,再穿越克罗埃西亚的蔚蓝海岸,经过斯洛维尼亚的静謐森林,最终,这条漫长的信息之路穿越义大利北方的繁华城镇,一步步踏入亚平寧半岛那古老而又庄严的土地,直指罗马帝国的心臟——罗马城。

这是一段超过两千公里的漫长旅程,是对人力与意志的极限考验。即便是在星夜兼程、人马不息的艰苦条件下,完成这一壮举也至少需要十天以上的时间。而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任何一点突如其来的变故都可能成为致命的阻碍:或是狂风暴雨的肆虐,或是潜伏於暗处的盗贼的威胁,亦或是道路因天灾人祸而中断,乃至马匹的不慎跌倒,每一项都可能让这原本就艰难重重的传递之路变得更加漫长且充满变数,让战报的送达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如此慢的古代信息传递机制,无疑为华朝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棋局中开闢了一片宝贵的战略空间。在华朝早年精心编织的布局之下,一群经过严格筛选策反与控制训练的精锐罗马籍谍报人员,早已悄无声息地融入了罗马城的心臟地带。他们手中还有无线电报机,成为了华朝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爭中克敌制胜的秘密武器。

这台小巧而高效的通讯工具,不仅具备著跨越千山万水、瞬间传递信息的神奇能力,更如同战场上的灯塔,指引著华朝军队在瞬息万变、危机四伏的战局中抢占先机,確保每一步策略与行动都能精准无误,领先对手於无形之中。

当罗马帝国的传令兵们还在那条漫长而艰辛的信息传递之路上挥洒汗水,以血肉之躯与时间的洪流赛跑,试图將前线那沉痛的战报带回罗马城,以供那些高高在上的决策者们参考与决断时,华朝的谍报网络却已悄然知道了前线战场上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他们通过那台无线电报机,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获知了华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成功跨越黑海海峡的壮举,以及隨后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中华军如何將罗马帝国的八十万大军彻底击溃,仅有寥寥数万残兵败將在绝望与恐惧的笼罩下四散奔逃,如同秋风扫落叶般淒凉无助。

这样的信息优势,不仅让华朝在战略上占据了绝对的上风,更让罗马帝国的决策者们毫无所觉地就陷入了被动之中。他们或许还在等待著那迟到的战报,却殊不知,战爭的胜负早已在无声无息中尘埃落定,华朝的胜利之旗,已在远方的地平线上猎猎飘扬。

华朝这场旨在征服罗马帝国的战役,罗马的惨败程度超乎想像,无论是那曾经傲视地中海的海军舰队,还是其在地面上所向披靡的陆军劲旅,其主力部队均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几乎全军覆没,不是伤亡就是被俘。

即使那些侥倖从黑海海峡那修罗场般战场逃脱的士兵,他们的心灵与肉体均承受了难以言喻的重创,仿佛是从地狱边缘捡回了一条命。他们如同受惊的鸟儿,眼神中满是惶恐与不安,甚至有人因极度的恐惧而精神崩溃,嚇晕在逃亡的路上,昔日的英勇与荣耀在这一刻被彻底击碎。

在逃离那噩梦般战场的漫长旅途中,这些士兵纷纷褪下了象徵身份与荣耀的战袍,换上了平民的朴素衣裳,他们躲藏在偏远的乡村、废弃的屋舍,甚至深山老林之中,只求能在这动盪不安的乱世之中寻得一席安身之所,远离那令人心悸的战火与杀戮。他们闭口不谈与华军交战的惨烈往事,那份曾经的英勇与骄傲,如今已被深深的恐惧与逃避所取代,成为了他们心中永远不愿触碰的伤痛。

隨著主力部队的覆灭,罗马帝国的军事力量所剩无几,只剩下罗马城中那五万禁卫军,如同孤岛上的最后守卫,孤独而坚定地屹立在帝国的首都。他们虽经过严格的训练,装备著最精良的武器,但在如此巨大的战爭漩涡中,这五万禁卫军能否成为罗马帝国最后的防线,抵挡住华军那势如破竹、锐不可当的攻势,却成为了所有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与担忧。

罗马的未来,在这一刻似乎被一层厚重的阴霾所笼罩,让人看不到一丝希望的光芒。帝国的命运,悬於一线,而歷史的车轮,却仍在无情地向前滚动。

而且,即使这五万禁卫军,也並非隶属於皇帝亚歷山大·塞维鲁,也不受摄政女王莫米婭的直接调遣,甚至连那位在政坛上呼风唤雨、权倾一时的罗马帝国首席执政官(相当於华朝內阁首辅)卡西乌斯,也无法对其发號施令,指手画脚。

