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安置在一个微末的职位上,掌管一些无关紧要的文书档案。和不少贵女一样,一个閒职。
吕雉沉默著,如同滴水入海,不起波澜。每日最早到官署,最晚离开。
她整理的档案,条分缕析,索引明晰,连最苛刻的老吏也挑不出错处。
並不急於展现所谓的“经天纬地之才”,而是像一株藤蔓,悄无声息地延伸自己的根系,通过那些冰冷的竹简,触摸著这个庞大帝国的肌理与脉络——
税赋的流向、刑名的尺度、郡县官吏的升迁贬謫、各地物產的丰饶与匱乏。
转折点是一次廷议,她终於一鸣惊人,展现出对恢復秩序异乎寻常的天赋。
这本就是原本歷史上她所拥有的。
帝王多看了她好几眼。
有些事情,在国家的层面上,做起来可比说起来难了百倍不止。
柴敬在宫中听闻,只微微一笑,对嬴炎说:“此女如璞玉,初现锋芒矣。”
帝王不置可否,但此后交给吕雉的事务,渐渐多了起来,也愈发核心。
这一日,嬴炎召她入宫,面前摊开的是一幅巨大的帝国舆图。
“关中大旱,蝗灾继之。丞相府与治粟內史衙署议了三条对策,爭持不下。”
嬴炎似乎很隨意,“吕雉,你如何看?”
真正的考验,来了。
她想,她是幸运的。
幸运与她的君主似乎对女官並没有什么区別对待,看臣下的眼神有一种相同的冷意。
挺好的。
科举制推行的同时,她和柴姐姐同时决定把把女子列入可科考的范围之內。
柴敬负责拋出问题,问:“单独开设女科吗?”
吕雉反问:“为什么要单独开设女科?”
“她们如果考不过別人,不管那个別人是男是女,都应该滚回家啃老本去。”
柴敬:“那生育问题?”
吕雉笑:“陛下科考的要求都非常严苛,三十岁能考上已经是年轻有为;这不就是一种筛选吗?”
三十岁了,当然早就有了孩子。
要难產而死早就死了。
三四十岁起步的女人还想生孩子?到底是有多想不开?
如此想不开的女人,从一开始就不可能考上。毕竟陛下的一阶一阶的考试……那是真的非常考验身体和意志力。
柴敬也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下意识考虑生育的问题。
是了,不说其他时候,就现在嬴炎的朝堂,平均年龄是四十几岁?最年轻的是嬴炎本人,也三十好几了。
在平均年龄只有四十岁前后的现在,居然会考虑四十几岁女子的生育问题?
柴敬说:“我一定帮你。”
在大秦,太后的权重何其之重?
宣太后和赵姬有话说。
后来,一切都如吕雉所想。
她给后来者留下了“火种”。
希望未来的淑女们能珍惜。