这些负责守卫罗马帝国首都的精锐禁卫军,他们只忠诚於一人,那便是禁卫军的首领——乌尔比,一个以其铁腕手段与深不可测的智谋,將这支精英部队紧紧握在手中的传奇人物。乌尔比不仅將这五万禁卫军锻造成了他个人的权力基石,更將其塑造成为了他意志的延伸,一支只知服从、不知反抗的忠诚之师。

对於那些胆敢挑战他权威,或是阳奉阴违、不听从他命令的禁卫军成员,乌尔比从不手下留情,他的手段既冷血又残酷,总能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悄无声息地清除掉那些潜在的威胁与不安定因素。

前年,就有两位副统领,因贪婪於更大的权势,妄图发动政变,效忠於皇帝,以期在权力的游戏中更上一层楼。然而,他们的野心与阴谋却未能逃脱乌尔比那如鹰隼般敏锐的洞察。乌尔比迅速联合摄政女王莫米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將这两位副统领及其党羽彻底剷除,其手段之果断、行动之迅速,令人嘆为观止。从此之后,乌尔比对禁卫军的控制愈发严密,无人再敢轻言背叛,更无人敢挑战他的权威。

如今的禁卫军,几乎成了乌尔比的一言堂,他的意志就是禁卫军的行动指南,他的命令就是禁卫军的行动號角。手握如此庞大的军权,乌尔比在罗马城中的地位无人能及,他如同这座古老帝国中的无冕之王,享受著至高无上的荣耀与尊严。

若以东方的语境来描述,他便是那“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权臣,其权势之大,已近乎於皇权,令人敬畏三分,也让人不禁担忧起罗马帝国是否会被这位权臣的野心所吞噬。

当然,在往昔的岁月里,儘管乌尔比手握五万精锐禁卫军,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但在罗马帝国那庞大而强盛的上百万海陆军主力面前,他的力量仍旧显得相对渺小,仿佛夜空中的一颗星辰,虽耀眼却不足以照亮整个夜空,更不足以撼动罗马帝国那根深蒂固的皇权根基。

正因如此,当华朝的间谍曾接近他,暗示他有机会成为那改变歷史进程的关键人物时,乌尔比展现出了与其铁腕手段截然不同的谨慎与克制。他深知,在这权力的游戏中,一步错便可能步步错,將自己推向万劫不復的深渊。因此,他始终保持著冷静与理智,未敢轻易表露內心的异心与野望。

毕竟,在前些年,他內心深处並不认为华朝能够给予他超越罗马帝国的无上利益与荣耀,更不愿因一时的衝动与贪婪,將自己和手下的五万禁卫军置於危险之中,成为那权力斗爭中的牺牲品。

然而,世事无常,时移世易。当华朝的谍报人员再次如同幽灵般悄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带来那令人震惊、几乎顛覆他认知的消息——华朝已经成功渡过那危机四伏的黑海海峡,以摧枯拉朽、势不可挡之势歼灭了由普利乌斯·卡托统率的八十万罗马大军主力,几乎將罗马帝国的军事力量一扫而空时,乌尔比瞬间被巨大的震撼所笼罩,心中既惊又疑,仿佛置身於一场光怪陆离的梦境之中,难以置信这一切竟然是真的。

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歷史的转折点,也看到了自己命运的转折点,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正悄然摆在他的面前,等待著他去把握,去抉择。

他深知,这份战报若真如其所述,那將不仅仅是对罗马帝国政权的彻底顛覆,更將为他乌尔比个人的未来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一场充满未知与变数的风暴。

但是,在权力斗爭中摸爬滚打多年的铁腕人物乌尔比並未被这份突如其来的消息冲昏头脑,也没有被华朝间谍承诺的权势与荣耀所迷惑。相反,他如同一只在黑暗中潜伏的猛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与冷静,心中充满了对华朝可能编织的谎言与陷阱的深深戒备。他害怕这一切不过是华朝为了诱使他背叛罗马帝国,而成为其傀儡或走卒所精心设计的诡计。

因此,儘管內心如同翻涌的江海,波涛汹涌,乌尔比还是强行压制下了那份震撼与不安,没有让情绪左右自己的判断,更没有轻举妄动,將自己和五万禁卫军置於危险的境地。他选择了一条最为稳妥的道路——暗中备战、静观其变,以待时机成熟再做决断。

他深知,在这风云变幻、危机四伏的时刻,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成为生死存亡的关键,他必须谨慎,再谨慎,不能有任何的疏忽与大意。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人在百花宗,系统让我多子多福 成为赌石之王后,我是你高攀不起的神 我在红楼,吃瓜成帝 权游:烈日行者 剑气凌霄 一文钱秒杀:我在灾荒年间捡娘子 盗墓:献祭古神,从见神不坏开始 替姐入宫后,贵妃撩诱帝王上位 凡人修仙,从种葫芦开始 狱出邪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